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业内顶尖的“小三猎人”。
一个月前,我接到了职业生涯里最特殊的一单。
我要抓的小三,竟然是我自己!
我叫王薇薇,在情感咨询行业摸爬滚打五年,主业是“小三猎人”。说通俗点,就是帮客户抓住插足感情的第三者。
一个月前,我收到一封匿名邮件,职业生涯里最荒诞的挑战找上门来。
邮箱提示弹出时,我正在整理上一单的收尾报告。账户里刚到账十万,我正盘算着给自己换个新电脑,邮件标题就撞进眼里——“五十万,劝退第三者”
点开附件的瞬间,我端着咖啡的手顿在半空。
委托详情里写着目标男性的信息:欧阳,29岁,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医生。紧接着是客户要求:拿到他与第三者的亲密证据,预付二十万;成功劝退第三者,付清剩余三十万。
最下方附着一张模糊的侧脸照,虽然只有四分之三轮廓,我却一眼认出那是欧阳——我谈了半年的男友。
胃里突然一阵翻江倒海。我盯着屏幕“第三者”几个字,指尖冰凉。
难道这位匿名客户是欧阳的另一个女朋友,然后她花钱雇我来抓我自己?
我反复核对信息,身份证号隐去了后四位,但生日、工作单位甚至毕业院校都分毫不差。欧阳是我的大学同学,我和他毕业后在同学聚会上重逢,然后顺理成章地交换了联系方式。同在一个城市打拼的孤独感,让这段关系迅速升温,半年前他安排了一场烛光晚餐,他问我愿不愿意做他女朋友。
我当时怎么回答的?哦,我点头时差点把手里的玻璃杯碰倒,他笑着扶住我的手腕,说“别急,以后有的是时间”
可现在,有人说我是第三者。
我立刻回复邮件,问客户是否搞错了信息,又补充说想进一步了解欧阳的“正牌伴侣”是谁。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后,我盯着邮箱刷新了整整一下午,对方始终没有回音。
夜幕降临时,我坐在飘窗上数楼下的路灯。欧阳发来微信,说今晚又要值夜班,附带一张穿着白大褂的自拍,口罩拉到下巴,眼底有淡淡的青黑。“刚抢救完一个心梗病人,”他说,“明早交班了找你。”
我看着他疲惫却依旧温和的眉眼,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攥住了。
急诊室的工作强度我比谁都清楚,他平均三天就要值一个二十四小时班,上次约会时接到科室电话,扒了两口饭就往医院冲,回来时白大褂上还沾着血渍。这样连轴转的人,哪有精力经营两段感情?
一定是恶作剧。我想起上个月处理的案子,那个被我抓到的女人曾在电话里歇斯底里地骂我,还扬言要让我付出代价,说不定是她搞的鬼。
可五十万的数字在眼前晃来晃去,像块烧红的烙铁。
我做这行五年,见过太多看似完美的感情底下藏着烂疮。欧阳从不带我见他的同事,说急诊科忙起来人仰马翻,怕怠慢我;他父母在老家,我们至今没通过视频;甚至他住的公寓,我也只去过三次,每次他都以“医生宿舍乱得很”为由匆匆带过。
这些曾经被我理解为“职业特性”的细节,此刻在匿名邮件的映照下,显露出诡异的轮廓。
“赌一把。”我对着空气说。如果按客户要求,拿到我和欧阳的“亲密证据”,对方真的打款,那说明事情可能另有隐情;如果石沉大海,那必定是恶作剧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