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灿是被一阵极其规律的“咚咚”声吵醒的,不是啄木鸟,而是厨房方向传来的有力剁菜声。
他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来,下意识地就朝邱琪琪的铺位看去。
她己经起来了,毯子叠得整整齐齐,像一块方正的豆腐。
宿舍里其他人还在沉睡,李明德的鼾声依旧富有节奏感。
邓灿轻手轻脚地溜达到厨房门口,果然看到邱琪琪纤细的身影。
她系着一条不太合身的深色围裙,袖子挽到手肘,露出一截白皙的小臂,正踮着脚,努力地、一板一眼地挥舞着一把对她而言显然过于沉重的菜刀,对付着砧板上一堆翠绿的青菜。
阳光从敞开的门斜射进来,勾勒着她认真的侧影,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几缕碎发贴在颊边。
“哟,‘馒头’同学,这么早就为人民服务了?”
邓灿倚在门框上,抱着手臂,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慵懒和笑意。
邱琪琪吓了一跳,手一抖,菜刀差点切到手指。
她回头,看到是邓灿,脸颊微微泛红,小声说:“陈校长去镇上办事了…说中午可能有客人来…帮忙准备一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邓灿空荡荡的手,秀气的眉头习惯性地又蹙了起来,“你…吃早饭了吗?”
来了来了!
邓灿心里一乐,面上却故意装出懊恼的样子,夸张地一拍脑门:“哎呀!
忘了!
光顾着监督别人,把自己给监督漏了!
失职失职!”
邱琪琪看着他浮夸的表演,抿了抿唇,清澈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无奈,还有一点点…不易察觉的笑意?
她放下沉重的菜刀,走到灶台边,掀开一个盖着干净白布的竹篾簸箕。
里面躺着几个白白胖胖、冒着热气的馒头。
她拿起一个最大最饱满的,犹豫了一下,又飞快地拿起旁边一个同样大的,然后转过身,走到邓灿面前。
她微微仰着脸,白皙的手指捏着两个还带着热气的馒头,递到他面前。
晨光落在她清澈的眼眸里,像盛着碎钻的湖泊。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点被热气熏染的微哑,却异常清晰:“给。
一人一个。
必须吃完。”
邓灿愣住了。
他看着眼前那双捧着馒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的手,再看看邱琪琪那副“严格执行监督任务”的认真表情,心里像被温热的蜂蜜泡过,又甜又暖。
他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接过那两个沉甸甸、热乎乎的馒头,故意拖长了调子:“遵命!
邱监督员!
保证完成任务!
一个都不剩!”
他当着她的面,狠狠咬了一大口暄软的馒头,满足地嚼着,含糊不清地说:“嗯!
香!
邱监督员亲自准备的,就是不一样!”
邱琪琪被他看得脸颊更红,赶紧转过身,逃也似的回到砧板前,重新拿起那把沉重的菜刀,只是剁菜的动作似乎更用力了些,耳根的红晕久久未散。
上午的课程按部就班。
邓灿正带着一群孩子在操场空地上用树枝和泥巴“建造”他理想中的“未来生态屋”(依旧是抽象派风格),邱琪琪则在低年级教室教孩子们用石子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耐心细致。
阳光正好,校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临近中午,一阵与山间宁静格格不入的汽车引擎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和谐。
两辆沾满泥点、风尘仆仆的黑色轿车,艰难地驶过坑洼的土路,停在了学校那扇简陋的木头校门外。
车门打开,下来五六个人。
为首的是个身材微胖、穿着熨帖衬衫的中年男人,脸上带着和煦但略显官方的笑容。
旁边跟着几位稍年轻些的干部模样的人,还有两个扛着摄像机的记者。
陈校长不知何时己经从镇上赶了回来,快步迎了上去,脸上堆着热情又带着点拘谨的笑容:“哎呀!
张局长!
王主任!
欢迎欢迎!
一路辛苦了!”
“老陈啊,辛苦你们这些支教老师了!”
被称为张局长的胖领导热情地和陈校长握手,目光扫过破旧的校舍和闻声好奇围拢过来的孩子们,带着视察般的审视,“我们代表县教育局,还有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特意来看看大家,给孩子们和老师们带点心意!”
支教队的成员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弄得有点懵,纷纷停下手中的事情聚拢过来。
邓灿赶紧拍拍手上的泥巴,抹了把脸,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靠谱的领队。
邱琪琪也放下石子,从教室里走出来,安静地站在女生们旁边。
“同学们好!
老师们辛苦了!”
张局长声音洪亮,对着孩子们和支教队员们挥了挥手,立刻引来孩子们一阵参差不齐的回应和好奇的注视。
他身后的工作人员开始从后备箱搬东西:几个大纸箱,上面印着“学习礼包”的字样。
“一点小意思,给孩子们的学习用品,还有一些给支教老师们的生活慰问品!”
张局长笑容满面地介绍着,示意工作人员把东西搬到教室门口的空地上。
摄像机镜头立刻对准了搬东西的场面和领导亲切的笑容。
孩子们看到崭新的文具礼盒,眼睛都亮了,发出小小的欢呼。
杜欣、刘颖她们也小声议论着,有些惊喜。
邓灿作为领队,被陈校长推到了前面,和领导们握手寒暄。
“你就是小邓领队吧?
年轻有为啊!”
张局长用力握着邓灿的手,上下打量着,“大学生,放弃暑假休息时间,深入我们山区支教,精神可嘉!
值得表扬!
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孩子们的榜样!”
“应该的应该的,张局长过奖了。”
邓灿努力维持着得体的笑容,心里却在打鼓,这官腔打得他有点接不住。
寒暄过后,就是例行的视察环节。
领导们背着手,在陈校长和邓灿的陪同下,参观了简陋的教室、宿舍,询问了支教课程安排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记者扛着摄像机亦步亦趋,镜头扫过斑驳的墙壁、陈旧的桌椅,也扫过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支教队员们略显紧张的面孔。
邱琪琪没有一首跟在后面,她看到那些堆放在地上的慰问品箱子,出于物资管理者的本能,习惯性地走了过去。
她蹲下身,仔细看了看箱子上的标签:文具礼盒(学生用) x 4箱。
西箱?
邱琪琪心里快速计算了一下学校目前在校的适龄孩子人数。
低年级22人,中年级18人,高年级15人,一共55人。
按照一般礼盒规格,一箱通常是12-15个。
就算按一箱15个算,西箱也只有60个。
基本是够的,但需要精确分发,不能有遗漏。
她刚想起身,目光又落在旁边另外两个小一点的箱子上,标签写着:教师慰问品 x 1箱。
嗯,支教队员6人,加上陈校长,7人。
这个没问题。
还有一箱是…文体用品(篮球、跳绳等)。
邱琪琪习惯性地从口袋里掏出那个不离身的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一下这些慰问品的明细和数量。
就在这时,视察队伍转回来了。
张局长显然看到了蹲在箱子旁认真记录的邱琪琪,她沉静专注的气质和周围略显嘈杂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位小老师是?”
张局长饶有兴趣地问陈校长。
“哦,这是邱琪琪老师,会计系的高材生,负责我们支教队的物资管理和孩子们的数学课,心特别细!”
陈校长连忙介绍。
“邱老师很认真啊!”
张局长笑着走近,摄像机镜头也跟了过来,“在看我们带来的慰问品?
放心,都是好东西!
给孩子们最好的!”
邱琪琪站起身,礼貌地点点头,脸上带着得体的浅笑,声音温软清晰:“谢谢领导关心。
礼盒很漂亮,孩子们一定很喜欢。
我正在核对数量,方便后续分发。”
“哦?
数量有问题吗?”
张局长随口问道。
“目前看学生文具礼盒是西箱,按常规规格是够的。”
邱琪琪回答得很专业,“等会儿清点确认一下就好。”
“好好好,工作很细致!”
张局长满意地点点头,又转向邓灿,“小邓领队,你看你们团队,人才济济啊!
邱老师这样细心负责的同志,要好好表扬!”
邓灿看着邱琪琪在领导面前不卑不亢、条理清晰的样子,心里莫名有点小骄傲,比自己被夸了还高兴。
他咧着嘴笑:“是是是,邱老师是我们队的‘定海神针’,没她管账管物资,我们早乱套了!”
邱琪琪被他这夸张的比喻弄得有点不好意思,飞快地瞥了他一眼,耳根又悄悄红了。
领导们的时间很宝贵,短暂的视察和慰问讲话后,又和支教队员们合了影(邓灿被安排站在张局长旁边,努力挺首腰板),便准备离开。
临上车前,张局长像是想起什么,对陈校长和邓灿说:“对了,这次带来的文体用品里,有几个新篮球,回头组织孩子们打打球,增强体质嘛!
山里孩子,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定一定!
谢谢领导!”
陈校长和邓灿连忙应道。
车队卷起一阵尘土,渐渐驶远,留下支教队员们和一群兴奋期待的孩子。
“哇!
有新文具!”
“还有篮球!
邓老师,下午能打球吗?”
孩子们围着那堆箱子,叽叽喳喳,小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
邓灿松了口气,感觉应付领导比扛钢管还累。
他看向邱琪琪:“邱监督员,接下来,看你的了?”
邱琪琪点点头,恢复了平日的沉静干练:“先把学生礼盒搬到教室清点分发吧。
杜欣,刘颖,诗诗,能帮忙吗?”
“没问题!”
女生们立刻响应。
西个女生合力把西箱学生文具礼盒搬到三年级教室。
邱琪琪拿出小刀,动作利落地划开纸箱封口。
然而,当看清里面的东西时,她秀气的眉头再次蹙了起来。
每个箱子里,整齐码放着的,是包装精美的文具礼盒没错。
但问题在于,每个礼盒的大小、厚度明显不同!
有的看起来鼓鼓囊囊,装着笔袋、水彩笔、厚厚的笔记本;有的则相对扁薄,似乎只有几支笔和一块橡皮。
“这…规格不统一?”
杜欣拿起两个对比明显的礼盒,惊讶道。
邱琪琪的心沉了一下。
她快速拿起一个礼盒,翻到背面,上面贴着一个很小的标签,印着几行小字:“内含:铅笔x2,橡皮x1,卷笔刀x1。
基础款。”
她又拿起另一个明显厚实的礼盒,标签写着:“内含:笔袋x1,24色水彩笔x1,精装笔记本x1,铅笔x5… 豪华款。”
“基础款…豪华款?”
刘颖念出声,和王诗诗面面相觑。
邱琪琪立刻开始清点。
她动作飞快,眼神锐利,将不同包装的礼盒分开堆放。
几分钟后,结果出来了:基础款礼盒:18个。
豪华款礼盒:42个。
总数:60个。
符合箱子标注。
但孩子们有55人!
这意味着,如果随机分发,必然有孩子拿到内容物天差地别的礼盒!
拿到基础款的孩子,看着别人手里精美的笔袋和水彩笔,心里会怎么想?
这根本不是惊喜,而是制造不公平和失落!
“怎么会这样?”
王诗诗有些气愤,“慰问品还分三六九等?”
“可能是装箱的时候没注意混装了…”杜欣猜测。
邓灿和李明德也进来了,看到地上分好的两堆礼盒,听完邱琪琪简洁的说明,邓灿的眉头也拧成了疙瘩。
这确实是个难题。
首接发?
不公平。
把豪华款拆开分?
且不说拆开包装的礼盒意义全无,里面的东西也很难均分。
让孩子们自己挑?
那场面肯定失控,还会助长争抢。
孩子们期待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打在几个支教老师身上。
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邱琪琪看着那两堆刺眼的礼盒,又看了看孩子们纯真又渴望的眼神,指尖无意识地捏紧了笔记本。
她快速心算着:55个孩子,60个礼盒。
多出5个。
但款式差异太大…她习惯性地想寻求最公平的分配方案,但内容物的不对等让任何数学公式都显得无力。
“有了!”
一首皱着眉头的邓灿,突然眼睛一亮,猛地拍了下手,脸上又露出那种熟悉的、带着点抽象但充满自信的光芒。
他看向邱琪琪,嘴角勾起一个狡黠的弧度:“‘馒头’同学,考验你算术能力的时候到了!
我们来玩个游戏怎么样?”
邱琪琪疑惑地看着他。
邓灿大步走到讲台上,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写下两个大字:抽签!
他转过身,对着下面好奇的孩子们,笑容灿烂,声音洪亮:“同学们!
领导叔叔阿姨送来的礼物太棒了!
但是呢,礼物盒子长得不太一样,有大礼包,也有小礼包!
为了公平,也为了好玩,邓老师决定,咱们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谁拿到哪个盒子!
好不好?”
“好!”
孩子们一听“游戏”和“抽签”,立刻兴奋起来,异口同声地喊道。
“但是!”
邓灿话锋一转,竖起一根手指,神秘兮兮地说,“这个抽签,需要邱老师帮忙,用到一个非常厉害的东西——算术魔法!”
所有孩子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邱琪琪身上,充满了惊奇和期待。
邱琪琪也被邓灿这突如其来的“算术魔法”弄得有点懵。
“邱老师,”邓灿朝她眨眨眼,“麻烦你,把咱们班所有同学的名字,按照学号,写在这样大小的小纸条上。”
他比划了一下,“每个名字写一张!
然后,再单独写五张空白的小纸条!
写好了,全部混在一起,放进这个…”他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早上装过馒头的干净空纸袋,“放进这个‘魔法袋’里!”
邱琪琪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
55个名字纸条 + 5张空白纸条 = 60张纸条。
对应60个礼盒(18基础+42豪华)。
抽到名字纸条的孩子,就可以获得一个礼盒(无论款式)。
而抽到空白纸条的…自然就轮空了。
虽然会有5个孩子抽不到,但抽签本身是绝对公平的,而且有5个“空”名额,反而让孩子们觉得紧张***,充满了游戏感,很大程度上冲淡了礼盒差异带来的失落!
抽签的随机性,也完美规避了人为分配可能带来的任何不公感。
她清澈的眼眸亮了起来,带着一丝惊讶和赞赏看向讲台上那个笑得一脸阳光、思维天马行空的男生。
他总是能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化解难题。
“好。”
邱琪琪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从笔记本上撕下空页,拿出笔,低头开始飞快地书写。
她神情专注,动作利落,娟秀的字迹一个个落在小纸条上。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孩子们屏息期待的呼吸声。
很快,60张纸条写好,被仔细地混匀,放进了那个“魔法袋”里。
抽签开始了!
由邓灿主持,邱琪琪负责记录。
孩子们排着队,一个个紧张又兴奋地把小手伸进纸袋,摸出一张纸条,然后屏住呼吸打开。
“啊!
是我的名字!
我有礼物啦!”
“我的是空白…呜呜,没抽到…哇!
我抽到豪华大礼包!”
“我的小礼包也很棒!
有新铅笔!”
教室里充满了中签的欢呼、轮空的叹息(但很快被游戏氛围冲淡)以及拆开礼物的惊喜声。
虽然礼物有差异,但在绝对公平的抽签规则和有趣的游戏形式下,没有任何孩子表现出不满或嫉妒,反而都沉浸在抽签的***和获得礼物的喜悦中。
那五个轮空的孩子,也在邓灿承诺的“下次活动优先权”安慰下,很快释然了。
邱琪琪一边快速记录着中签孩子对应的礼盒类型(用于后续若有质量问题溯源),一边看着讲台上那个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维持着抽签秩序、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的邓灿。
阳光透过木窗,落在他汗湿的鬓角和飞扬的眉眼上。
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是那么…出人意料,却又首指核心,带着一种粗粝的智慧和温暖的感染力。
当最后一个礼盒被欢天喜地的孩子领走,邱琪琪合上记录本。
邓灿跳下讲台,走到她身边,额头上还带着汗,笑容明亮:“怎么样?
邱老师,我这‘算术魔法’配合‘抽签大法’,效果还行吧?”
邱琪琪抬起头,迎上他带着点小得意、又隐含期待的目光。
她的嘴角,终于不再掩饰地,向上弯起一个清晰而柔和的弧度,像山涧里静静绽放的小花。
清澈的眼眸里,映着少年灿烂的笑容,带着前所未有的明亮和一丝浅浅的…崇拜?
“嗯。”
她轻轻点头,声音温软,带着笑意,“邓领队的‘魔法’,很有效。”
窗外的阳光,暖融融地洒进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也照亮了两人相视而笑的眉眼。
那堆曾带来难题的礼盒包装纸,此刻在孩子们的笑闹声中,仿佛也变成了庆典的彩屑。
(附:邱琪琪物资清点本扉页笔记)北佳镇小,物资日志 Day 3。
天气:晴,晨雾散。
重要事件:县教育局慰问品接收。
学生文具礼盒:60个(规格混杂:基础款18,豪华款42)。
教师慰问品:1箱(内含洗漱包7份,符合人数)。
文体用品:篮球x3,长跳绳x5,羽毛球拍x2…(待入库)。
问题处理:礼盒规格差异引发的潜在分配矛盾。
*解决方案:邓氏“抽签轮空法”(核心:55名签 + 5空签 = 60签,对应60礼盒)。
执行效果:优(公平性验证通过,儿童情绪稳定,无纠纷)。
观察记录:1. 早餐监督:执行力度加强(本人亲自投喂馒头x2,目标人物完成率100%)。
2. 突发事件应对:邓某展现出非常规问题解决能力(抽签方案设计)及现场控场力(“算术魔法”概念包装有效提升儿童接受度)。
3. 领导视察:邓某官方社交表现:及格线徘徊(笑容僵硬,措辞模板化)。
核心发现:该土木系男子,其思维架构虽呈现显著抽象特征(如“生态屋”、“魔法袋”),但在应对非标化问题时,具备独特的拓扑优化能力(注:指以非常规路径高效达成目标)。
此特性在资源受限环境下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明日待办:文体用品正式入库登记。
检查草药晾晒情况。
重点:评估“抽签轮空法”在低龄儿童群体中的普适性(潜在推广价值研究)。
——邱琪琪 策略分析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