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机械表里的时光褶皱
不知是谁传了消息,说星核科技的女总裁会来“淘宝”,摊主们都把压箱底的宝贝摆了出来——蒙尘的黑胶唱片机、锈迹斑斑的机械打字机、甚至还有一台能播放全息影像的老式投影仪,在人群中投射出旧时代的街景。
陈默和苏明月挤在人群里,像两条游弋在时光长河里的鱼。
她今天穿了条浅杏色的连衣裙,裙摆随着脚步轻轻摆动,和周围的老旧物件莫名和谐。
“你看那个。”
苏明月突然拽住他的袖子,指向角落的摊位。
那里摆着一排机械表,金属外壳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摊主是个白发老人,正用放大镜仔细擦拭着一块怀表。
“这是21世纪的产物,”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看到苏明月时亮了一下,“小姑娘,识货啊?”
“我爷爷以前有一块,”苏明月拿起一块银壳手表,表盘上的罗马数字己经磨得模糊,“他说这表走得不准,却比任何智能表都珍贵。”
“那是自然。”
老人笑了,“智能表靠芯片,这表靠齿轮,每一个齿牙都是匠人磨出来的,带着人气儿。”
他看向陈默,“小伙子看着像懂行的,试试?”
陈默接过手表,指尖抚过表背的纹路。
他没说话,只是旋开后盖,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齿轮。
阳光从市场的透气窗斜射进来,刚好落在他指尖——他的动作极轻,像在触碰某种易碎的珍宝,镊子夹着细小的零件,精准地卡在齿轮的缝隙里。
苏明月站在旁边,看得入了迷。
她见过陈默修数据塔的线路,见过他拆老旧的收音机,却从没见过他这样专注。
他的睫毛很长,低垂时在眼睑下投出一小片阴影,侧脸的线条被光勾勒得格外柔和,连带着周围嘈杂的人声都仿佛远了。
“好了。”
陈默合上表盖,轻轻晃了晃。
“滴答、滴答”,清脆的声音在喧闹的市场里响起,像一滴雨落在平静的湖面。
“神了!”
老人惊叹道,“这表搁我这儿半年了,谁都修不好。”
苏明月接过手表,贴在耳边听着。
那声音不疾不徐,带着某种固执的节奏,让她想起爷爷书房里的落地钟,每到整点就发出厚重的轰鸣,提醒着时光的存在。
“我买了。”
她说着,就要扫码付款。
“我来。”
陈默按住她的手,抢先付了钱。
“就当……谢你上次的粥。”
他的指尖碰到她的手背,像有微弱的电流窜过,两人都愣了一下,慌忙移开视线。
离开摊位时,苏明月把手表戴在手腕上。
银色的表带衬得她的皮肤愈发白皙,和她手腕上的智能手环形成奇妙的对比——一个记录精确到毫秒的时间,一个却带着无法避免的误差。
“其实不准的表才更真实,”陈默突然说,“就像人总会记错事,会迟到,会在某个瞬间突然忘记自己要做什么。”
苏明月看着他:“你好像对‘不完美’很有研究。”
“因为我就是个不完美的人啊。”
陈默笑了笑,“心脏不好,学历不高,除了修点破烂,什么都不会。”
“可你修的不是破烂,是别人丢掉的回忆。”
苏明月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数据塔里有很多被标记为‘无用’的旧文件,是你一个个找出来,说‘这个或许有人还记得’。
陈默,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价值,这才是最厉害的本事。”
陈默的心跳漏了一拍。
在这个以效率和完美为准则的时代,“不完美”从来都是贬义词。
可从苏明月嘴里说出来,却像一种温柔的肯定。
他们在市场深处发现一个卖旧书的摊位。
苏明月拿起一本泛黄的《机械原理》,扉页上有稚嫩的字迹:“给小明,等你学会了,就给爷爷修那台老座钟。”
“是我爷爷的名字。”
苏明月的声音有些发颤,“他小时候总说,等我长大了,就教我修钟。
可他走的时候,我连钟摆怎么拆都不知道。”
陈默接过书,翻到中间夹着的一张纸条,上面画着座钟的分解图,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他教你了,”他把纸条递给苏明月,“用他自己的方式。”
苏明月看着那张图,眼泪突然掉了下来。
不是嚎啕大哭,只是安静地流泪,像清晨的露水从草叶上滚落。
陈默慌了,从口袋里掏出纸巾递过去,手忙脚乱的样子让她忍不住笑了出来。
“笑什么?”
他有些不好意思。
“笑你笨。”
苏明月擦了擦眼泪,“也笑我自己,到现在才明白,爷爷留下的不是修钟的手艺,是让我别丢了那些‘慢下来’的本事。”
离开市场时,夕阳正透过防护罩的玻璃照进来,给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陈默手里提着一个旧工具箱,里面装着苏明月买的机械表和那本《机械原理》;苏明月手里则拿着他给她淘的一个老式胶片相机镜头,据说是能拍出“时光的褶皱”。
“去数据塔看看?”
陈默突然提议,“我想试试用这个镜头拍里面的线路,说不定能发现新东西。”
苏明月笑着点头:“好。”
数据塔的底层依旧安静。
陈默把镜头装在自己的旧相机上,对着那些交错的线路按下快门。
“咔嚓”一声轻响,在这个充满电子音的时代显得格外清晰。
苏明月靠在旁边的管道上,看着他忙碌的背影。
他的白衬衫后背被汗水浸湿,贴在身上,却让人觉得莫名安心。
手腕上的机械表还在“滴答”作响,和数据塔的能量嗡鸣交织在一起,像一首跨越时代的二重奏。
“拍好了。”
陈默把相机递给她。
照片里,线路的阴影在墙壁上投出复杂的纹路,像一张无形的网,罩着整个空间。
而在照片的角落,有一个小小的光斑——是苏明月手腕上机械表的反光。
“你看,”陈默指着那个光斑,“不完美的东西,有时候会留下最特别的痕迹。”
苏明月抬起头,撞进他的眼里。
那里有灯光的倒影,有她的影子,还有某种她从未读懂过的温柔。
她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真正的科技,不是让人变成机器,是让人在机器的世界里,还能守住人的温度。”
她抬手,轻轻碰了碰陈默的脸颊。
他的皮肤带着阳光的温度,和她指尖的微凉形成奇妙的呼应。
“陈默,”她轻声说,“谢谢你让我觉得,在这个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时代,还有人愿意陪我慢慢走。”
机械表的“滴答”声在寂静的塔底回荡,像在为这句告白打着节拍。
陈默握住她的手,掌心相贴的瞬间,仿佛有电流顺着血管蔓延,点亮了彼此眼底的光。
他们都知道,有些东西,比精准的智能表更值得珍惜——比如此刻的心跳,比如时光里的褶皱,比如两个不完美的人,终于找到彼此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