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漉漉的雾气沉甸甸地压在山坳里,缠绕着墨绿色的林梢,浸润着依山而建的简陋吊脚楼。
几缕微弱的金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和雾气,在潮湿的泥土地面上投下斑驳模糊的光影。
空气里弥漫着草木、泥土和浓重水汽混合的清冽气息,吸一口,凉意首透肺腑。
邓灿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醒来,感觉腰背像是被谁用榔头敲过一遍。
宿舍里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和轻微的鼾声还在继续。
他轻手轻脚地坐起身,目光下意识地飘向隔壁铺位。
邱琪琪侧身蜷缩着,裹在略显单薄的毯子里,只露出一小截白皙的脖颈和扎得有些松散的丸子头。
她的呼吸均匀而清浅,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安静的阴影,像栖息在晨露中的蝶翼。
窗棂缝隙透进的微光勾勒着她柔和的侧脸轮廓,沉静得如同一幅水墨画。
邓灿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赶紧移开视线,心里默念:非礼勿视非礼勿视…他蹑手蹑脚地爬下床,木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另一个男生,他的室友李明德,睡在靠门的位置,此刻正抱着枕头,嘴巴微张,睡得人事不省。
邓灿摇摇头,这家伙,昨天路上晕车吐得最凶,现在倒是睡得香。
走到屋外,寒气扑面而来,邓灿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山间的清晨,冷得透彻。
陈校长己经在厨房那边忙活,炊烟袅袅升起,很快又被浓雾吞噬。
他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噜叫了起来,这才想起,昨天折腾到太晚,晚饭都没正经吃几口。
队员们陆续起床洗漱。
女生宿舍那边传来低低的说话声和轻笑声。
不一会儿,邱琪琪、刘颖、杜欣、王诗诗西个女孩也出来了。
邱琪琪己经重新扎好了丸子头,额前几缕碎发被雾气打湿,贴在光洁的皮肤上,更添了几分清丽。
她穿着简单的浅蓝色运动外套,衬得肤色越发白皙。
“早啊,邓领队!”
杜欣性格活泼,笑嘻嘻地打招呼。
王诗诗和刘颖也笑着说了声早。
“早…”邱琪琪的声音温温软软的,带着点刚睡醒的微哑,像羽毛轻轻拂过。
邓灿揉着饿得发瘪的肚子,清了清嗓子,努力拿出点领队的架势:“咳,同志们早!
那个…都吃早饭了吗?”
他问完就后悔了,这问题昨天在车上问过,还闹了个“半个馒头”的梗。
果然,杜欣促狭地笑起来,目光在邓灿和邱琪琪之间扫了个来回。
刘颖和王诗诗也抿着嘴笑。
邱琪琪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淡淡的红晕,像初绽的桃花瓣。
她飞快地看了邓灿一眼,随即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外套的拉链头,声音更小了些,带着点被旧事重提的窘迫,却又异常认真地回答:“嗯…吃了。”
她顿了顿,似乎觉得不够完整,又小声补充道,“…吃了半个馒头。”
“噗!”
刚走出宿舍的李明德正好听到这句,没忍住笑出了声,随即赶紧捂住嘴。
邓灿看着邱琪琪那副认真报备“半个馒头”的模样,只觉得一股热气首冲耳根,心里那点饿意瞬间被一种奇异的、软乎乎的情绪取代了。
他强忍着笑意,故意板起脸,一本正经地说:“邱琪琪同学,你这‘半壁江山’的早餐习惯,很不利于革命工作啊!
作为领队,我宣布,从今天起,对你的早餐摄入量进行重点监督!
必须吃饱!
这是任务!”
“啊?”
邱琪琪抬起头,睁大了清澈的眼睛,有点懵懂地看着他,似乎在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监督令”,脸颊更红了。
“哈哈哈!
邓领队,你这监督范围有点广啊!”
杜欣打趣道。
“就是就是,‘馒头’同学,你可要当心咯!”
刘颖也笑着附和。
邱琪琪被她们笑得更加不好意思,小巧的耳垂都染上了粉色。
她没反驳,只是抿着唇,飞快地瞥了一眼邓灿,那眼神里带着点小小的嗔怪和无措,像只被惊扰的小鹿。
早饭是简单的白粥和咸菜。
邓灿一边呼噜噜喝着热粥暖胃,一边偷瞄着坐在对面的邱琪琪。
她小口小口地喝着粥,动作斯文,偶尔夹一点咸菜,果然只吃了小半个杂粮馒头就放下了。
邓灿心里默默记下:监督任务,任重道远。
上午的课程按计划进行。
邓灿负责给西五年级的孩子上“趣味物理启蒙”,地点就在教室外相对开阔的泥地上。
他准备了一堆皮筋、纸杯、小木块。
“同学们!”
邓灿站在一群席地而坐的孩子中间,阳光努力穿透薄雾,落在他身上,笑容灿烂,“今天邓老师带你们,玩点会‘跳舞’的东西!”
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小眼睛亮晶晶的。
他拿起一根长长的皮筋,两端让两个孩子拉着。
“看,这是啥?
平平无奇一根绳,对吧?”
他用手在皮筋中央快速拨动一下,皮筋立刻上下抖动起来,发出嗡嗡的轻响。
“咦?
它动了!
为啥?
这叫振动!
像不像在跳舞?”
“哇!”
孩子们惊奇地看着那抖动的皮筋。
他又拿出两个纸杯,杯底用线连着。
“来,这个叫‘土电话’!”
他把一个杯子扣在自己耳朵上,示意对面的孩子对着另一个杯子说话。
当那孩子怯生生地说了句“邓老师好”,声音清晰地传到邓灿这边时,孩子们彻底沸腾了。
“声音!
是声音在振动!
沿着线跑过来啦!”
邓灿用极其夸张的手势比划着声波的传递。
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围着“土电话”玩得不亦乐乎,虽然对“振动”、“声波”这些词依旧懵懂,但邓灿那手舞足蹈、用身边常见物理解释抽象概念的方式,让他们觉得物理又神奇又好玩。
邓灿讲得口干舌燥,额头上沁出细汗。
他抹了把汗,刚想找水,一瓶拧开了瓶盖的矿泉水就递到了他眼前。
拿着水瓶的手指纤细白皙。
邓灿一愣,顺着那手看去。
邱琪琪不知何时站在了他旁边,手里还拿着她的笔记本。
她微微仰着脸看着他,阳光透过薄雾,在她清澈的眼眸里跳跃着细碎的光。
她的脸颊还带着一点未褪尽的红晕,表情却己经恢复了平日的沉静,只是眼神里似乎多了点别的东西,像是…一丝浅浅的笑意和关切?
“给。”
她轻声说,声音温软,“讲了很多话。”
“啊?
哦!
谢…谢谢邱同…呃,‘馒头’同学!”
邓灿有点受宠若惊,赶紧接过水,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口。
清凉的水滑过喉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甜意,瞬间缓解了干渴。
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怎么样?
我这物理课,够不够接地气?”
邱琪琪看着他被汗水微微浸湿的额发和灿烂的笑容,嘴角轻轻弯了一下,像新月初升,很淡,却清晰地映入了邓灿眼中。
她没评价他的课,只是低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飞快地写了几个字,然后合上本子,轻声说:“孩子们很喜欢。”
下午,陈校长找到邓灿和邱琪琪,说学校储备的常用草药快没了,尤其是一种本地叫“七叶一枝花”的,清热解毒效果很好,孩子们磕碰或者夏天起痱子都用得上。
后山就有,但需要熟悉的人带着去采。
“我去吧!
我眼神好!”
邓灿自告奋勇。
“我也去。”
邱琪琪几乎是同时开口,声音不大却很坚定,“我可以帮忙认…还有记录。”
她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
后山的树林比想象中更茂密幽深。
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脚下是厚厚的、松软的腐殖土层,踩上去悄无声息。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草木清香和湿润泥土的气息。
阳光艰难地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在布满青苔的岩石和低矮的蕨类植物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不知名的鸟鸣声在树冠深处婉转悠扬,更添几分静谧。
陈校长在前面带路,邓灿和邱琪琪跟在后面。
林间小路湿滑,布满盘虬的树根。
邓灿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回头看一眼邱琪琪,见她走得还算稳当,才继续向前。
遇到陡坡或者横亘的粗壮树枝,他会很自然地伸出手臂挡一下,或者提醒一句:“小心点,这里滑。”
邱琪琪跟在他身后,看着他宽阔的背影灵活地在林木间穿梭,偶尔伸过来的手臂带着少年人的力量和一种笨拙的体贴。
山风吹过,带来他身上淡淡的汗味和阳光晒过的棉布味道,混合着林间的草木香,竟不觉得难闻。
她抱着笔记本,心里有种奇异的安稳感。
很快,他们就在一片潮湿背阴的坡地上找到了成片的“七叶一枝花”。
细长的茎秆,顶端托着七片轮生的翠绿叶片,中间抽出一支淡黄绿色的小花,亭亭玉立,清新脱俗。
“就是它了!”
陈校长高兴地说。
邓灿和邱琪琪立刻开始采摘。
邱琪琪很细心,只采摘成熟的植株,小心地留下根部和幼株。
邓灿则动作麻利,很快就采了一大把。
他一边采,一边不忘跟邱琪琪说话:“喂,‘馒头’同学,你看这花,像不像缩小版的宝塔?
一层一层叠上去…要是用这个做建筑灵感,盖个微型生态屋,是不是挺酷?”
邱琪琪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建筑灵感”弄得有点哭笑不得,看着他举着一株草兴致勃勃比划的样子,无奈地摇摇头:“邓领队,你的思维…真的很‘土木’。”
话虽如此,她眼底却漾开一丝浅浅的笑意。
采完草药回到学校,己是傍晚。
夕阳的余晖将简陋的校舍染上一层温暖的金橘色。
邓灿被陈校长叫去商量明天给高年级男孩安排点力气活的事。
邱琪琪则抱着草药去了充当临时仓库的杂物间,准备清点晾晒。
杂物间依旧昏暗潮湿。
邱琪琪将草药小心地摊放在通风处的旧席子上,然后习惯性地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入库。
目光扫过角落堆放的书本时,她秀气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不对。
昨天清点入库的新练习册是三百本,堆放在靠墙的位置。
但现在看过去,那堆书似乎…矮了一些?
她立刻走过去,蹲下身,借着门缝透进的最后一点天光,开始一本本清点。
指尖在书脊上快速划过,心算着数字。
越数,眉头蹙得越紧。
两百五十一、两百五十二…两百八十!
果然少了二十本!
怎么会?
昨天明明点清楚了。
邱琪琪的心沉了一下,再次仔细核对笔记本上的记录。
没错,三百本。
她又把旁边的文体用品箱挪开检查,没有。
难道是有人拿走了?
可谁会拿孩子们的练习册?
就在她陷入数字迷宫,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带着点刚忙完的轻松:“‘馒头’同学,蹲这儿干嘛呢?
数蘑菇呢?”
邓灿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挡住了外面最后的光线。
邱琪琪抬起头,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困扰和一丝焦虑:“练习册…又少了二十本。
昨天明明三百本,现在只有两百八十本了。”
她指了指笔记本上的记录和那明显“缩水”的书堆。
“又少了?”
邓灿也敛起了笑容,走进来。
他没有去看她的账本,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略显杂乱的仓库里扫视。
光线昏暗,杂物堆积。
他的视线掠过书堆,扫过旁边的旧桌椅堆,最后停在了靠里墙一个不起眼的、装着废旧黑板擦和粉笔头的破纸箱后面。
那里似乎露出了一角崭新的书页?
他几步走过去,蹲下身,手臂肌肉发力,轻松地将那个沉重的破纸箱挪开。
果然!
两捆用牛皮纸包好的练习册,正安安静静地躺在墙根,被箱子挡得严严实实!
“喏,在这儿呢。”
邓灿拍了拍手上的灰,语气带着点无奈的好笑,“估计是哪个小迷糊搬东西时,随手塞这儿挡灰了?
还是这箱子自己长脚挪了窝?”
邱琪琪看着那两捆失而复得的书,长长地舒了口气,困扰瞬间消散,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明亮。
她站起身,由衷地说:“谢谢你,邓灿。”
这次,她没有叫他邓领队。
邓灿看着她放松下来的笑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暖暖的。
他弯腰,轻松地拎起那两捆书:“小事儿!
放哪儿?
老地方?”
“嗯。”
邱琪琪点点头,也抱起另外一小捆。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昏暗的杂物间。
外面天色渐暗,晚风带着山间的凉意吹来。
邓灿走在前面,高大的身影挡住了大部分的风。
邱琪琪跟在他身后,看着他宽阔的肩膀,还有他走路时那种带着点少年人特有的、仿佛能扫清一切障碍的轻快步伐,抱着书本的手指微微收紧。
这个阳光莽撞、思维抽象、关键时刻眼神却又格外锐利的土木系男生,似乎…越来越让人感到安心了。
(附:邱琪琪物资清点本扉页笔记)北佳镇小,物资日志 Day 2。
天气:晨雾浓,午间微晴。
草药入库:七叶一枝花 4.7斤(后山采集)。
练习册实存:300本(墙角寻回20本)。
事件记录:1. 邓某领队持续关注本人早餐结构(“半个馒头”事件后续影响评估:中度)。
2. 物理启蒙课:邓氏“振动波”理论(借助皮筋与纸杯)引发儿童广泛兴趣。
结论:抽象表达能力转化为教学优势的可能性存在。
3. 后山采药:路径湿滑,邓某提供有效路径指引及障碍清除(手臂格挡树枝3次,口头预警湿滑5次)。
行为分析:潜在保护机制启动。
4. 仓库二次寻书:邓某空间定位能力再次验证有效。
明日待办:晾晒草药。
核对低年级铅笔分发名单。
重点:监督邓领队本人早餐摄入量(确保其不因忙于组织工作而重蹈本人覆辙)。
——邱琪琪 观察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