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信号恢复的瞬间,导播室里此起彼伏的倒抽气声几乎要掀翻天花板。苏晚晚站在聚光灯下,指尖捏着的牛皮纸袋边缘微微发皱,却稳稳当当抽出一叠泛黄的 A4 纸。镜头给了特写,纸张右上角的寰宇集团烫金 LOGO 在高清镜头下泛着冷硬的光泽,而末尾那行签名 ——“顾夜寒” 三个字,笔锋凌厉如刀刻,正是财经版面上常见的、象征着绝对权威的笔迹。
“五年前,” 苏晚晚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直播间,混着背景里观众席压抑的骚动,显得格外清晰,“当我还在寰宇旗下的城市频道做民生记者时,曾跟进过一个关于旧城改造的深度报道。那期节目揭露了拆迁公司伪造补偿协议的黑幕,播出后收到两千多条观众热线,甚至推动了市住建局的专项调查。”
她抬手将最上面的文件展示给镜头,纸张边缘的折痕里还嵌着细碎的咖啡渍,像是被反复翻阅过。“但就在节目准备做后续追踪的第三天,我收到了这份通知。”
文件标题加粗的 “停播指令” 四个字刺得人眼疼,正文用冰冷的宋体写着:“鉴于《城市深度》栏目近期报道引发不良社会影响,涉嫌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现责令立即停播该系列选题,制片人苏晚晚调至资料室待命,即刻执行 —— 寰宇传媒总裁办公室。”
弹幕突然炸开,密密麻麻的评论像瀑布般冲刷着屏幕: “卧槽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 “资料室?这分明就是变相封杀啊!” “所以当年那个拆迁案最后不了了之,原来是被资本压下去了?”
苏晚晚没看弹幕,指尖轻轻叩了叩第二份文件。那是一份打印的邮件截图,发件人邮箱后缀带着寰宇集团的域名,收件人列表里躺着十几个媒体同行的邮箱地址。“紧接着,这封邮件开始在行业内流传。” 她顿了顿,念出邮件内容,“‘苏晚晚,女,24 岁,原寰宇城市频道记者,因职业道德问题被解聘,其采写内容涉嫌编造事实,望各单位审慎录用。’”
镜头扫过台下第一排,顾夜寒的脸色比身后的背景板还要白。他放在膝上的手紧紧攥成拳,指节泛白到几乎透明,喉结滚动了两下,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五年前签发这些文件时的场景突然砸进脑海 —— 林薇梨花带雨地坐在他对面,说苏晚晚借着采访名义向拆迁公司索要好处,还偷偷把寰宇的内部资料卖给竞争对手。他当时正被海外项目搅得心烦,只扫了眼林薇递来的 “证据”,就提笔签了字。
“那时候我妈妈刚做完第三次化疗,家里还堆着没缴清的住院费。” 苏晚晚的声音轻了些,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我去找顾总解释,在寰宇大厦的旋转门等了三个小时,最后被保安架了出去。他们说,‘顾总说了,你这种耍手段上位的记者,不配进寰宇的门’。”
她展开第三份文件,那是一张银行流水单,上面的每一笔支出都标注着 “医院缴费”。“为了凑钱,我卖掉了大学时攒钱买的相机,那是我第一次采访获奖时给自己买的礼物。后来有人告诉我,那家拆迁公司的最大股东,是林薇的远房舅舅。”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瞬间突破五千万,热搜词条以秒为单位刷新:# 顾夜寒 行业封杀 #、# 林薇 拆迁黑幕 #、# 新闻女王 五年前的真相# 接连爆掉,后面跟着鲜红的 “爆” 字。沈翊坐在导播台后,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突然想起三年前在刚果的难民营见到苏晚晚的样子 —— 她裹着沾满泥点的冲锋衣,蹲在发电机旁连夜写稿,电脑屏幕的光映着她冻得发紫的嘴唇,却眼睛亮得像星。
“我以为这些就是全部了。” 苏晚晚拿起最后一张纸,那是份被塑封起来的报纸剪报,标题是《寰宇总裁新欢曝光,疑似某电视台记者》,配着她被狗仔偷拍的模糊侧脸。“直到半个月后,这篇报道铺天盖地出现,里面说我为了攀附顾总,故意模仿林薇的穿着打扮,还造谣我怀孕逼宫。”
她抬眼看向镜头,目光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今天我把这些证据拿出来,不是想卖惨。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当资本可以随意封杀一个记者的话筒,当舆论可以被轻易操控来毁掉一个普通人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苏晚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