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荧光灯第 87 天亮到凌晨三点时,林溪的指尖在显微镜调节旋钮上停住了。
载玻片上的绿色荧光像撒了把碎星,却散得毫无规律 —— 这是第 32 次,
她研发的纳米药物载体在小鼠肝癌模型里 “迷路” 了。
靶向效率始终卡在 30% 以下,意味着药物还没找到癌细胞,
就被体内的 “清理系统” 清除干净,这距离临床应用的最低标准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手机突然在白大褂口袋里震动,屏幕亮起时,周子昂的消息像根细针戳进眼里:“别熬了,
本科生拿奖就是陪跑,今晚室友聚餐 AA,记得转我五百。
” 下面还附了张他和孟萌在 KTV 的合照,五彩射灯下,孟萌笑得眉眼弯弯,
耳垂上的珍珠耳环闪得刺眼,那是上周周子昂用攒了半个月的生活费送她的生日礼物。
林溪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白大褂袖口蹭到眼角,带出一片红血丝。
镜片后的眼睛早就布满血丝,却仍死死盯着视野里散乱的光点,仿佛要从混沌里看出条路来。
桌角压着妈妈最新的检查单,“肝区结节较前增大,
建议尽快进行靶向治疗” 的字样被她的指腹磨得发皱,边角卷起毛边。
她拿起凉透的保温杯猛灌一口,杯底沉着的枸杞残渣硌着喉咙,冰凉的液体顺着食道滑下去,
激得她打了个寒颤,却让昏沉的脑袋清醒了几分。“还没找到问题症结?
” 指导老师张教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熬夜后的沙哑,
手里拎着两个用牛皮纸袋装着的热包子。“刚从食堂抢的,猪肉大葱馅,知道你爱吃这个。
”林溪转过身,桌上摊着密密麻麻的实验日志,最新一页的折线图像条挣扎的蛇,
在 “载体稳定性” 和 “靶向精准度” 两个坐标轴间反复横跳。她拿起一个包子,
咬了一口才发现烫得舌尖发麻,温热的馅汁顺着嘴角往下淌,她慌忙用手背去擦,
却突然鼻子一酸。张教授总记得她爱吃这个馅,哪怕每次吃完葱,
自己都会喷嚏不断 —— 他对葱过敏,却总在早上去食堂帮她抢刚出笼的猪肉大葱包。
“问题出在载体表面的‘保护层’上。” 林溪指着电镜照片,
指尖因为长时间握笔微微发颤,“PLGA 纳米粒生物相容性是好,但进入体内后,
表面很快会吸附蛋白形成‘杂质壳’,不仅把导航信号靶向配体遮住了,
还容易被巨噬细胞当成异物清除。我们试了 PEG 化修饰,可修饰率一高,载体就变脆,
在血液循环里容易崩解。” 她顿了顿,声音低下去,“就像给迷路的孩子找向导,
结果向导自己先跑丢了。”张教授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
露出那双布满细纹却依旧锐利的眼睛。
他敲了敲实验日志上被红笔标成 “异常值” 的记录:“上周动态光散射数据里,
这组变异系数突然下降 12% 的数据,当时为什么划掉?”林溪一愣,
翻到底 27 次实验记录,果然在角落看到一行小字:“37℃恒温震荡 48 小时后,
载体粒径变异系数突然下降 12%”。墨迹被笔尖戳得有些发皱,
那是当时她因为仪器误差,烦躁地划掉时留下的痕迹。“那天恒温箱坏了,
维修师傅说实际温度比设定值低了 3℃,我急着去医院给妈妈送化验单,
没把这当回事……”“科研里没有‘异常值’,只有没被读懂的数据。
” 张教授的眼神亮起来,伸手拍了拍她的后背,力道不轻不重却带着力量,
“就像当年我带你师母治肝病,所有人都说没希望,结果换了种给药方式,
现在她还能跳广场舞呢。去把那天的留样找出来,重做一次材料表征,说不定答案就在这里。
”林溪的心猛地一跳。妈妈的肝病也是这样,医生说进口靶向药一个月要三万多,
普通化疗副作用又大,妈妈每次化疗后都吐得天昏地暗,体重掉得只剩八十斤。
非要啃下这个硬骨头的原因 —— 她想亲手做一种能精准找到癌细胞、又便宜的靶向载体,
让妈妈和更多像妈妈一样的病人能看到希望。窗外的天泛起鱼肚白时,
林溪在低温冰箱的角落里翻到了第 27 次实验的留样管。标签上的字迹被冻得有些模糊,
她呵了口气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指,心里默念:第 33 次实验,为了妈妈,必须成功。
接下来的三天,林溪几乎呆在了实验室。她重新提取了那次 “异常值” 对应的载体样本,
用原子力显微镜一遍遍扫描表面形貌。深夜的电镜室里,空调发出单调的嗡鸣,
屏幕上的纳米粒图像在反复放大中逐渐清晰:与其他样本相比,
这批载体表面的 PEG 链呈现出一种螺旋状的缠绕结构,像给纳米粒裹了层细密的弹簧,
而非往常的无序伸展。“难道是温度?” 她突然想起第 27 次实验那天,
恒温箱温控系统出了故障,维修师傅来修时特意跟她说 “实际温度比设定值低了 3℃,
可能影响反应”。那天她急着赶去医院给妈妈送化验单,妈妈化疗后血小板降得厉害,
医生说有出血风险,她满脑子都是妈妈苍白的脸,根本没把这 3℃的误差放在心上。
现在想来,这个被她忽略的 “操作失误”,会不会才是关键?林溪立刻调整实验参数,
将 PLGA 与 PEG 的偶联反应温度从 37℃降到 34℃,
并延长搅拌时间至 12 小时。当新一批载体被合成出来,
她屏住呼吸滴入荧光标记的肝癌细胞培养液 —— 显微镜下,
绿色荧光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精准地往细胞表面聚集,
几乎没有游离在培养液里的 “漏网之鱼”。“靶向效率 68%!” 她猛地攥紧拳头,
指尖因为用力发白,冰凉的实验台被她按出了浅浅的指印。但真正的考验在动物实验。
她给小鼠尾静脉注射新载体后,守在活体成像仪前整整 24 小时。
中途趴在仪器旁打盹时,她梦见妈妈笑着说 “溪溪,妈妈不疼了,能吃下半碗饭了”,
惊醒时发现脸颊沾着泪水,而屏幕上的肝癌部位正亮起一团密集的绿光。
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实验室时,
成像仪上的数据稳定在 85%—— 靶向效率突破 85%,
且载体在体内的半衰期从 4 小时延长到了 18 小时。林溪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
突然蹲在地上哭了起来,哭声被仪器的嗡鸣掩盖,肩膀却抖得停不下来。三个月,
87 个夜晚,她啃过最便宜的面包,在实验室的折叠床上熬过无数通宵,
手指被液氮冻伤过,眼睛因为长时间看显微镜红肿刺痛,现在终于没让自己和妈妈失望。
“这是因为低温让 PEG 链形成了更稳定的螺旋构象。” 林溪在日志上飞快记录,
笔尖划破纸面的声音都带着激动,“这种结构既能减少蛋白吸附,
又能保护载体不被快速降解,就像给纳米粒加了层‘智能导航外壳’!
”她没注意到张教授站在门口,
手里拿着她前几天偷偷藏起来的病假单 —— 连续熬夜引发的视网膜充血,
医生勒令她休息一周。教授看着她眼下的乌青和白大褂上沾着的试剂痕迹,
轻轻把病假单揉成了团,转身去茶水间给她泡了杯热咖啡,特意多加了两勺糖。
当林溪把最终数据整理成报告时,窗外的天已经亮透了。
她盯着 “靶向效率 89.3%” 的最终结果,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刚立项时,
同寝室的孟萌在实验室阴阳怪气的话:“本科生搞靶向药?别到最后连载体都合成不出来,
浪费资源。” 那时孟萌正对着镜子涂口红,新买的斩男色唇膏在晨光里闪着亮,
而林溪攥着空白的实验记录本,只敢在心里回:“总要有人试,为了妈妈也得试。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周子昂发来的消息:“晚上聚聚?校门口新开的日料自助不错,
听说刺身很新鲜。” 林溪笑着回:“好啊,给你个惊喜。
”屏幕上跳出的聊天框背景是他们刚在一起时拍的照片。那时周子昂穿着白衬衫,
站在图书馆的银杏树下,185 的个子衬得林溪格外娇小,他低头给她戴围巾,
阳光透过树叶落在他发梢,左颊的酒窝里像盛着蜜。林溪摩挲着照片里他的脸,
心里暖烘烘的。这个在她啃面包赶实验报告时,
会默默递来热牛奶的男孩;这个在她因为妈妈病情掉眼泪时,
笨拙地说 “以后我养你和阿姨” 的男孩,值得她第一个分享这份喜悦。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贫困生补助申请回执,那是上周辅导员催她交的。
其实这个月她的兼职工资加上奖学金预支,已经够生活费了,但想着能多攒点给妈妈买药,
还是填了表。现在不一样了,她有奖金了,不仅能给妈妈换好药,
还能把老家漏雨的屋顶修一修,让妈妈不用再在阴雨天里咳嗽。推开日料店包厢门时,
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周子昂的室友们笑着起哄,王浩吹了声口哨:“嫂子可算来了,
昂哥念叨你一下午了!” 林溪刚要开口,就被周子昂拉着坐下,他今天穿了件潮牌卫衣,
头发用发胶抓得蓬松,手腕上戴着新买的银色手链,
是她上次在商场橱窗里多看了两眼的款式。“快点点菜,今天我女朋友请客。
” 周子昂把菜单塞到她手里,语气熟稔得让她一愣。
她这个月的生活费早就花在实验耗材上了,全靠张教授帮她申请的差旅费预支才撑到现在。
但看着他眼里的期待,她把 “我钱不够” 咽了回去,
拿起菜单时指尖还带着笑意 —— 等会儿宣布获奖消息,他一定会更开心。菜还没上齐,
王浩突然撞了撞周子昂的胳膊:“昂哥,你上次说想买的那款电竞椅,是不是得一万多?
我看直播说限量款下周发售,手慢无。”周子昂啧了声,眼角余光扫过林溪,
故意拖长了调子:“急什么,等我女朋友……” 他突然顿住,朝林溪挤了挤眼睛,
“等我下个月生活费到了再说。”林溪心里暖烘烘的,觉得他是在替她省钱。
她想起上周逛商场,他在电竞店门口站了很久,盯着那款黑色电竞椅看,
手指在扶手上反复摩挲。那时她就想,等奖金下来,偷偷给他买了当惊喜,他一定会很高兴。
正好服务员端来刺身拼盘,橙红色的金枪鱼大腹闪着油光,林溪清了清嗓子,
刚要开口:“跟你们说个事,我……”“林溪!” 斜对桌的孟萌突然拔高声音,
她今天穿了条碎花连衣裙,长发披肩,耳朵上戴着珍珠耳环,正是 KTV 合照里那对。
孟萌是林溪的室友,也是当初撮合她和周子昂的人,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看她的眼神总带着点说不清的酸意。“你那个‘星火杯’是不是没戏了?我听系里老师说,
入围的都是研究生团队呢,本科生想拿奖太难了,陪跑也算长见识了。
”林溪握着筷子的手顿住,心里掠过一丝不舒服,但还是笑着说:“没有,我刚收到公示,
拿了金奖。”包厢里瞬间安静了。王浩夸张地叫起来:“不是吧?金奖?
那奖金是不是有二十万?我的天,嫂子你是隐藏的富婆啊!这下昂哥的电竞椅有着落了!
”周子昂的眼睛倏地亮了,他猛地拍了下桌子,手链在灯光下晃得刺眼:“真的假的?
林溪你怎么不早说!” 他的声音里带着她从未听过的急切,甚至没等她点头,
就转头冲室友们扬下巴,“看见没?我女朋友,二十万奖金!
下个月电竞椅、机械键盘全安排上!王浩你上次说的那款降噪耳机,也一起拿下!
”室友们跟着哄笑,“昂哥牛逼”“嫂子大气” 的声音此起彼伏。
林溪脸上的笑容却僵住了,像被泼了盆冷水。她预想过他会开心,会夸她厉害,
会心疼她熬了那么多夜,却没想过他第一反应是这个 —— 盘算着用她的奖金买电竞设备,
在朋友面前炫耀。孟萌端着茶杯轻抿一口,杯沿的口红印格外显眼,
她慢悠悠地说:“周子昂你可真有福气,找个搞科研的女朋友就是好,奖金直接到手。
不过林溪,这研究你男朋友也帮了你不少吧?我好几次看见他帮你查文献呢,
上次你实验卡壳哭鼻子,还是他陪你在图书馆待到半夜安慰你的。”林溪还没来得及反驳,
周子昂已经接话,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熟稔:“那是,她实验方案卡壳的时候,
都是我熬夜帮她捋思路的。这奖有她一半,也得有我一半。” 他说着,
伸手过来要揽林溪的肩膀,手指带着手链的凉意蹭过她的脖颈,“林溪,
奖金到账了先转我十万,正好我换套设备,剩下的你留着当生活费,不够再跟我说。
”林溪像被针扎了一样缩回手,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你说什么?” 她的声音有点发颤,
指尖攥着桌布,把白色的亚麻布捏出了褶皱。包厢里的笑声戛然而止。
周子昂脸上的兴奋淡下去,皱起眉:“你这什么表情?我跟你开玩笑呢?二十万呢,
不分我一半?我可是你男朋友,你的不就是我的?”“那是我的研究奖金。
” 林溪的声音冷了下来,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失望,“从选题到实验,
你除了帮我打印过两次报告,在我熬夜时说过‘别太累’,做过什么?
” 她想起那些在实验室通宵的夜晚,给他发消息说 “我好累”,
他要么回 “我困了先睡了”,要么说 “你别总熬夜,身体垮了怎么办”,
转头却在朋友圈晒游戏战绩;所谓的 “陪到半夜”,不过是他在图书馆角落打了半宿手游,
她在旁边查文献而已。“我是你男朋友啊!” 他提高了音量,俊朗的脸涨得通红,
“男朋友帮女朋友花点钱怎么了?再说了,你一个女生搞科研那么拼干嘛?
以后还不是要嫁人?这钱留着给我换设备,以后我养你不行吗?” 他顿了顿,
眼神扫过林溪洗得发白的袖口和旧帆布鞋,嗤笑一声,“别装清高了,
当初要不是我帮你占图书馆座位,你能安心搞实验?这点回报都不愿意?
”王浩在旁边打圆场:“就是啊林溪,昂哥也是为你们俩好,以后结婚了钱还不是一起花?
分那么清干嘛,多伤感情。”“为我们好?” 林溪看着周子昂理所当然的脸,
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她在实验室熬到低血糖晕倒,给他发消息说不舒服,
他回 “你先自己找点糖吃,我团战呢,结束了再说”;想起她为了凑齐实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