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失重的清晨闹钟在清晨六点半准时响起,撕裂了卧室里凝固了一夜的寂静。
赵伟闭着眼,摸索着按掉闹铃,动作熟练得像演练过千百遍。他没有立刻起床,
而是维持着侧躺的姿势,听着身边妻子李梅均匀而轻微的呼吸声。
他们睡在一张两米宽的双人床上,中间却仿佛隔着一条无形的楚河汉界,各自占据一边,
泾渭分明。这样的早晨,已经持续了多久?赵伟懒得去算。一年?两年?或者更久?
久到已经成为一种肌肉记忆,一种无需思考的日常程序。他轻手轻脚地起身,没有惊醒李梅。
卫生间镜子里映出一张中年男人的脸,眼袋明显,肤色暗淡,头发虽然梳得整齐,
但鬓角已然能看到刺眼的白发。他扯了扯嘴角,试图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
镜子里的人却显得更加疲惫。四十七岁,市图书馆采编部主任,一个听起来清闲体面,
实则如同温吞水般乏味的职位。客厅里,儿子赵小宇的房门紧闭。儿子大学毕业一年,
找了份不咸不淡的设计工作,住在家里,早出晚归,
和父母的交流仅限于“嗯”、“啊”、“知道了”。赵伟有时候会觉得,
这个家更像是一个提供食宿的旅馆,三个房客各自为政,互不打扰。他热了牛奶,煎了鸡蛋,
把面包片放进烤面包机。动作机械,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或者说,是在刻意回避思考。
回避那种日复一日、如同陷入流沙般的无力感。李梅也起床了,穿着棉质的睡衣,
头发随意挽着,脸上带着刚醒来的浮肿。她走到厨房门口,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赵伟,
没说话,转身去给阳台上的几盆绿萝浇水。那些绿萝倒是长得郁郁葱葱,
是这个家里最显生机的角落。“小宇还没起?”李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带着晨起的慵懒,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淡漠。“没。”赵伟把煎蛋盛到盘子里。
“叫他一声,不然又迟到。”“嗯。”简单的对话,像例行公事,没有任何情感色彩。
餐桌上,只有碗筷碰撞的声音和咀嚼声。赵小宇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出来,抓起一片面包,
咕咚咕咚喝完牛奶,含糊地说了句“我走了”,门哐当一声关上。赵伟和李梅对坐着,
继续沉默地吃完早餐。“今天下班我去看看妈,她昨天说有点不舒服。”李梅收拾着碗筷,
说道。“好。需要我一起去吗?”“不用,你看家吧。”又是一段程序化的对话。
赵伟穿上外套,拿起公文包。李梅在玄关换鞋,准备去上班,她在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
工作同样稳定,同样缺乏激情。“我走了。”“嗯。”门在身后关上,
将那种令人窒息的安静锁在了屋里。赵伟站在楼道里,深吸了一口气,却感觉胸口依然憋闷。
每一天,都像是前一天的复制粘贴。他像一颗被投入水中的石子,曾经激起过涟漪,
但如今早已沉底,被生活的泥沙温柔而坚定地覆盖,动弹不得。他有时候会恍惚,
那个曾经怀揣着写作梦想,在大学宿舍里熬夜写诗的青年,
和现在这个提着公文包、步履沉重走向图书馆的中年男人,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第二章:意外的涟漪市图书馆采编部的工作,如同精确运行的钟表,单调而重复。
赵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处理新书目录,与书商沟通,审核编目数据。
窗外是城市一成不变的风景,窗内是书页和油墨的味道,时间在这里仿佛流速都变得缓慢。
下午三点,他照例去阅览室巡视一圈。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进来,
在光滑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阅览室里很安静,只有书页翻动和偶尔的咳嗽声。
他在一排排书架间穿行,目光掠过那些沉浸在书海中的读者,心里莫名生出一丝羡慕。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靠窗的一个身影吸引了他的目光。那是一个女人,看起来三十五六岁,
穿着一件浅灰色的羊绒衫,侧影纤细。她正低头看着一本书,
阳光勾勒出她柔和的侧脸线条和微微卷曲的发梢。她看得十分专注,时而微微蹙眉,
时而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赵伟并不是一个会对陌生女性过多留意的人,
但那个女人身上有种独特的气质,一种沉静而疏离的感觉,与周围的环境奇异地融合,
又格格不入。他注意到她手边放着的书,是他年轻时非常喜欢的一位冷门外国诗人的诗集,
如今已经很少人会主动翻阅了。鬼使神差地,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走到不远处的书架旁,
假装整理书籍,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方向。她翻页的动作很轻柔,指尖修长。
偶尔抬起头望向窗外时,眼神里带着一种淡淡的、仿佛置身事外的迷茫。那一刻,
赵伟沉寂已久的心湖,像是被投入了一颗极小极小的石子,漾开了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名为“好奇”的情绪。接下来的几天,赵伟发现,
那个女人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出现在阅览室,总是坐在靠窗的同一个位置,
看的书大多是文学类,有时是小说,有时是散文,偶尔还是那本诗集。她总是独来独往,
待上两三个小时便悄然离开。赵伟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她的到来。他甚至通过电脑系统,
查到了她借阅证的登记信息:苏念卿,三十五岁,职业一栏是空的。苏念卿,
一个和她气质很相符的名字。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似乎有些逾越了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界限,更像是一种……窥探。但他无法控制自己。
苏念卿像是一道微弱的光,照进了他灰暗单调的生活,带来了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他开始在巡视时,刻意从她身边经过,希望能闻到一丝她身上可能带着的香气,
或者捕捉到她阅读时细微的表情变化。一次,他看到她似乎在一本书上遇到了难解的词句,
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赵伟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走了过去。“需要帮忙吗?
”他的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温和一些。苏念卿抬起头,似乎有些惊讶,
随即露出一个浅浅的、带着些许客套的笑容:“谢谢,不用,只是一句法文,
不太确定它的准确含义。”她的声音很好听,清亮中带着一丝柔糯。“法文?
我或许可以看看。”赵伟年轻时辅修过法语,虽然多年不用,但底子还在。
苏念卿将书递给他,指尖不经意地碰到了他的手背,一丝微凉的触感,
却让赵伟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稳住心神,看了看那句法文,是一个比较生僻的文学隐喻。
他尽量清晰地解释给她听。“原来是这样,谢谢您,赵主任。”苏念卿恍然大悟,
笑容真诚了几分,目光在他胸前的工作牌上停留了一瞬。“不客气。”赵伟点点头,
努力维持着专业的姿态,转身离开时,却能感觉到背后那道目光,
以及自己耳根微微发烫的感觉。他知道,这微不足道的交集,像一颗种子,
已经在他干涸的心田里悄然埋下。第三章:死水微澜家庭生活依旧是一潭死水。
李梅似乎察觉到了丈夫近些日子些微的不同。比如,他有时会对着手机发呆,
虽然屏幕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比如,
他下班回家的时间偶尔会比平时晚那么十几二十分钟,问起来,
只说是在单位处理点事情;再比如,他洗澡的次数似乎比以前频繁了,
甚至还换了一种味道更清爽的沐浴露。这些变化细微得像水面上的浮尘,
但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妻子,还是敏感地捕捉到了。不过,李梅没有声张,也没有质问。
她只是更加沉默地操持着家务,将地板拖得锃亮,将窗户擦得一尘不染,
仿佛试图通过这种外在的秩序,来掩盖内心某种隐隐的不安和……疲惫。她同样感到疲惫,
对工作,对生活,对这段如同鸡肋的婚姻。有时候,看着赵伟那张写满“凑合”两个字的脸,
她甚至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怨愤,但这怨愤很快又被更深的无力感取代。能怎么样呢?离婚吗?
到了这个年纪,牵扯太多,成本太高。就这样过下去吧,至少表面平静。一天晚上,
赵小宇难得没有加班,在家吃晚饭。饭桌上,李梅试图跟儿子聊聊天。 “小宇,
最近工作怎么样?顺心吗?” “就那样。”赵小宇头也不抬,扒拉着碗里的饭。
“有没有谈女朋友?你也该考虑一下个人问题了。” “妈,你能不能别老问这个?
烦不烦?”赵小宇不耐烦地打断。 “我怎么不能问了?我是你妈!
你看看隔壁王阿姨家的儿子,比你小两岁,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那是他!
你能不能别拿我跟别人比!” 母子俩的声调都高了起来,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一直沉默的赵伟突然把筷子往桌上一放,发出不大不小却足以让争吵停止的一声响。
“都少说两句!吃饭!”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罕见的烦躁。李梅和赵小宇都愣住了,看向他。
赵伟紧皱着眉头,脸色不太好看。他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火气,
或许是儿子对母亲的态度让他不满,或许是这永无止境的琐碎争吵让他厌烦,又或许,
是他心里那份因苏念卿而起的、无法言说的隐秘躁动,在寻找一个发泄的出口。
饭桌再次陷入沉默,比之前更加压抑。赵小宇胡乱吃完,一声不吭地回了自己房间。
李梅看了赵伟一眼,眼神复杂,最终什么也没说,起身收拾碗筷。赵伟走到阳台,
点燃了一支烟。他已经戒烟很久了,最近却又重新捡了起来。烟雾吸入肺里,
带来一丝麻痹的快感。他看着楼下万家灯火,每一扇窗户后面,
是否也都上演着类似的悲欢离合?他想起下午在图书馆,苏念卿向他请教一个问题时,
那专注望着他的眼神,清澈,带着求知欲,
让他恍惚间觉得自己似乎还是个有价值、有吸引力的人。
而不是家里这个被妻子抱怨、被儿子无视的、沉闷无趣的父亲和丈夫。这种对比,
像一根细刺,扎在他的心上,不致命,却时刻提醒着他现实的不堪与内心的渴望。
第四章:靠近与疏离赵伟和苏念卿的接触渐渐多了起来。
起初只是偶尔在阅览室碰面时的点头示意,后来,
赵伟会借着推荐新书或者讨论某个文学话题的机会,和她多聊几句。
他发现苏念卿知识面很广,对文学、艺术乃至哲学都有独到的见解,谈吐不俗,
却又没有丝毫卖弄之感。她似乎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很自由,问起来,
只含糊地说在做一些翻译和自由撰稿。他们聊天的地方,
从阅览室扩展到了图书馆楼下的小咖啡馆。一杯咖啡,一段闲谈,
成了赵伟灰色生活中唯一鲜亮的色彩。在苏念卿面前,他感觉自己仿佛又活了过来。
他可以谈论那些压在心底多年的、关于文学和梦想的话题,可以分享年轻时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不用担心被嘲笑为“矫情”或“不务正业”。苏念卿总是很认真地倾听,
时而提出一些犀利的观点,时而又能理解他那些不合时宜的感慨。
他知道了她曾经在国外生活过几年,经历过一段失败的恋情,
回国后选择了一种相对简单自由的生活方式。她身上那种若即若离的气质,既吸引着赵伟,
又让他感到一种不安。他看不透她,就像看不透一泓幽深的泉水。一次,
咖啡馆里放着一段忧伤的爵士乐,苏念卿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
忽然轻声说:“有时候觉得,人生就像这雨滴,不知道会落在哪里,最终又会流向何方。
”赵伟心中一动,脱口而出:“至少,落下的时候,曾经在空中自由地划过痕迹。
”苏念卿转过头,看着他,眼睛里有某种东西微微闪动。她笑了笑,没有接话,但那笑容里,
似乎多了些别的东西。赵伟知道自己陷进去了。这种精神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投契,
是他和李梅之间早已失落多年的。他开始期待每一天的下午,期待看到苏念卿的身影,
期待听到她的声音。他像个毛头小子一样,会因为对方一句不经意的话而心跳加速,
也会因为对方某天没来而失魂落魄。与此同时,他与李梅的距离越来越远。晚上回到家,
他常常心不在焉,李梅跟他说话,他往往要反应一会儿才回答。夫妻生活早已名存实亡,
偶尔一次的亲密接触,也像是完成任务,缺乏温情,更像是一种生理上的例行公事。事后,
背对背躺着,中间的空隙宽得能再躺下一个人。李梅不是没有尝试过沟通。一天晚上,
星盘下的古道谜踪(林昊然伊芙琳)好看的完结小说_完本小说星盘下的古道谜踪林昊然伊芙琳
星盘下的古道谜踪林昊然伊芙琳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完结星盘下的古道谜踪林昊然伊芙琳
星盘下的古道谜踪(林昊然伊芙琳)在哪看免费小说_全本免费完结小说星盘下的古道谜踪林昊然伊芙琳
救世?等我砍完这担柴再说李景斋牛牛小说最新章节_最新小说推荐救世?等我砍完这担柴再说李景斋牛牛
救世?等我砍完这担柴再说李景斋牛牛全文阅读免费全集_最新全本小说救世?等我砍完这担柴再说(李景斋牛牛)
救世?等我砍完这担柴再说李景斋牛牛最新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救世?等我砍完这担柴再说(李景斋牛牛)
血瞳少年之前世今生乔洛白佑圆免费完整版小说_热门小说大全血瞳少年之前世今生乔洛白佑圆
血瞳少年之前世今生(乔洛白佑圆)好看的完结小说_完本小说血瞳少年之前世今生乔洛白佑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