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鉴真系统
梓航蹲在一个地摊前,指尖划过布满裂纹的青花瓷瓶,耳边突然响起机械的提示音:“现代仿品,成本价35元,摊主售价800元。”
他猛地缩回手,以为是幻听。
三天前在旧货市场淘到的旧手表突然发烫,表盘里浮现出淡蓝色的光纹,当晚就做了个光怪陆离的梦——一个自称“万物鉴真系统”的光球钻进了他的眉心。
“小伙子,这可是康熙年间的官窑,你看这釉色多正。”
摊主唾沫横飞地推销,梓航却盯着瓶底的款识,系统提示再次响起:“款识为电脑激光雕刻,字体间距误差0.3毫米。”
他不动声色地起身,走到隔壁摊位。
当目光扫过一串油亮的紫檀手串时,系统弹出:“印度小叶紫檀,年份30年,市场估价12000元,摊主开价8000元。”
心脏狂跳起来。
梓航假装随意拿起手串掂量,指尖感受到木质的温润。
他想起父亲临终前躺在病床上,呼吸机的管子插在喉咙里,每天的住院费像流水一样花出去。
母亲偷偷卖掉了唯一的首饰,鬓角的白发在那一夜全冒了出来。
“这串怎么卖?”
他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
“诚心要给7500。”
摊主是个络腮胡大汉,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
梓航咬咬牙,摸出手机扫了码。
他身上只有刚发的实习工资8000块,这几乎是全部家当。
但系统的提示清晰无比,这串手串的估价确实高于售价。
回到出租屋,他立刻打开电脑查询紫檀手串的鉴定方法。
当看到专业网站上“牛毛纹金星”等特征与系统描述完全吻合时,激动得在狭小的房间里转圈。
第二天,他带着手串找到一家古玩店。
老板戴着老花镜端详了半天,给出11000元的收购价。
攥着沉甸甸的现金走出店门时,梓航第一次觉得,生活好像有了转机。
接下来的半个月,梓航像着了魔。
每天下班后就扎进古玩市场,系统成了他最可靠的向导。
他用150元在废品站淘到一对民国银镯,转手卖了3000元;在夜市地摊花2000元买下一幅泛黄的字画,系统显示是当代画家的早期作品,最终被画廊以5万元收购。
母亲看着银行卡里不断增长的数字,疑惑地问:“小航,你最近做什么***了?”
“运气好,捡了点小漏。”
梓航含糊地回答。
他不敢说实话,怕这突如其来的好运像泡沫一样消失。
这天傍晚,他在市场角落发现一个蒙尘的铜炉。
系统提示:“明代宣德炉仿品(清代仿),市场估价80000元,摊主开价500元。”
梓航强压着激动,蹲下来假装看别的东西。
摊主是个老太太,正忙着收摊,不耐烦地挥挥手:“最后一件了,给300拿走。”
就在他掏钱的瞬间,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男人走过来,一脚踩在铜炉前:“这东西我要了。”
梓航抬头,对上一双倨傲的眼睛。
男人身后跟着两个保镖,手腕上的百达翡丽在夕阳下闪着光。
“是我先看上的。”
梓航握紧了拳头。
男人嗤笑一声,从钱包里抽出一沓钞票扔在地上:“这些够买你十个了。”
梓航的目光落在男人脸上,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梓洋,28岁,梓氏集团副总,与宿主为堂兄弟关系,商业竞争倾向98%。”
他愣住了。
这个名字像针一样扎进心里——父亲在世时,曾说过二叔家的儿子在城里做大生意,却从没来往过。
梓洋注意到他的表情,嘴角勾起嘲讽的弧度:“原来是堂哥啊,怎么还在这种地方捡破烂?”
铜炉最终被梓洋的保镖抢走。
梓航看着散落在地上的钞票,又看了看梓洋嚣张离去的背影,握紧了拳头。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里回响:“检测到强烈情绪波动,是否开启进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