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霓虹深处:社恐女司机的夜场人生,车轮丈量城市秘密
鼻梁上架着无框眼镜,捧着书,却似乎总在躲避着周围的声响和视线。
同事若非工作必要,绝不多言一句,她也乐得清静,只在点头和“嗯”之间完成所有交流。
有一次,新来的实习生热情地想和她讨论周末的电影,她也只是礼貌地听完,递过去一杯刚泡好的咖啡,轻声道:“你的糖。”
便再无下文,实习生悻悻然,她则暗自松了口气。
夜幕是她的开关。
坐进那辆与她相伴五年的出租车,指尖拂过方向盘上熟悉的纹路,引擎“嗡”的一声启动,整个人的气场便截然不同。
镜片后的目光不再是白日里的游离,而是鹰隼般的锐利,沉静中带着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审视。
车辆如臂使指,在霓虹灯织成的光网中灵活穿梭,她成了这座城市深夜的游牧者。
“嗝……师傅,去……去老地方,老张……老张渔港那边,快点儿……”一个满身酒气的男人瘫在后座,含混不清地嘟囔。
林溪的指尖在计价器上轻点,“老张渔港”几个字在她脑中一闪。
一周前,两个女学生叽叽喳喳讨论着城市怪谈,提到过城西有个废弃的临港仓库,传说以前叫“老张的货场”,后来荒废了,怪事频出。
男人的话语像一颗石子,在她记忆的湖面激起微澜。
她没多问,只是平稳地启动了车子。
前方路况指示牌一片鲜红,一场追尾事故堵塞了半条主路。
后座的醉汉开始不耐烦地哼唧。
“师傅,您这路也太熟了吧?
导航都没您快!”
醉汉被一连串行云流水般的切线、绕行惊得酒醒三分,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忍不住赞叹。
林溪只是透过后视镜淡淡瞥了他一眼,没说话,城市的每一条毛细血管都清晰地印在她脑中。
凌晨一点,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白领带着一身疲惫上车,目的地是高档小区。
他松了松领带,对着空气般叹了口气:“又是一场应酬,讲来讲去都是那些陈词滥调,还得赔笑。”
林溪安静地开着车,从他领口不慎沾染的口红印,和那句“不喝就被说不给面子”,她大致拼凑出对方在酒桌上的身不由己。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到达目的地后,轻声提醒:“先生,您的文件包。”
又一个红灯。
林溪的目光扫过后视镜,一个提着深色公文包的男人正匆匆横穿马路。
男人的左腿似乎比右腿略短一些,走路时右肩习惯性地微微下沉,手中那款公文包的皮革边缘有着不寻常的磨损。
林溪的瞳孔微缩,这个体态特征,这个公文包的款式,与三个月前一宗金融诈骗案在逃嫌疑人的侧写报告中的几处细节隐隐吻合。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绿灯亮起,车子平稳驶出。
接近午夜两点,订单系统派来一单去往郊区陵园附近的任务。
乘客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人,穿着朴素的对襟褂子,一路上沉默寡言。
快到目的地时,老人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姑娘,这城市啊,越黑的地方,藏着越老的东西,也越有趣。”
说完,他推开车门,身影很快消失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
林溪看着他消失的方向,那句没头没尾的话,像一颗种子落进心田。
她将车停在高架桥下,熄了火,短暂休憩。
桥上车流滚滚,桥下自成一方安静天地。
白天的拘谨与夜晚的掌控力在她脑中奇异地融合。
她忽然清晰地意识到,夜班司机这个身份,于她而言,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观察这座城市隐秘脉络的最佳视角,一层完美的伪装。
车载电台里,同行们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唉,今晚又没什么好活儿,油钱都快跑不出来了。”
“西边那片废弃工厂区,最近听说有条子去查,也不知道搞什么鬼。”
林溪听着,嘴角浮现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枯燥吗?
危险吗?
或许吧。
但对她而言,这无尽的黑夜里,似乎总潜藏着某种等待被揭开的谜题,让她平静的血液下涌动着隐秘的兴奋。
她习惯性地点开手机地图,指尖在屏幕上滑动,最终停留在城市西郊一片标记为“待开发”的灰***域。
那里,正是乘客口中的“老张渔港”,也是新闻里语焉不详的“城市更新项目停滞区”。
一个模糊的念头,如初生的藤蔓,开始在她心中悄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