第2章 瘟疫的阴影
寒风呼啸,穿过古老的城墙,带来了远处的哭声和***。
白清欢被粗暴地从马车上拉下来,脚一着地,便陷入了厚厚的雪中。
她打了个寒战,环顾西周。
这里是白府南郊,一个贫瘠而破败的地方。
街道狭窄,泥泞不堪,房屋摇摇欲坠,屋顶的茅草被雪压得低低的。
空气中弥漫着腐臭的味道,夹杂着病痛的***和孩子的哭泣。
人们躺在路边,身上盖着破旧的毯子,脸色苍白,嘴唇发紫。
有些人身上长满了紫色的斑点,呼吸急促,痛苦地扭动着。
白清欢的心猛地一紧。
她是医生,见惯了生死,但眼前的景象仍让她感到震撼。
这不是医院里的病房,这里是古代,资源匮乏,条件恶劣。
她必须用有限的知识和手段来拯救这些生命。
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脸上满是怀疑和不屑。
“你就是王爷派来的大夫?
一个小姑娘,能懂什么医术?”
白清欢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保持冷静。
“我叫白清欢,是侯府的大小姐,也是受王爷指派前来治病的。
请带我去看看最严重的病人。”
官吏哼了一声,但还是领着她往前走。
很快,他们来到了一座简易的帐篷前。
帐篷里挤满了病人,他们躺在薄薄的草垫上,身上盖着破布,痛苦地***着。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汗臭、血腥味和粪便味,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白清欢强忍着恶心,蹲下身检查最近的一个病人。
那是一个中年妇女,脸色青紫,呼吸急促,颈部和腋下有明显的肿块。
她轻轻触碰妇女的脉搏,脉象细弱而急促,这是高热和感染的征兆。
“这是鼠疫。”
白清欢低声喃喃,“典型的淋巴腺鼠疫。”
官吏在一旁看着,脸上满是疑惑。
“鼠疫?
那是什么?”
“一种传染病,很危险。”
白清欢站起身来,“我需要清水、醋,还有锋利的刀具来放脓。”
官吏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去安排了。
白清欢则继续检查其他病人。
她发现许多病人都有类似的症状:高热、淋巴结肿大、皮肤上长满紫色的斑点。
有些病人的身上还有奇怪的咬痕,像是被什么虫子叮咬过。
“这些咬痕是怎么回事?”
她问一个站在旁边的村民。
村民摇摇头:“不知道,可能是被蚊子或跳蚤咬的吧。
这里穷苦,虫子多。”
白清欢皱起眉头。
跳蚤?
她想起在现代,鼠疫正是通过跳蚤传播的。
难道这里也有类似的传播途径?
就在她思考时,帐篷外传来一阵骚动。
几个士兵押着一个男人走了进来。
那男人脸色苍白,眼睛通红,嘴里冒着白沫,双手被反绑着。
他看到白清欢,突然挣扎起来,发出野兽般的吼叫。
“小心!”
一个士兵喊道,“他疯了!”
白清欢迅速退后,但她注意到男人身上的症状与之前那个孩子类似。
眼睛发红,行为暴烈,这不像是普通的鼠疫。
“这是怎么回事?”
她问士兵。
士兵摇摇头:“不知道。
从昨天开始,就有几个这样的人。
好像是被什么东西附体了。”
白清欢的心沉了下去。
这件事越来越复杂了。
不仅是鼠疫,还有其他未知的因素在作祟。
她转向官吏:“我需要更多的信息。
你们有没有发现异常的动物或昆虫?”
官吏想了想:“最近河边有不少老鼠,村子里也常有跳蚤和苍蝇,但这很正常。”
白清欢点了点头。
她需要进一步确认,但现在最紧迫的是控制鼠疫的传播。
“先把病人隔离起来,”她对官吏说,“把重症患者集中在一起,轻症的安排到另一处。
同时,烧掉死者的尸体,不能让尸体腐烂。”
官吏有些犹豫:“烧尸体?
这会不会冒犯神灵?”
“现在不是迷信的时候,”白清欢坚定地说,“如果不烧掉尸体,病菌会继续传播。”
官吏终于点头同意。
白清欢则开始组织医疗工作。
她教导士兵和村民如何用布条制作简单的口罩,以减少空气传播的风险。
她还用醋和酒精制作了简易的消毒剂,用来清洁伤口和器具。
夜幕降临,白清欢终于有了一点休息的时间。
她坐在帐篷外,看着远处跳动的火光。
那些是焚烧尸体的火堆,浓烟升腾,映红了半边天。
她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脑中回想起今天看到的一切。
鼠疫的传播速度很快,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整个南郊,甚至整个白府,都可能会被感染。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你做得很好。”
白清欢回头,看到萧景恒站在雪地里。
他的身上披着黑色的大氅,雪花落在他的肩上,迅速融化。
他面色平静,但眼中却有一丝疲惫。
“王爷,”白清欢站起身,微微行礼,“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情况,”萧景恒扫了一眼周围,“你似乎比我想象中更有用。”
白清欢苦笑:“我只是尽力而己。”
萧景恒走近她,目光深邃:“你真的只是一个侯府小姐吗?
你的医术……不像这个时代的人。”
白清欢心头一紧。
她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但她也不想撒谎。
“我从小就喜欢看医书,”她小心翼翼地说,“侯府藏书丰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萧景恒没有追问,只是点了点头:“继续努力吧。
你还有两天时间。
如果你失败了……你知道后果。”
白清欢咬了咬唇:“我会尽力。”
萧景恒转身离开,但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小心那个孩子。”
“哪个孩子?”
白清欢问。
“那个被你治好的孩子,”萧景恒说,“他不是普通的病人。
还有其他人,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白清欢心中一惊:“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萧景恒摇摇头:“不知道。
但这不是自然的疾病。
或许……是有人在背后操控。”
白清欢沉默了。
她想起那个孩子的眼神,那种诡异的红光,不像是人类的眼睛。
“王爷,”她叫住萧景恒,“您能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个地方的事情吗?”
萧景恒回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这里是白府的南郊,贫民聚集地。
最近几年,朝廷的政策越来越严苛,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有人说,这里有反贼活动。”
“反贼?”
白清欢一愣。
“赤天盟,”萧景恒低声说,“一个叛乱组织。
他们试图推翻大周朝,重建旧的王朝。”
白清欢的心跳加速。
赤天盟?
她在世界观设定中看到过这个名字,是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威胁着整个大周朝的稳定。
“他们和瘟疫有关系吗?”
她问。
萧景恒摇摇头:“不知道。
但你要小心。
赤天盟的手段很残忍,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达到目的。”
白清欢点了点头。
她知道,自己不仅要面对疾病的威胁,还要面对人为的阴谋。
萧景恒离开后,白清欢回到了帐篷里。
夜己经很深了,但她知道,自己不能休息。
她必须继续工作。
第二天一早,白清欢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治疗。
她发现,经过一夜的隔离和消毒,病人的情况有所好转。
新发病的案例减少了,但那些“狂人”却越来越多。
她决定去河边看看。
那里是老鼠和昆虫最集中的地方,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河边风很大,雪花被风吹得西处飞舞。
河水结冰了,但冰面上还有几个小洞,里面有老鼠的尸体浮着。
白清欢蹲下身,仔细观察。
她发现老鼠的身上也有类似的咬痕,而且它们的眼睛也有些发红。
“这是怎么回事?”
她喃喃自语。
突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你在找什么?”
白清欢回头,看到一个年轻的士兵站在那里。
他看起来很疲惫,但眼中却有一丝好奇。
“我在找传播疾病的源头,”白清欢说,“你知道这里的老鼠和昆虫情况吗?”
士兵摇摇头:“最近老鼠确实多了一些,但这很正常。
冬天食物少,它们会出来找吃的。”
白清欢点了点头。
她需要更多的证据。
就在她要离开时,突然发现河边的一块石头下,有一个小小的洞穴。
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
她小心地用树枝拨开洞口,发现里面竟然是一群奇怪的虫子。
那些虫子黑乎乎的,身上有红色的条纹,看起来很诡异。
“这是什么?”
她问士兵。
士兵看了一眼,脸色变了:“这是蛊虫!”
“蛊虫?”
白清欢一愣。
“是啊,”士兵说,“传说中,用来害人的东西。
村子里有人养蛊,但都被官府禁止了。”
白清欢的心猛地一沉。
蛊虫?
难道瘟疫的背后,是有人在用蛊术作祟?
她想起世界观设定中提到过,白泽族擅长医术,也精通蛊术。
难道这是白泽族的手笔?
还是赤天盟在背后操控?
她必须查清楚。
回到帐篷,白清欢开始研究那些蛊虫。
她记得在现代,有一种叫“登革热”的疾病,也是由昆虫传播的。
但蛊虫是一种人为培育的生物,具有特殊的毒性。
她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对抗这些蛊虫。
突然,她想起了《本草纲目》中的一段记载:有一种叫“雄黄”的矿物,可以驱虫解毒。
“有没有雄黄?”
她问官吏。
官吏想了想:“有,在府库里有一些。
但那是用来驱邪的。”
“拿来给我,”白清欢说,“我有用。”
官吏很快拿来了雄黄。
白清欢将雄黄研磨成粉末,然后混合在水中,让病人服下。
她还将雄黄粉撒在病人的周围,以驱赶蛊虫。
效果出人意料地好。
那些“狂人”服下雄黄后,症状明显缓解,眼睛的红光渐渐消退。
“天啊!
这真是神药!”
一个村民惊呼。
白清欢松了口气。
但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案。
她必须找到蛊虫的来源,彻底消灭它们。
第三天早上,白清欢终于迎来了转机。
经过两天的努力,鼠疫的传播基本控制住了,病人的情况也在好转。
萧景恒再次来到南郊,脸上带着一丝赞许:“你做得很好,白清欢。
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
白清欢微微一笑:“我只是尽力而己。”
萧景恒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很特别,不像这个时代的女人。”
白清欢没有回答,只是低下头。
她知道,自己不能暴露太多。
“王爷,”她突然说,“我有一个请求。”
“说吧,”萧景恒看着她。
“我想知道,关于赤天盟的事情。
还有……关于白泽族。”
萧景恒的眼睛眯了起来:“你为什么对这些感兴趣?”
“我只是想了解更多,”白清欢说,“或许能帮助我更好地治病。”
萧景恒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
我会告诉你。
但现在,你先跟我回府。”
白清欢跟着萧景恒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驶离南郊,留下身后那片逐渐恢复生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