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宫变平息后的京城,笼罩在一种复杂的氛围中。百姓们既为躲过一场浩劫而庆幸,又对昨夜宫墙内的厮杀心有余悸。朝堂之上,皇帝下旨彻查影阁余党与涉案奸臣,一时间人心惶惶,倒也趁机肃清了不少盘踞多年的污垢。

周伯通因揭发有功,被皇帝召回朝中重用,虽已年迈,却依旧精神矍铄,每日忙于整顿吏治,忙得脚不沾地。赵毅则因护驾有功,升任禁军统领,成了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而沈墨与苏清瑶,这两位平定叛乱的关键人物,却在风波平息后,悄然住进了城外的一处别院。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苏清瑶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正细细擦拭着她的长剑。剑身倒映着她清丽的容颜,也映出了院外沈墨练剑的身影。

沈墨的剑法已愈发纯熟,墨渊剑在他手中不再只有凌厉,更多了几分沉稳与圆融。剑光在阳光下流转,时而如苍澜山脉的巍峨不动,时而如寒潭流水的灵动婉转,正是将剑冢传承与实战感悟彻底融合的迹象。

一套剑练完,沈墨收剑而立,额上微有薄汗。苏清瑶递过一杯清茶,笑道:“你的剑法又精进了。”

沈墨接过茶盏,饮了一口,看着她道:“你的伤如何了?”

那日苏清瑶肩头的暗器上淬了微毒,虽及时处理,却也养了些时日才彻底好转。

“早没事了。”苏清瑶活动了一下肩膀,语气轻快,“倒是你,那日硬接影主一掌,内伤可曾痊愈?”

沈墨点头:“周老送的丹药很有效,加上这几日调息,已无大碍。”

两人相视一笑,院中一时寂静无声,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沉默片刻,苏清瑶轻声道:“宫里来人说,陛下有意封你为‘镇国剑侯’,还想让你留在京城,掌管新设的江湖事务司。”

沈墨闻言,摇了摇头:“我志不在此。”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苏清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烟雨楼那边也传了消息,让我回去主持大局。毕竟……师父她老人家经此一役,身体大不如前了。”

沈墨看向她,只见她虽面带微笑,眼底却藏着一丝犹豫。他知道,苏清瑶是烟雨楼的未来,回去是她的责任,可她心中,同样有着对江湖自由的向往。

“清瑶,”沈墨开口道,“你我相识于江湖,也该归于江湖。朝堂的繁华虽好,却不是我们的归宿。”

苏清瑶抬眸望他,眼中瞬间亮了起来:“你的意思是……”

“烟雨楼需要你,你自然要回去。”沈墨笑道,“但江湖路远,并非只有一条道可走。待你安顿好师门,我便去江南找你。”

“真的?”苏清瑶又惊又喜。

“自然是真的。”沈墨从怀中取出一块暖玉,正是当初在寒潭中救下他的那块墨渊剑穗,“这暖玉随我历经生死,你且收下。看到它,便如我在你身边一般。”

苏清瑶接过暖玉,触手温润,仿佛还带着沈墨的体温。她将暖玉贴身收好,从发间取下一支玉簪,簪头是一朵精致的雪莲:“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你带着它。江南烟雨楼,只要看到这朵雪莲,便知是自家人。”

沈墨接过玉簪,郑重收好。

三日后,京城外的长亭。

周伯通与赵毅前来送行,看着即将分别的两人,皆是感慨不已。

“沈少侠,苏姑娘,江湖险恶,你们万事小心。”周伯通递过一个锦盒,“这里面是些盘缠和疗伤丹药,或许能用得上。”

赵毅也抱拳道:“若日后有需朝廷相助之处,只需传信一声,赵某定不推辞。”

沈墨与苏清瑶谢过两人,翻身上马。

“我在江南等你。”苏清瑶勒住缰绳,回头望他,眼中满是期待。

“至多半年,我必到。”沈墨扬声道。

两匹马一南一北,缓缓驶离长亭。苏清瑶的白衣渐渐消失在江南的方向,沈墨的身影则朝着苍澜山脉而去——他想回去看看那片养育了他的土地,看看那座藏着他机缘的剑冢。

长亭外,周伯通望着两人远去的方向,捋须笑道:“自古英雄配美人,这江湖,有他们在,定会更热闹了。”

赵毅深以为然,抬头望向远方,只见天高云淡,前路漫漫,正是适合江湖儿女闯荡的好时节。

而沈墨与苏清瑶的故事,正如这铺开的画卷,才刚刚写下最动人的篇章。江湖路远,岁月悠长,总有一天,他们会在江南的烟雨中再次相逢,那时的剑声,定会比此刻更清脆,更悠扬。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