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闻军户丁口册错漏百出,试 Excel 思维重编户籍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戌初的油灯在风洞里摇曳,陈原盯着案头新搬来的二十箱丁口册,鼻尖萦绕着霉菌与鼠尿混合的臭味。

这些用麻绳捆扎的黄纸堆里,不知藏着多少逃兵、老幼和冒名顶替的幽灵 —— 就像现代数据库里那些未清洗的脏数据,能把整个系统拖向崩溃。

“周缮写,熊经略的核户令到了。”

总旗将一卷朱批甩在桌上,牛皮甲胄上的铁锈簌簌掉落,“三日内理清宁远卫五千军户,若再像从前那样错漏……” 他的目光扫过陈原此前绘制的表格模板,喉间滚出半是威胁半是期待的哼声。

陈原抚过泛黄的纸页,指尖停在 “军户李老九” 的记录上:年龄栏写着 “壮”,余丁栏画了个歪扭的 “三”,籍贯栏却空着 —— 这样的条目在旧册中占了七成。

他抽出半幅草纸,用炭笔划出九宫格,横列标 “姓名年龄正军余丁幼丁籍贯入伍年屯田亩数赋税”,纵行用***数字编号。

“总旗,劳烦借调三名识字的余丁。”

他吹了吹未干的墨线,“从前缮写只记姓名,如今需分九类造册。

比如‘正军’指入伍青壮,‘余丁’是十六至五十岁的男丁,‘幼丁’……老子不管你怎么分!”

总旗打断他,却盯着表格眼睛发亮,“但得把数字算准了 —— 上月***犯境,参将说宁远卫该出三千兵,结果点卯时只凑出两千三,你给老子把吃空饷的老鼠洞全扒出来!”

陈原心中一动:这分明是现代数据库的筛选功能。

他扫过面前的老缮写李德全,见对方正用口水润笔,准备在新册上画 “一二三”,突然开口:“李老哥,可曾想过,若把余丁按‘会使铳’‘善骑射’‘懂水战’分类,参将点兵时能快多少?”

李德全的狼毫悬在半空:“你、你还想查军户技艺?”

“军户丁口,本就是为征兵纳税。”

陈原敲了敲表格,“就像屯田亩数,若按‘上中下’三等记清,赋税也能收得明白。”

他忽然想起现代 Excel 的筛选功能,炭笔在 “屯田亩数” 栏画了个向下的箭头,“比如总旗要查‘余丁过三且屯田不足十亩’的户,一筛便知。”

总旗的甲胄蹭过木桌:“真能这般快?”

“明日便可试。”

陈原指向最近的丁口册,“就查‘王大狗’户 —— 旧册记余丁二,昨日我去核查,实则有西子,长子十八,会使火铳,该记‘正军预备’;次子十六,善驯马,记‘骑兵候补’……”更夫敲过子时,陈原终于在草纸上画出第一张完整的户籍表。

十二列数据清晰如现代电子表格,***数字在油灯下泛着微光,像极了他曾在屏幕上排列的代码。

隔壁传来李德全的嘀咕:“周缮写怕是中了邪,画的格子比婆娘的绣绷还密。”

次日晌午,参将署的师爷亲自来取丁口册。

陈原递上按年龄排序的名册,用炭笔在页角标注 “16-20 岁男丁:217 人会火器技艺:39 人”。

师爷的手指划过 “正军预备骑兵候补” 的分类,突然顿在 “张狗剩” 户:“此户旧册记余丁一,怎的此处余丁三?”

“狗剩他爹去年病故,旧册未删。”

陈原指向 “入伍年” 栏的褪色墨迹,“且其三子中,次子隐瞒年齿,本是十七岁,却报成十五 ——” 他翻开另一页,“按新格式,凡十五至十六岁男丁,记为‘幼丁候补’,可习练兵器。”

师爷的目光亮了:“如此,三千兵额的缺口,便能从‘正军预备’‘骑兵候补’里补?”

当第一份用***数字编号的户籍册呈给熊廷弼时,陈原正在屋檐下教余丁们画表格。

总旗冲进来时,甲胄上沾着雪花:“熊经略要见你!

他看着你那鬼画符说,‘比老子的兵阵图还清楚’!”

雪粒子打在窗纸上,陈原摸着怀中的炭笔,忽然想起昨夜梦见自己在《帝国时代》里建造市场,村民们正用他发明的表格登记货物。

而现在,宁远卫的砖墙上,新晒干的户籍册正被风雪翻动,***数字在苍白的纸页上格外清晰 —— 这不是游戏里的虚拟数据,而是二十万军户的真实命运,正通过他手中的炭笔,被重新编码。

(第三章完)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