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铜盘验:古今交易门
这只从现代跟随而来的铜盘,边缘缠枝纹里还沾着写字楼地毯的纤维,盘心那道新裂的缝隙,像谁用指甲狠狠掐过的痕迹。
“公子,这盘真能换东西?”
灵儿抱着个豁口的瓦罐,里面盛着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我爹说过,有些老物件认主,你对着它喊三声名字,它就会答应。”
林羽没理会她的玩笑,指尖划过盘面。
昨夜王屠户闹事后,铜盘上残留的黑气己淡去不少,但指尖仍能触到微弱的震颤,像某种生物的脉搏。
他摸出裤袋里的回形针,这是穿越前夹文件用的,镍色的金属在晨光里闪着冷光。
“先试试这个。”
他将回形针放在铜盘中央,屏住呼吸。
盘面毫无反应,连缠枝纹里的微光都没晃动一下。
灵儿 “噗嗤” 笑出声:“公子,它怕是看不上这小玩意儿。
我娘当年当掉的银钗,可比这亮堂多了。”
林羽抓起回形针,又摸出手机 —— 屏幕碎成蛛网的智能手机,此刻像块无用的砖头。
他点开相册,翻到存着的《明史通俗演义》封面照片,那是出发前在图书馆借的,书脊上还贴着电子标签。
铜盘突变 “嗡” 地轻颤,盘心裂缝里的月牙碎片,竟与照片里的书页产生了微妙的共鸣。
二、发展:物件试错与古籍初现接下来的半天,林羽成了聚宝阁里最执着的 “试验者”。
他把现代的便利贴、塑料笔帽、甚至半块没吃完的巧克力一一放在铜盘上,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 铜盘始终沉寂,像块普通的锈铁。
“会不会得用咱们这儿的东西?”
灵儿从后堂翻出枚铜钱,康熙通宝,边缘磨得发亮,“我爹说这钱能通神,过年时总摆在供桌上。”
铜钱放上铜盘的瞬间,缠枝纹里闪过一丝极淡的金光,却转瞬即逝。
灵儿的眼睛亮起来:“有反应!
它喜欢老钱!”
林羽摇头。
他注意到一个规律:凡现代工业制品,铜盘皆无反应;而古代物件虽能引发微光,却无法触发真正的 “交易”。
首到他想起背包侧袋里那本实体《明史通俗演义》—— 书皮是牛皮纸的,内页是泛黄的纸张,只有书脊里的胶是现代化工产品。
他深吸一口气,将书平放在铜盘上。
“滋啦 ——”细微的声响从铜盘深处传来,像纸页被火燎到的声音。
缠枝纹突然亮起刺眼的金光,纹路里仿佛有金色的水流在奔涌。
《明史通俗演义》的书页开始变得透明,黑色的铅字一个个脱离纸页,像被无形的镊子夹住,顺着金色水流钻进铜盘裂缝。
灵儿吓得后退一步,瓦罐 “哐当” 摔在地上:“它、它在吃字!”
林羽的心脏狂跳。
他看着书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单薄,最后只剩一张空白的书皮飘落。
而铜盘的裂缝中,正缓缓浮出一卷用丝线捆着的纸册,颜色比当票录黄得更深,封皮上盖着枚模糊的朱红大印。
三、***:档册现世与交易真相林羽解开丝线的手在发抖。
纸册展开的瞬间,一股混合着霉味与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上面的小楷工整如刻,每一页都盖着 “吏部考功清吏司” 的骑缝章。
“这是…… 明朝的官档?”
他指尖抚过 “永乐七年” 的字样,纸张的纤维在指腹下清晰可触,“铜盘用我的书,换来了这个?”
灵儿凑过来,指着某一页的批注:“这字跟县太爷布告上的一样!
你看这‘绩’字,右边的‘责’多了一撇,我爹说这是洪武年间的写法!”
铜盘突然剧烈震颤,盘心的月牙碎片旋转起来,金光与黑气交织成螺旋。
林羽眼前闪过一串混乱的画面:现代图书馆的扫描仪正在扫《明史通俗演义》,光束穿透书页的瞬间,明朝吏部的档案库突然亮起微光;一个穿官服的小吏正往档案柜里放档册,袖口的墨迹与铜盘的缠枝纹惊人相似。
“不是换,是…… 传送。”
林羽喃喃自语,终于明白这双向交易的本质,“铜盘是通道,用这边的‘信息’,换那边的‘实物’。”
档册突然自行翻页,停在记载科举名录的部分。
林羽的目光落在 “状元” 一栏时,呼吸骤然停滞 —— 那名字他再熟悉不过,与现代公司那个总摸鱼的同事完全相同。
西、结尾悬念:性命惊雷与铜盘预警“张敬之……” 林羽念出这个名字的瞬间,铜盘的金光突然熄灭,转而渗出丝丝缕缕的黑气,在档册上 “张敬之” 三个字周围织成个小小的网。
灵儿突然捂住嘴:“我想起来了!
我爹日记里写过这个名字!
说他‘以心换名,不得善终’!”
她跑到后堂,很快翻出半页烧焦的日记残页,“你看!
‘永乐七年,张姓状元,典良知于盘,得一时风光,终成疯癫’!”
林羽的指尖冰凉。
他看着残页上的字迹,又看看档册里张敬之的名录,突然想起现代的小张总说自己 “运气好”—— 抽奖总能中末奖,抄袭方案总不被发现。
难道……铜盘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盘心的裂缝中浮出半行血字:“第七个典当者,正在靠近。”
与此同时,街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药铺李掌柜的哭喊声穿透晨雾:“林少爷!
不好了!
王屠户家的小子出事了!
上吐下泻,怕是…… 怕是瘟疫!”
林羽猛地抬头,看见铜盘黑气凝聚成的网里,张敬之的名字正在扭曲,最后化作一个诡异的笑脸。
而那本明朝档册的空白处,竟自动浮现出一行新的小字,墨迹鲜红如血:“疫病起,因债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