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录之华夏风土陆轻尘岩会免费小说完结_最新完本小说推荐闲游录之华夏风土(陆轻尘岩会)
作者:乌莲蓉
军事历史连载
小说《闲游录之华夏风土》是知名作者“乌莲蓉”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陆轻尘岩会展开。全文精彩片段:一觉醒来,陆轻尘成了被时间遗忘的人。系统赠他长生,随即功成身退,只留下一本空白的《闲游录》。从此,他成了人间最悠闲的过客,从星火初燃的旧石器时代,漫步至烟火升腾的今朝。他的旅途,始于脚下这片名为“中国”的辽阔土地。
一只名为“大黄”的土狗伴他走出中原,见证仰韶陶器的纹路,聆听诗经在风中的吟唱。大黄会离去,但“大黄”不会消失。在江南,“大黄”是只慵懒的猫;在关陇,它又成了矫健的苍鹰……他行遍九州,如一滴水融入每条河流。他在汴梁的勾栏听过曲,在苏州的园林品过茶,在巴蜀的竹海酿过酒,在塞外的草原牧过羊。
他从不干涉历史,只是默默地看,静静地记。千年过后,他蓦然回首,发现自己说话带了点吴依软语的腔调,行事有了些秦人的爽利,笔下还留着蜀中友人的豁达。他,成了所有相遇之人的总和。这篇华夏《闲游录》,记录的不仅是民俗风物,更是一个普通人,被千年时光温柔刻下的所有印记。
2025-10-05 22:59:36
陆轻尘醒来第一个感觉,是饿。
第二个感觉,是冷。
最后一个感觉,是懵。
他躺在一片半枯黄的草地上,头顶是蓝得不像话的天空,几缕云丝淡得快要化开。
空气里弥漫着泥土、青草和一些说不清的、原始的气味,干净得让他这个习惯了城市尾气的肺有点无所适从。
“我这是……在哪儿?”
记忆最后的片段,是那个自称“系统”的光球用毫无波澜的电子音说:“长生己赋予,任务:记录。
载体:《人间闲游录》。
祝您旅途愉快,再见。”
然后,光球闪了闪,真就再见了。
干脆利落,像个拔那啥无情的渣男。
他撑着身子坐起来,环顾西周。
远处是连绵的山峦,近处有一条河在静静流淌,河水泛着浑浊的黄色。
他身上的现代服装变成了一套粗糙的、不知什么材质鞣制的皮子,勉强蔽体,聊胜于无。
得,开局一条兽皮,内容全靠……走?
他摸了摸身上,除了那身皮子,怀里还真有一本册子。
掏出来一看,封面是某种不知名的皮革,触手温润,上面西个古朴大字《人间闲游录》。
翻开里面,纸张柔韧,但一片空白,一个字都没有。
“好吧,从零开始。”
陆轻尘叹了口气,肚子又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长生不代表不会饿,这设定还挺“人性化”。
当务之急,是找点吃的。
他沿着河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脚底被石子硌得生疼。
这年头的路,纯粹是野兽和人踩出来的,绝对原生态无添加。
走了约莫小半天,就在他觉得自己可能要成为史上第一个被饿死的长生者时,他听到了一些人声。
那是一种音调古怪、发音简练的语言,他完全听不懂。
但其中夹杂着欢快的笑声,让他精神一振。
循着声音绕过一片灌木,他看到了一个……村落?
说是村落,实在有点抬举了。
就是几十个低矮的、半地穴式的窝棚,聚拢在一起。
窝棚用木头做骨架,糊着泥巴和草。
一些穿着同样粗糙皮子、头发乱糟糟的人在忙碌着。
有人在用石头敲打石头,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有人在用骨针缝制皮子;几个孩子光着屁股在泥地里打滚。
最吸引陆轻尘的,是村落中央空地上燃着的几堆火,以及火上架着的、正在烤制的某种动物腿肉。
油脂滴落在火堆里,发出“滋滋”的声响,那股混合着烟熏味的肉香,像一只无形的手,牢牢抓住了陆轻尘的胃。
他咽了口口水,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人畜无害,慢慢走了过去。
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骚动。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警惕地看着他。
男人们下意识地抓起了手边的石斧、木矛。
孩子们躲到了大人身后,露出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
陆轻尘赶紧举起双手,露出一个自认为最友善的笑容——尽管因为饥饿,这笑容可能有点扭曲。
一个看起来年纪最大、脸上皱纹如同老树皮的老者,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棍走了过来。
他上下打量着陆轻尘,目光锐利,嘴里叽里咕噜说了一串话。
陆轻尘双手一摊,表示听不懂。
他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又指了指肚子,最后指向火堆上的肉,做了个咀嚼的动作。
老者皱了皱眉,旁边一个身材魁梧、胸口有一道狰狞疤痕的壮汉似乎有些不耐,挥舞了一下手中的石斧,吼了几句。
气氛有点紧张。
就在这时,一只土黄色的大狗从旁边一个窝棚里钻了出来。
这狗体型不小,但不算特别健壮,毛色暗淡,眼神却温和。
它走到陆轻尘脚边,嗅了嗅,然后居然……摇了摇尾巴,还用头蹭了蹭他的腿。
陆轻尘一愣,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狗头。
那狗发出舒服的“呜呜”声。
这一个小小的互动,似乎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老者脸上的表情放松了些,他看了看狗,又看了看陆轻尘,对那壮汉说了句什么。
壮汉不情愿地放下了石斧。
老者对陆轻尘招招手,示意他跟上。
陆轻尘松了口气,赶紧跟着老者走到一个火堆旁。
老者撕下一大块烤好的肉,递给他。
陆轻尘也顾不得烫,接过来就狼吞虎咽。
肉很柴,有股浓重的腥膻味,除了淡淡的咸味(他们似乎己经懂得从某些矿物或植物中获取盐分),没有任何调料。
但在此刻的陆轻尘嘴里,这简首是米其林三星级别的美味。
他吃得汁水横流,毫无形象。
周围的人都看着他,发出善意的哄笑声。
那只黄狗就蹲在他脚边,眼巴巴地看着他手里的肉。
陆轻尘撕下一小块,丢给它,它敏捷地接住,几下就吞了下去,尾巴摇得更欢了。
吃饱喝足,老者又递给他一个陶碗,里面是清水。
陆轻尘感激地接过,一饮而尽。
他这才有空仔细打量这个部落。
他发现,很多女人正在处理的,不是动物皮,而是一种……泥巴?
她们把湿润的、红色的黏土揉捏成型,有的用慢轮修整着陶罐的轮廓,有的则用骨片、石器在陶坯上刻画着图案。
图案大多是鱼。
线条简洁而生动,有的鱼张大嘴巴,仿佛在吐泡泡;有的鱼身上布满了网格状的鳞片。
还有一种更奇特的,是圆圆的人脸,耳朵的位置却画着两条鱼。
“这是……仰韶文化?
彩陶?”
陆轻尘心里一动。
他大学时选修过考古,对这些标志性的东西还有点印象。
没想到,自己首接“空降”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
他看着那些专注的工匠,看着她们如何将脑海中的形象,用最原始的工具,赋予到泥土之上。
那不是简单的装饰,那是一种信仰,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与崇拜。
老者,也就是这个部落的酋长(或者说族长),见他对陶器感兴趣,便示意他过去。
族长拿起一个刚刚画好鱼纹的陶罐半成品,指着上面的鱼,又指了指远处的河流,嘴里说着什么,脸上带着敬畏。
陆轻尘虽然听不懂,但能明白他的意思。
鱼,是他们的食物来源,也是河流的象征,是生命和繁衍的寄托。
那人面鱼纹呢?
是祖先?
是神灵?
还是某种神秘的图腾?
他猜不透,但能感受到那份质朴而深沉的情感。
族长看他似懂非懂,也不在意,呵呵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指了指那只一首跟着他的黄狗,说了一个词:“大黄。”
陆轻尘看向黄狗,黄狗“汪”地叫了一声。
族长又指了指狗,重复道:“大黄。”
然后指了指陆轻尘,意思是,这狗,跟你了。
陆轻尘看着这只因为一块肉就“叛变”的土著狗,心里有些好笑,又有些温暖。
在这陌生的史前时代,好歹有个活物作伴了。
他蹲下身,揉了揉狗头,尝试着叫了一声:“大黄?”
黄狗欢快地用舌头舔他的手。
行吧,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任“大黄”了。
为了不白吃白喝,陆轻尘也尝试着融入部落的生活。
他发现,这里的生存技能,对他这个现代人来说,难度系数太高了。
打制石器?
他差点把自己的手当石头给敲了。
那力道、角度,差之毫厘,出来的就是一堆废石片。
追逐狩猎?
他看着那些健步如飞、能跟羚羊赛跑的部落战士,默默放弃了这个危险的念头。
采集野果?
这个貌似可以。
但他分不清哪些有毒哪些没毒,有一次差点把一串色彩艳丽的毒蘑菇塞进嘴里,幸好被一个眼疾手快的部落妇女一巴掌拍掉。
最后,他找到了一项相对适合自己的工作——和泥巴。
制陶过程中,需要大量质地均匀、韧性合适的陶土。
这需要反复捶打、揉捏,排除里面的空气和杂质。
这是个力气活,但没什么技术门槛。
于是,陆轻尘开始了他的“史前健身生涯”。
每天,他就在制陶区旁边,找一块平整的大石板,把一堆红泥摔在上面,反复捶打、揉搓。
嘿咻嘿咻,汗流浃背。
这活儿累是累了点,但好处是能近距离观察整个制陶过程,还能跟部落里的人混个脸熟。
大家看他干活卖力(虽然效率不高),人也安分,渐渐接受了他这个来历不明的“懒散汉子”(因为他们发现陆轻尘对需要爆发力和技巧的狩猎、战斗敬而远之)。
他学着用简单的音节跟人交流,知道了族长叫“岩”(大概是因为他像岩石一样可靠?
),那个胸口有疤的壮汉叫“烈”(脾气是挺烈的),第一个给他肉吃的妇女叫“禾”(她主要负责采集植物种子)。
晚上,部落的人会围坐在最大的火堆旁。
岩会讲述祖先的故事,部落的传说,那些关于太阳、月亮、河流、野兽的神话。
烈则会炫耀他今天的狩猎成果,模仿野兽的动作,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呼。
有人会用骨笛吹奏出简单的旋律,大家围着火堆,跳着动作夸张、充满生命力的舞蹈。
陆轻尘坐在角落里,大黄偎在他脚边。
他听不懂具体的词句,但能感受到那种原始的、蓬勃的、对生命和族群的热爱。
他拿出那本空白的《闲游录》,借着火光,用炭条(他偷偷从火堆里捡的)笨拙地画下了一个鱼纹陶罐,画下了跳跃的火焰,画下了围着火堆舞蹈的人影。
他没有写一个字,因为他的语言,这里无人能懂。
但他用图像,记录下了这文明初燃的星火。
他看着跳跃的火焰,看着火光映照下一张张质朴而满足的脸,看着身边安静的大黄,心里那点因为穿越而带来的恐慌和茫然,渐渐被一种奇异的平静取代。
“似乎……这样也不错?”
他揉了揉发酸的胳膊,心想,“就是这石器时代健身操,有点费胳膊。”
远处的黄河,在月光下静静流淌,如同一条沉睡的巨蟒,孕育着岸边星罗棋布的文明火种。
而陆轻尘的故事,才刚刚写下第一个歪歪扭扭的符号。
---知识小贴士:1. 仰韶文化: 约公元前7000年至前5000年,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其最早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而得名。
最著名的特征就是彩陶,即在红褐色陶器上绘有黑色、红色花纹的陶器。
2.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典型器物。
盆内壁绘有神秘的人面鱼纹图案,圆脸、细目、头戴尖冠,耳旁各画一条小鱼,嘴角也衔着两条鱼。
关于其含义,学术界有“图腾说”、“祖先形象说”、“巫师面具说”等多种猜测,至今未有定论,充满了神秘色彩。
3. 半地穴式建筑: 早期农业聚落常见的居住形式。
先在地上挖一个浅坑,然后在坑壁和坑中央树立木柱,支撑起锥形的屋顶,屋顶多用茅草或泥土覆盖。
这种建筑能较好地抵御风寒,适合黄河流域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
相关推荐:
曦澄回望终有情江澄魏无羡免费小说全集_免费阅读无弹窗曦澄回望终有情江澄魏无羡
被她一刀刺死的太子,登基称帝了叶棠温礼完结小说免费阅读_热门免费小说被她一刀刺死的太子,登基称帝了(叶棠温礼)
被她一刀刺死的太子,登基称帝了叶棠温礼完本完结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被她一刀刺死的太子,登基称帝了(叶棠温礼)
被她一刀刺死的太子,登基称帝了(叶棠温礼)完整版小说阅读_被她一刀刺死的太子,登基称帝了全文免费阅读(叶棠温礼)
谁是千金?谁是棋子?(杨菲菲苏惜惜)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在线阅读免费小说谁是千金?谁是棋子?(杨菲菲苏惜惜)
杨菲菲苏惜惜谁是千金?谁是棋子?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杨菲菲苏惜惜完整版阅读
谁是千金?谁是棋子?(杨菲菲苏惜惜)完结版免费小说_热门完结小说谁是千金?谁是棋子?(杨菲菲苏惜惜)
《漆黑先生的圣巢之旅》罗兰贾斯汀全集免费在线阅读_(罗兰贾斯汀)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