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以物换钱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天光刺破云层时,李玄己经走到了村南的荒田边。

露水打湿了裤脚,后腰的钝痛还在隐隐作祟,他便在田埂上坐了下来,摸出兜里仅剩的两样现代物件:一把三寸长的钢尺和一支中性笔。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钢尺,金属边缘划过泥地,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倒引得几只麻雀凑过来啄食被翻开的土粒。

“这是啥物件?”

一个粗哑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李玄猛地回头,见是个背着木箱的汉子,裤脚沾着木屑,手上布满老茧,一看便知是做活的匠人。

汉子的目光像被磁石吸住似的,死死盯着他手里的钢尺,眼睛亮得惊人。

“丈量用的尺子。”

李玄捏着钢尺晃了晃,阳光透过刻度,在地上投下清晰的光影。

汉子几步凑过来,小心翼翼地接过钢尺,指尖抚过光滑的边缘和规整的刻度,喉结滚动了两下:“俺做了二十年木活,就没见过这么周正的尺子……这刻度,比官尺还准。”

他忽然抬头,语气带着急切,“小哥,这尺子卖不?

俺给你钱。”

李玄心里一动,顺势掏出那支中性笔:“还有这个,写字的笔,不用蘸墨就能画。”

他旋开笔帽,露出金属笔尖,在旁边的树皮上划了道首线,墨迹流畅得让汉子倒吸一口凉气。

“好物件!

真是好物件!”

汉子捏着笔杆翻来覆去地看,又在自己的手上试了试,当即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露出二十多枚铜板,“俺就这些家当了,铜板您拿着,还有一小袋糙米够您吃两天。”

说着,匠人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着油黄色的布袋,里面装着半袋糙米。

李玄接过东西,指尖触到铜板的冰凉和糙米的温实,忽然想起自己上大学的毕业设计——榫卯木楼模型,上学时那张图纸改了十七遍,梦里都在算梁柱的承重。

以前总念叨“等有了地就自己把楼盖出来”,眼下虽在异世,可眼前这位匠人背着的工具箱里,分明露出了斧子和刨子的木柄。

“老哥是做木工的?”

李玄状似随意地问。

“嗯,村西头开了个小作坊。”

汉子把尺子和笔宝贝似的揣进怀里,笑着点头,“小哥要是用得上啥工具,尽管去寻俺,斧子、刨子、锛子都有,不用钱。”

这句话像把钥匙,猛地打开了李玄心里的那扇门。

他看着远处荒林里枯死的老树,又看了看汉子背上的工具箱,一个念头突然清晰起来——他有专业知识,有现成的木料,如今连工具都有了着落,那座在图纸上盘桓了无数次的木楼,或许真能在这里立起来。

“成交。”

李玄把钢尺和笔递过去,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雀跃,“对了,还没问老哥贵姓?”

“姓王,你叫俺老王就行。”

汉子把东西揣好,指了指不远处的土屋,“俺家就在那片槐树下,找俺首接喊‘王木匠’就行。”

看着王木匠匆匆离去的背影,李玄捏着那五枚铜板,忽然觉得这异世的晨光都变得滚烫。

他蹲下身,用那支没舍得换出去的中性笔(昨夜想了想,终究留了支做念想)的笔杆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草图:三层,高九丈,底层立柱要埋进地下三尺,二层设回廊,三层留瞭望口……每一笔落下,都像是在心里打下一根桩。

他学了七年土木,算得清荷载,辨得懂木料,更记得无数种榫卯的接法。

从前缺的是机会和场地,如今荒林有木,匠人有工具,自己有手艺,还有什么理由不把那座梦里的木楼,真真切切地盖起来?

李玄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朝着王木匠指的方向望去。

村西头的槐树下,隐约能看见作坊的木栅栏。

他握紧了手里的铜板,后腰的钝痛似乎都轻了些——从今天起,他要先借一把斧子,砍第一根梁木,然后,一榫一卯地,把自己在这异世的家,稳稳当当立起来。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