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剑封魔录

幻剑封魔录

作者: 爱涂鸦的云

奇幻玄幻连载

书名:《幻剑封魔录》本书主角有李云白作品情感生剧情紧出自作者“爱涂鸦的云”之本书精彩章节:故事要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讲小镇名叫青山镇周四面环山上满是古冬夏常正如其李家住青山镇以母亲早父亲因重病卧床已一年有与妻子赵氏育有一孩子名叫李青如今已有五因父亲病近年来李云家的生活过得并不富日子虽然平淡无但有妻儿陪在身李云心里也是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事情还要从一年前开始说一年因为妻子忙于照顾家里老地里的农活只能落在李...

2025-03-13 09:28:55
故事要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讲起,小镇名叫青山镇,镇周四面环山,山上满是古松,冬夏常青,正如其名。

李云,家住青山镇以北,母亲早逝,父亲因重病卧床已一年有余,与妻子赵氏育有一子,孩子名叫李青峰,如今已有五岁。

因父亲病重,近年来李云家的生活过得并不富裕。日子虽然平淡无奇,但有妻儿陪在身边,李云心里也是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事情还要从一年前开始说起。

一年前,因为妻子忙于照顾家里老小,地里的农活只能落在李云一人身上。妻子见李云每日早出晚归甚是辛苦,便与李云商量,想用家里为数不多的积蓄来买头小牛,等牛养大以后便可以下地干活,李云也就不用像现在一样辛苦。李云觉得此法甚好,没过几日便从镇上的集市牵回一头公牛犊,可让李云没想到的是,这头公牛犊却是有些与众不同。

话说李云将牛犊买回来已两月有余,因为从未饲养过牲畜,便找来颇有养牛经验的朋友张旺山,让他来看看自家的牛养得可有不妥之处。

张旺山来到李云家,见一头颇为健硕的黄牛拴在院角,便问道:“这是你家的牛?”

李云称是。

张旺山又问:“你说这牛只养了两个月?”言语中不无疑惑。

李云听着张旺山疑惑的口气,以为自家的牛真出了什么毛病,忙道:“张大哥,可是有什么不妥?”

张旺山没有回答,仔细打量着黄牛,并询问了牛刚买来时的大小及饲养情况。

看了半晌,他才对李云说道:“你家这牛确实有些不对劲儿。”

李云一听这话,心都凉了半截,忙问:“哪里不对?”

张旺山道:“你家这牛长的太大了。”

“太大了?长的大还不好么?”李云不解道。

张旺山道:“话虽如此,可你家的牛比别人家养了半年的牛还大,这未免也太大了点儿吧。”

听张旺山这么一说,李云明白了,就算这牛长的再大,那也要有个尺度,自家的牛明显已经超出了这个尺度。

李云心里打鼓似的,生怕这牛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忙问张旺山这是怎么回事,还有没有救。

张旺山说他也不清楚原因,让李云赶紧找个大夫给瞧瞧。

李云不敢耽搁,赶紧找来镇上的王兽医。

这王兽医来到李云家,给牛检查了一遍又一遍,也没瞧出这牛有什么毛病。李云央求王兽医再仔细检查检查,谁料这王兽医居然发起火来:“老夫给家畜看病几十载,从未失手,你既然信不过老夫,还请老夫来作甚!”说完话,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王兽医满头黑线地离去,李云心里更没了主意,在家中是坐立难安。

妻子赵月娥见丈夫如此,于心不忍,便说道:“夫君不如去问问郭老先生,他学识渊博,兴许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李云闻听此言如获大赦,哪里还肯在家中逗留片刻,赶忙到镇上去找郭老先生。

郭老先生名叫郭敬德,是青山镇最有名望、最有学问的前辈,在镇上颇受人尊敬。

李云来到郭老先生的住所,见到了已经年过七旬的郭敬德。郭敬德问他为何而来,李云便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并恳求其指点迷津。

郭敬德听完李云的讲述,叫李云略等片刻,自己则开始查找典籍。没多久,便找出一本志异,他翻开其中一页,指给李云看。

李云虽然读书不多,但总算还识几个字,也把书中所写的意思看懂了大概。

书中讲很久以前南方有一农夫,养了三头母牛,到了产崽的时候有一头却不生产,无奈没人知道怎么回事,只能让那母牛继续挺着大肚子。

过了数月,母牛的肚子依然一点儿动静没有,农夫便忍不住要剖开母牛的肚子看看,不料这母牛却在当天产下一头公牛犊。

这公牛犊的成长速度极为惊人,五个月便长至跟成年公牛一样大,一年以后更是有三个成年公牛加起来那么大。

这体型硕大的公牛不但力大无穷,最让人称奇的是它居然活了六十年,据说是陪着那农夫一起死的。后人依据古籍,得知此牛为牯王。

古籍有记:传说一仙人,坐骑狮。一日,路过山野,见一头壮牛,便叫狮去吃,狮却被牛撞死。仙人大怒,欲收壮牛,岂料壮牛非但力大无穷,并身怀法术,仙人不敌,唤数名仙友合围,才将其降服。仙人坐骑此牛,称之为牯王,写入仙册。

故事到这里就写完了,李云惊讶的说不出话,半晌才道:“先生的意思是,我家的牛是仙牛?”

郭敬德道:“是不是仙牛我不知道,但应该跟书中那农夫所养之牛差不太多。”

李云闻言大喜,赶忙向郭老先生道谢。

郭敬德却道:“这只是老夫的一面之词,切不可轻信,到底如何,还要日后定夺。”

李云连忙称是,又说了一些感激的话,这才与郭老先生告辞。

之后的日子里,李云夫妻俩小心观察着公牛的成长,养到第五个月时,这公牛果然与成年公牛一般大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打这以后,李云家有一头仙牛的传言便不胫而走。

常言道:人怕出名,猪怕壮。自从李云家养了一头仙牛的消息传开以后,来李云家里拜访的人是络绎不绝,大家都想一睹传说中的仙牛到底是什么样子,为此李云一家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起初大家对这所谓的仙牛颇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这仙牛除了长的大一点、毛皮亮一点,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可如今却再也没有人敢如此说了。如今的仙牛已是体型硕大无比,金色的毛皮覆盖全身,走起路来像座移动的小山,任谁见了怕是都要赞一声“不凡”!

然而,随着仙牛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其中更是有不少人心怀觊觎,想要将仙牛买下。李云倒是觉得,仙牛在自家也没甚大用处,不如换些银子来得实在,与妻子商量后,便决定卖掉仙牛。

可这仙牛到底值多少钱谁也不知道,有人出十两银子、有人出五十两、有人出二百两……

对于李云一家来说,当然是钱给的越多越好,最终仙牛以五百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镇上的大户人家张家。

张家乃是青山镇上数一数二的大户,家主名叫张举财。这张举财今年三十有七,虽然为人倨傲自大,但是在青山镇的口碑确是不错,据说他同样也是穷苦出身,所以对镇上的穷人很是照顾。

张家差人与李云一家商定好价格,并付给李云一百两的定金,又找了一个颇有名气的算命先生,算准了吉日,这才将买牛的事情敲定。

几日的光景转眼过去,今日便是张家来李家牵牛的日子,李云夫妇一早便穿戴整齐,带着李青峰来到门前。

李云将牛拴在门口,夫妻俩想起今后会过上的富裕生活,相视而笑。李青峰看着父母高兴,自然也跟着高兴,一家三口就这样满怀期盼地等待着张家人的到来。

张家这边也是老早就已经开始准备,门前张灯结彩,簇拥着一群看热闹的男女老少,宛如过节一般。

待一切准备妥当,从张家的大院里走出一支二十余人的长队,队伍中吹拉弹唱样样齐全,由此可见,张举财为这仙牛所作的排场可着实不小。

“吉时已到,喜迎仙牛!”随着张家大管家的一声高呼,张家迎牛的队伍便开始出发,队中的乐师奏响了欢快的乐曲,周围簇拥着的人群也都追随队伍离去。

迎牛的队伍刚刚离开,从张家大院里便走出俩人。其中一人年近四十,正方脸,身体略微发福,正是张家的家主张举财;另一人身着青蓝道袍,一张脸白白净净,乃是一名二十余岁的小道士。

张举财与小道士携手走出张家大门,小道士看了看不远处热闹的人群,对张举财作揖道:“张施主如此破费,着实让小道惭愧。”

张举财则摆了摆手,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嗳,道长哪里的话,若不是道长,我一家老小现在还被那冤魂所缠,怎会有今天的安稳日子?我张举财虽然读书不多,但知恩图报的道理我还是懂的,道长日后但凡有什么吩咐,我张举财义不容辞。”

小道士再次作揖道:“张施主言重了,驱魂降魔乃是小道份内之事,即便分文不取,小道也定要为民除害。”

张举财为人憨直,并未听出小道士言语间的花哨,听其这般言语,心中不免对其又多了几分敬佩。

二人就这样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一边跟着不远处的人群。

话说这张举财怎会与小道士有所瓜葛?

原来半月前,张家的宅子里突然有冤魂作祟,每日半夜里鬼哭狼嚎,不时还会有家眷胡言乱语、又哭又闹,宅子里的老小是夜夜担惊受怕不敢入眠,于是张举财赶忙托人找来道士,设法驱鬼,可谁料这驱鬼的道士换了一个又一个,都说这冤魂怨气太重,奈何不得。

正在张家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名叫白起的年轻道士来到了张家,称自己有办法收服这里的冤魂,只是有些顾忌不便说出。

张举财听到这话,以为这道士只是求财,便说道:“只要道长将这冤魂赶走,卑人多了不敢说,道长要拿走个三五千两白银还是有的。”

谁知白起摇了摇头道:“这事跟钱没有干系,施主若是这么说,小道还是告辞了。”说罢便要转身离去。

张举财好不容易才抓住这么一根救命稻草,哪里肯让他走?赶忙上前拦住白起,作揖道:“小人眼拙,看轻了道长,还请道长恕罪,只是……只是小人这一家老小夜夜担惊受怕,实在不得安宁,还望道长施以援手。”

白起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这宅里共有三个冤魂,怨气之重实属罕见,怕是这宅里有人行了不义之事所招来的,要想除掉这些冤魂,只能损失十年道行强行将其收服,只是家师一再叮嘱,叫我不可为不义之人作法,可见死不救又绝非贫道所为,着实让人为难啊。”

人活这一辈子,谁没做过几件亏心事?白起这几句话着实让张举财冷汗直流,以为自己往常所做的那些错事都已被其知晓,于是连忙央求道:“求求道长看在小人这一家老小的份上,帮帮小人吧,小人日后一定小心行事,再也不做那些违背良心的勾当,小人给道长磕头了。”说罢,便要伏地磕头。

白起将其扶起,面露难色,张举财则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

沉默了半晌,白起才道:“我有一个折中之法,不知张施主可愿听否?”

张举财哪敢怠慢,忙道:“愿闻其详。”

白起说道:“我若就这般帮了你,不但白白损失了十年道行,回到师门也必受师父责罚,实在是得不偿失;但我想,再过几日便是家师寿辰,我若是给师父带回一些他喜欢的寿礼,再加上我好言相劝,也许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

张举财寻思:这道士不要银子,难不成是看上了他家里的古董珠宝?但因为前车之鉴他也不敢妄自揣摩,只是道:“不知道长的尊师喜欢什么事物,只要小人这宅子里面有,一定双手奉上。”

白起摇摇头道:“家师乃是得道高人,岂会喜欢俗物,若想让家师动心,恐怕唯有仙家之物,张施主,不知这镇上可有仙家遗物?”

张举财怎么也没想到白起会有这番言语,捂着脑袋苦苦思寻:仙家之物……仙家之物……仙物……仙、仙牛!对了!

至此,张举财终于想到了镇上的传言——镇北李家养了一头仙牛!

于是他便将李云家养仙牛的传言对白起说了一遍,白起闻言喜道:“如此甚好,只要我将那仙牛赠与家师,想必家师一定非常高兴。”

张举财见事情有了眉目,忙问道:“若是如此,道长是否可以帮小人驱除这家中的冤魂?”

白起点头道:“那是自然。”

张举财见白起答应,也高兴起来,可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犹豫道:“可是……道长……”

白起见他欲言又止,便道:“施主有话不妨直说。”

张举财沉默了一瞬,道:“没什么,我现在就叫人去李家,将那仙牛买下,还请道长尽快作法,驱除恶鬼。”

其实张举财是想提醒白起,李家所养仙牛之事毕竟是传言,也不知是真是假,倘若是假,那白起岂不是落了个欺师的罪名?但转念一想,若仙牛传言当真是假,白起还会为自己家里开坛作法、驱除冤魂吗?张举财想到这里,觉得一切还是等白起将冤魂收服了再说。

当天,张举财便差人与李云一家敲定了买牛的各项事宜。

翌日,张家大宅的院落中已经摆好了法坛。待到夜晚,张举财带着宅子里的男女老少都躲到了后院的房中,并叮众人:“不管听到什么声音,都不可离开这房中半步,直到次日天明方可出门。”

张举财等人躲在后院的房中,虽然白起叫他不要担心,可是心中难免惴惴不安。待到凌晨时分,院内突然狂风大作、鬼哭狼嚎,仿佛有千百个鬼魂在随风呼啸,直听得张家人在房中战栗不已。

张家院落之中,狂风依然,鬼啸依旧,白起立在法坛之前,手掐印诀,道袍随风鼓动,院落中隐约可见三个鬼魂飘来荡去。若是常人见了如此阵仗,恐怕早已被吓的昏死过去,但白起的脸上却是丝毫不见紧张之色,甚至他的嘴角还禽着一丝笑意。

白起所掐之诀名为“引风诀”,顾名思义,是一种平地起风的法诀。此诀并不实用,也很少有人去修炼,但对于白起来说,却是唬弄外行的不二法门。

说道这里,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白起这个人。

白起师出名门,是两大道派中奎山南道的弟子,其师名叫廖宏鹤,人称红羽道人。

红羽道人共有三个徒弟,白起则是其关门弟子。白起自幼聪敏,资质又好,对师长也是极为孝敬,深得师父师兄的喜爱。奈何此子不学无术,从不用心修行,这一点,也是让红羽道人伤透了脑筋。

一个月前,白起奉师之命下山办事,回来的路上听闻了仙牛的传言。白起心想:再过月余便是师父寿辰,倘若这仙牛传言是真,我便将这仙牛送与师父,到时师父一高兴,说不定又会赏赐一些好用的法宝给我,心念至此,白起便决定去青山镇走一遭。

次日,白起抵达青山镇,向镇民打听清楚李云家的方位后,决定晚上前去探个究竟。

待到深夜,白起来到李云家屋外,见四下无人,便偷偷摸到院角处,正打算翻入院内,却听到院中“哞”地一声嚎叫,宛若洪钟。白起心中一惊,赶忙伏下身子,借着月光偷偷朝院内望去,这一望可不得了,只见院中一头壮硕无比的金牛傲然昂首、对月长鸣,端的是威风凛凛、超凡脱俗。

忽然,李云家的屋内传出一阵响动,想必是李云夫妇被这仙牛的叫声所惊醒,白起不敢久留,赶忙起身离去。

白起前脚刚走,李云夫妇便从房中走了出来,夫妻俩瞧了瞧院外,又看了看仙牛,却是不明所以。

话说这白起回到客栈,已是难掩心中兴奋,在屋内来回踱步,想着如何才能将李云家的仙牛据为己有。

南道的弟子最擅长的便是驱魂降魔,白起虽然修为平平,但总还是有些本领。

白起的魂瓮中有三个魂魄,是白起偶然所得,若是他潜心修炼,将这三个魂魄炼化,便可大大增进他的修为。可白起终日不思进取,只想着如何寻欢作乐,哪里有半分的修道之心?倒是经常驱使这三个魂魄到有钱人家滋事,等到那一家人无计可施之时,他再出面将三个魂魄收回,端的是名利双收。

而这一次,白起依旧打算用这个方法将仙牛弄到手。

以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白起打听到青山镇的张举财家很有钱,就差三个冤魂去张举财家大闹了几天,后来自然就有了张举财献牛、白起驱鬼的这一幕。

(本章完)

请看下一章:请仙
相关推荐
  • 玄清篆书
  • 三清剑影
  • 地狱世界
  • 灵根劫:青云仙途之始
  • 我只是想找一个喜欢我的人
  • 琳娜海蒂惊艳的影片
  • 琳娜电视剧
  • 逆天邪神之沧云
  • 心系于你才难平: 爱恨纠葛
  • 琳娜公主
  • 琳娜俄罗斯
  • 在下地府首席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