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李威竟以清君侧之名,率大军朝京城挺进。
霎时,京城内外人心惶惶。
此讯传来,林羽与苏然皆震惊非常。
他们万没料到李威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径首起兵造反。
“苏兄,李威此举恐使局势愈发纷乱,王坤那边定然也有所行动。
我等必须速速与太子取得联络,以谋下一步之策。”
林羽神色焦灼地说道。
苏然颔首,道:“我这便去催促张成,望太子殿下能尽快想出应对之法。”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太子李承乾同样陷入了左右为难的艰难境地。
李威起兵谋反,这一事件让李承乾面临着一个极其棘手的抉择。
如果他不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那么很可能会失去民心,导致民众对他的信任和支持大打折扣;但若是他选择支持李威,又担心李威一旦成功篡位,自己的地位将会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可能会性命难保。
“殿下,如今李威起兵造反,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才好呢?”
张成满脸愁容,忧心忡忡地向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在殿内焦躁地踱来踱去,眉头紧蹙,思考片刻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沉声道:“李威此番举动确实过于鲁莽冲动,但若是我们此时与他公然为敌,恐怕会被王坤趁机利用。
你速速前去告知林羽和苏然,让他们严密监视王坤的一举一动,本太子自会有应对之法。”
张成领命后,马不停蹄地赶往林羽和苏然处,将太子的旨意传达给了他们。
林羽和苏然虽然对太子的决定心存疑虑,但他们深知军令如山,于是便依太子之命,开始密切关注王坤的一言一行。
不出所料,王坤在得知李威起兵的消息后,立刻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急如焚。
他深知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借此扳倒太子李承乾,于是毫不犹豫地进宫觐见陛下,恳请陛下下旨平定叛乱,并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愿意亲自率领大军出征。
然而,陛下虽然身患重病,身体状况不佳,但他对王坤的心思却洞若观火。
他心里很清楚,王坤之所以如此积极主动,无非是想借平叛之名,扩充自己的势力,进而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因此,陛下并未立刻应允王坤的请求,而是决定静观其变,再做定夺。
“陛下,李威拥兵自重,叛逆之举昭然若揭,若不速平叛,京城必危,大楚亦危矣。
臣愿为陛下分忧,率军出征,必灭李威叛军。”
王坤跪地,言辞恳切,涕泪交零。
陛下端坐龙榻,眼神冷峻,凝视王坤,缓声道:“王爱卿之忠心,朕心甚明,但此事兹事体大,容朕斟酌。”
王坤心有不满,却不敢形于色,只得躬身告退。
他深知,陛下对其亦有戒心,欲掌兵权,尚需另谋他法。
此时,李威率大军势如破竹,须臾便兵临京城。
京城百姓惊恐万状,皆匆忙收拾细软,欲逃之夭夭。
朝堂之上,大臣们亦分为两派,一主求和,一主抵抗。
大楚王朝,遂陷入混乱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