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本钱,刚开始肖明亮只是贩桐油,后来逐步附带卖点日杂,可以维持一个人的生活。
在当地一提起“卖桐油的”,大家都知道他。
肖明亮20岁那年,他救济了一位从外地逃荒的女人。
这名女人叫杨巧,20刚出头,虽然她年龄不大但却己是满头白发,这可能是因为她长期营养不良加上过度劳累导致的。
肖明亮让杨巧在家住下供她吃喝,并给她添置了衣裳。
杨巧则帮他洗衣、做饭,时间一长二人生活在了一起。
关于杨巧的身世肖明亮曾问过,她说自己祖籍河南,由于生活困难活不下去,父母带着她出来逃荒,可途中不知为啥与父母走散了。
后来,肖明亮陪杨巧回了趟她老家,可据周围的邻居讲己多年未见到她的父母了。
杨巧一共为肖明亮生了3个孩子。
肖阳排行老幺,老大是个儿子6岁那年生病死了,老二是个姑娘两岁那年因病夭折。
这两个孩子的离世,对肖明亮的打击非常大,特别是大儿子在他怀中闭上了眼睛。
作为父亲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离去而无能为力。
肖明亮只能将丧子之痛深深的埋在心里,作为丈夫、父亲他要尽最大努力给家人以温饱,即使自己再苦再累。
肖明亮有一个生意伙伴叫崔光祖,他是临村崔家洼的人。
由于他们都经营山货,因此经常结伴一起外出进货。
崔光祖生性好赌,而且人品较差,但为了出门有个伴肖明亮还是选择与他结伴而行。
肖阳3岁那年的一天晚上,一伙人闯进肖明亮家里不容分说把他揍了一顿,一边打还一边说:“快把东西拿出来,不然就打死你。”
肖明亮被打的惨叫连连,杨巧见状连忙上去阻止,很快就被来人按在地上,肖阳被吓到哇哇大哭。
这时有人说:“崔哥还是算了吧,我看他人己经快不行了,真要是搞出人命就麻烦了。”
崔哥说:“不会吧,他这么不经揍,没找到东西真是不甘心。”
这时另外一个人说:“崔哥,说不定东西真不是他拿的,他再傻也不至于要钱不要命吧。”
崔哥说:“***倒霉,那就走吧。”
说完几个人匆忙离去。
至于这帮人为什么深夜上门闹事,肖明亮自然知道但他一句也未向杨巧吐露,应该是出于对杨巧和儿子的安全考虑。
其实这帮人找肖明亮的确是为了寻找一批丢失的宝贝,详细情况将在后文讲述。
肖明亮由于伤势严重,加之丧子之痛从此一病不起。
杨巧请来大夫给丈夫看病,但却被肖明亮拒绝了。
其实这时的肖明亮己感觉自己命不久矣,花钱治病对他而言己没有意义,而且还会拖累妻儿。
等医生走后,肖明亮拉住杨巧的手说:“巧,我估价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我吐血己经有一段时间了,怕你担心就没告诉你。
你跟着我这些年吃苦受穷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我对不起你。
我这一走你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他爹你别这样说,跟你我一点也不后悔,这些年倒是让你受苦了。”
“巧,谢谢你!
我真想陪你过一辈子,可是我这身体不争气。”
“他爹,你啥都不要说,只要我们一家人能在一起吃糠咽菜我也愿意。”
肖明亮流着眼泪说:“你真是这天下最好的媳妇,我只能来世报答你。”
“他爹看你说的啥话,我不要你下辈子,我只想让你这辈子陪着我和儿子。”
“巧,我多舍不得你和儿子,可是阎王爷要收我能有什么办法。
我走后无论如何你也要保住咱家这棵独苗,即使我们都不在了逢年过节也好有个人在我们坟前烧几张纸钱。
另外,你要想办法让儿子上学,没有文化孩子将来难有出息,你千万要记住。”
“他爹我记住了。”
年幼的肖阳靠在杨巧身上,他听着父母的谈话但却不清楚他们谈话的深意。
肖明亮勉强坐起身将儿子抱在怀中,他用嘴巴亲着儿子的小脸和头,更像是父亲与儿子的临终告别。
肖阳用手抚摸着肖明亮的脸说:“爹你胡子好扎人,你咋不刮刮呀?
我知道你生病了,一会让娘给做点好吃的,你一吃就好了,你可不要再把好吃的给我吃了。”
肖明亮眼含热泪:“乖乖在长身体,多吃东西才能长高高,长高高才能保护我和你娘不受外人欺负。”
“爹我记住啦。”
这时,杨巧将儿子从丈夫身上抱起放到床下说:“阳阳,你自己玩一会去,让你爹歇歇。”
“好的娘。”
说完肖阳到屋外去玩了。
杨巧抓住丈夫的手说:“他爹你想吃点啥?
我给你做去。”
肖明亮有气无力的说:“啥也不想吃,要不你做点面子吧。”
杨巧含着泪给丈夫做了一碗面子,她知道自己丈夫的生命己到了最后时刻,作为妻子她能做的就是尽力满足丈夫的临终心愿。
不一会面子做好了,杨巧坐在床边用勺子慢慢喂丈夫。
肖明亮吃了几口说:“我实在吃不下,你和孩子吃吧。”
说完便昏昏沉沉的睡去,等到晚上掌灯时肖明亮己经没有了气息。
杨巧趴在肖明亮的身上哭的撕心裂肺,哭声半个肖家庄都能听到,这哭声仿佛是在告诉大家肖明亮去了。
肖阳看妈妈趴在他爹身上大哭,尽管他还不完全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但他知道从此以后自己的爹不会再陪自己玩、不会再给自己买糖果了。
他靠在杨巧身上也伤心的哭了起来。
人死入土为安,而家徒西壁的肖家连一副像样的棺材也做不起。
不知道老春娃从哪里搞来一些包装板为肖明亮做了一副薄皮棺材。
出殡时,由于肖明亮身材高大竟把棺材底压掉了,实在没有办法帮忙的人只好用麻绳将棺材整个捆绑起来,勉强可以出殡。
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杨巧将丈夫安葬在了离村里墓地不远的河堤上。
至于为什么没有埋在他父母的坟旁,其中原因只有肖明亮自己清楚,因为这块墓地是他生前选的。
肖明亮去世后,杨巧与儿子接下来的日子更加艰难了。
杨巧本来就有病,而且背上还长有疮。
没有生活来源后,杨巧只好拄着拐杖、拉着肖阳外出要饭,遇到下雨、下雪天气杨巧出不了门,肖阳只好挎着篮子到地里收集一些野菜、萝卜缨回家煮煮充饥。
在杨巧母子最艰难的时候,有些好心人送给她一些红薯干、玉米,老春娃隔三差五给肖阳送来一个馒头,杨巧将馒头分成几份在火上烤烤给儿子吃,使肖阳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活了下来。
等到肖阳7岁时,他就开始到河坡里捡柴到街上去卖,每次也能换些吃的回来。
这一天,肖阳卖完柴路过镇小学,他被教室里朗朗读书声所吸引,于是他就趴在窗台上看着教室里正在学习的孩子们。
他在心里默默对比着自己每天辛苦捡柴的生活,想象着如果也能坐在教室里学习,那该是多么幸福和充实。
他羡慕这些孩子可以学到知识,意识到知识或许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憧憬。
“孩子,你怎么没有去上课呢?”
肖阳扭头一看,发现自己身后站着一位中年男人。
肖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没上学。”
中年男人又问:“那你为什么不上学呢?”
“我家穷,没钱上学。”
中年人走到他的跟前说:“告诉我,你想上学吗?”
“想。”
“那你叫啥名子?
是哪个村的?”
“我是前面肖家庄的,我叫肖阳,我妈叫杨巧。”
中年人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
说完中年人走了。
第二天中午,一位叫陈百良的老师来到肖家,他告诉杨巧希望肖阳去学校读书。
杨巧说:“对不起老师,我也想让孩子上学,可是家里没钱供他读书。”
陈百良却说:“你不用担心,学费由我出,只要你同意让孩子去读书就行。”
杨巧激动的说:“老师,我该如何感谢你才好呢?”
陈百良笑着说:“你不用谢我,我看你家孩子比较聪慧不读书可惜了。
杨巧你可一定要让孩子去上学,我看这孩子长大一定会有出息的。”
杨巧连连点头:“好的,谢谢老师。”
陈百良高兴的离开了肖家。
杨巧连夜用衣服给儿子盖了一个书包。
第二天一早,杨巧把肖阳送到了学校。
陈百良帮着肖阳办理入学手续。
从此肖阳在陈百良的资助下一首学习到五年级上学期。
由于杨巧己病入膏肓,肖阳不得不辍学回家照顾她。
肖阳每天除了帮妈妈煎药、清洗背疮,还要出去捡柴、搞吃的,有做不完的事。
如果他去上学,杨巧就没人照顾,就要挨饿、受罪。
肖阳不愿意妈妈受罪。
陈百良不忍心肖阳辍学再次来到肖家,他劝说杨巧让肖阳回学校继续学习。
杨巧说:“阳阳,你还是去上学吧,家里的事大不了晚一点做,耽误了学业我怎么向你爹交代。”
肖阳说:“老师其实我很想去学习,可是学校放学比较晚,我不能早点回家给我妈妈做饭、煎药。
学我可以晚点上,可是我妈妈的病不能耽误。”
陈百良说:“好孩子,你可以每天忙完家里事再去上学,你负责的班务我可以让别的同学帮着干,老师希望你能完成学业。”
杨巧感动的说:“陈老师真不知道该咋感谢才好。”
陈百良拍了拍她的肩膀:“妹子,你啥也不要说,我挺喜欢肖阳这孩子,让他完成学业也是我的心愿。”
在陈百良的帮助下,肖阳上完了小学。
肖阳10岁那年的9月12日下午,杨巧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她把肖阳叫到身边说:“阳阳,我感觉自己不行了,你爹回来接我来啦。”
肖阳紧紧抓住妈妈的手,哭着说:“妈我不让你走,你和我爹都走了我可咋办呀?”
杨巧抚摸着儿子的头:“儿啊,娘多想看着你长大成人,可是我的身体不争气。
娘死后你不要太伤心,人总是要死的。
娘最放不下的就是你,不过你也不用怕,我和你爹会在那边保护你的。”
肖阳己哭的像个泪人,他抽泣着说:“妈我不让你走!
你让***啥都行,只要你不丢下我。
我爹己经不在了,你再走了我可咋办呀?”
肖阳抱住杨巧两个人哭在一起。
哭过之后杨巧说:“阳阳,你是男子汉一定要坚强,我感觉自己挺不过今晚,我下面说的话你可要牢记。”
肖阳擦擦眼泪:“好的,你说吧。”
杨巧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死后你要继续好好学习,实在没有钱就把咱家房子卖了,再不行就去求你的叔叔、婶婶帮助点,等你放假了帮他们干活抵账;你也可以去找老春娃由他出面找大队干部,你是孤儿他们会给予适当照顾的。”
肖阳哽咽着说:“妈,我记住了。”
这时杨巧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肖阳看着杨巧难受的样子大声呼喊:“妈你怎么啦,你别吓我。”
杨巧紧紧的抓住儿子的手断断续续的说:“阳阳别怕,妈妈要、要……”杨巧一口气没接上来就停止了呼吸。
肖阳见妈妈不再说话,紧抓着他的手也松开了,他知道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妈妈永远的离开了自己。
肖阳抱住杨巧大声呼喊“妈妈、妈妈你醒醒呀,你不要丢下我,妈妈你醒醒、你醒醒,你别丢下我,妈妈、妈妈……”杨巧去了,她带着不舍与牵挂去了,只留下孤苦无依的肖阳在世上孤单而坚强的活着。
第二天一早,肖阳来到老老春娃住处将母亲的死讯告诉了他。
老春娃来到肖家,马上召集人手为杨巧张罗后事。
他将自己门前的一棵大榆树放倒给杨巧作了一个像样的棺材,然后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将杨巧安葬在了肖明亮的身边,从此她与自己的丈夫厮守在了一起。
杨巧死后,肖阳又回到了学堂,但生活上越发的没有依靠。
除了左邻右舍施舍外,他自己有空时就去地里收拾点吃的,有时饿急了就去地里、菜园里随便搞点东西充饥。
这一天,肖阳实在饿急了,他跳到一家农户的家菜园准备摘根黄瓜充饥,正好被菜园的女主人发现了,谁知那女人非要抓住他教训一顿,吓的肖阳落荒而逃,惊吓中屎尿拉了一裤裆。
这件事深深的刻在肖阳的脑海里。
肖阳在村里不待见他的人不少。
为了活着,他多次到别人家菜园里搞吃的,毕竟他要活下去。
这样一来就成了一些人眼中的野孩子、坏孩子。
村里想教训他的人不少。
有一次肖阳偷了村里一位叫胖子家菜地的茄子,胖子抓住肖阳后要把他按在堰塘里淹死,好在一位好心村民及时求情,肖阳才捡回一条命。
肖阳小时候的确吃了不少苦,当然艰苦的成长经历也不全是坏事,至少对肖阳今后做人做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老春娃住在肖阳父母坟不远的地方。
肖阳经常去帮他干些打水、扫地、劈柴的活。
老春娃从心里疼爱肖阳,也舍得把吃的拿出来给肖阳,很多时候肖阳就留在老春娃那儿蹭饭。
春节对肖阳最是难熬,各家各户都团团圆圆、热热闹闹,而他却孤孤单单。
原本想跟老春娃一起过年,可是老春娃却被亲戚接去过年了。
肖阳一个人在旷野里游荡,他漫步来到父母坟前。
“爹、妈我想你们啦。
人家过年都有人陪,可是我却只有一个人,我好想你们呀。”
肖阳伤心的靠在坟上哭了起来,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恍恍惚惚中他听到好像是妈妈在说:“阳阳,你快起来别冻着,你去弄点吃的吧,可别饿坏了身体。”
然后又听肖明亮说:“儿啊,我是被崔光祖害死的,他就住在崔家洼。
另外,从咱家房前榆树起向厕所方向5米处的地下埋的有东西,等你长大后才能取出来,现在千万不要动,以免招来灾祸。”
一个激灵,肖阳从梦中醒来。
他有些奇怪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呢?
他给爹娘磕了几个头便起身回家去了。
一连几天肖阳总是心神不宁,若说梦是假的可是自己爹却说的有地址、有姓名,而妈妈曾说过崔家洼的崔光祖与他爹有交往,而且深夜去家里打自己爹的人中也有个姓崔的,肖阳把这些信息联系起来后,他认为梦中所托是真的,于是他决定去崔家洼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