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尘封的初心与现实的重压区级统计局的办公大楼在初夏的阳光下泛着陈旧的灰白色,
李建国的办公桌靠着朝北的窗户,常年照不进多少阳光,就像他在单位这十二年的处境。
办公抽屉最深处,锁着一个牛皮封面的笔记本,边缘已经磨得发亮,纸张泛黄发脆,
那是他刚入职时老科长亲手交给他的 “民生数据日志”。
笔记本第一页用工整的楷书写着 “数据即生命”,字迹力透纸背。那是十二年前的秋天,
刚从财经大学毕业的李建国跟着老科长走遍辖区的菜市场、小商品市场。
老科长教他如何用抽样调查法核算物价,如何从细微的价格波动中发现民生问题。
记得有次在猪肉摊前,老科长让他摸一摸猪肉的弹性,闻一闻气味,“建国你记住,
咱们统计的数字背后,是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半点马虎不得。
” 后来他们联手揭穿了猪肉注水的黑幕,商户送来了 “为民除害” 的锦旗,
现在那面锦旗被压在档案室的箱底,就像李建国渐渐被遗忘的初心。
如今的李建国成了同事口中 “永远差口气” 的人。晋升名额一次次擦肩而过,
他不善钻营,不懂逢迎,只知道埋头做报表。妻子王慧在社区医院当护士,工资不高但稳定,
女儿朵朵今年七岁,上小学一年级,活泼可爱,是这个小家庭的开心果。
三年前全家去海边旅游时,李建国在沙滩上用树枝画了个大大的证书,
对妻女承诺:“等我拿到中级经济师证,就带你们去三亚好好玩一次。
” 王慧手机相册里存着那张照片,背景是湛蓝的大海,前景是父女俩在沙滩上追逐的身影。
生活的平静在一个周三的下午被打破。李建国正在核对第二季度的 CPI 数据,
王慧的电话突然打了进来,声音带着哭腔:“建国,你快到儿童医院来,朵朵出事了!
” 他手忙脚乱地请假赶到医院,看到朵朵躺在病床上,身上起了密密麻麻的紫红色斑点,
医生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可能与饮食有关,需要长期治疗观察。住院第一天晚上,
李建国在医院走廊看到王慧悄悄抹泪,她手机屏幕上正是那张海边合影。
“医生说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王慧声音沙哑,“朵朵昨天还说想吃进口草莓。
” 李建国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他知道妻子为了贴补家用,下班后还在兼职做外卖骑手。
回到空荡荡的家,李建国翻出中级经济师的备考教材。书桌上放着单位的晋升通知,
最后一个名额要求必须具备中级经济师资格。他摩挲着教材封面,
想起老科长的话:“考这个证不是为了升职加薪,是为了更好地懂数据、用数据。
” 窗外的月光照进房间,落在那本泛黄的民生数据日志上,仿佛在无声地催促着他。
2 备考中的异常发现备考的日子过得像上紧了发条的钟。白天处理日常工作,
晚上在医院走廊或者家里刷题到深夜。朵朵的病情时好时坏,每次看到女儿身上的紫癜,
李建国就觉得心里的弦又绷紧了几分。王慧白天上班,晚上去送外卖,
夫妻俩难得有碰面的时候,只能靠微信互相报平安。一个深夜,
李建国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刷题。走廊里灯光昏暗,只有他手机屏幕亮着微弱的光。
当看到 “市场价格监测规范” 这一章节时,他手指顿住了。
教材 margins 里有几行娟秀的批注,
是老科长退休前亲手写的:“价格监测的关键在于真实性,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误导决策。
” 这行字像针一样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突然想起下午整理辖区近三年生鲜物价数据时的异样。
总觉得进口水果的价格曲线有些不对劲,每月 15 日前后本该有促销波动,却异常平滑。
当时以为是系统故障,没太在意,现在想来,那平滑得太过刻意。
李建国拿出手机调出数据图表,放大后仔细观察,发现每个月的 14 日价格都会骤降,
16 日又悄然回升,中间的 15 日恰好是价格监测的节点日。就在这时,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张 “进口草莓特价” 的宣传单飘了出来,正好落在他脚边。
宣传单上印着 “原价 58 元 / 斤,特价 28 元 / 斤” 的醒目字样,
促销日期正是 15 日。门缝里传来朵朵虚弱的声音:“妈妈,我还想吃上次那种草莓,
甜甜的。” 王慧轻声哄着:“等你病好了,妈妈就给你买。”李建国的心猛地一沉。
他想起朵朵发病前几天,王慧确实买过进口草莓给女儿吃。他捡起宣传单,
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这难道只是巧合吗?他不敢往下想,
却又控制不住地把数据异常和女儿的病情联系起来。第二天一上班,
李建国就去档案室调取了近三年的生鲜物价原始台账。他一页页地核对,计算器按得飞快,
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整整一上午,他都埋在堆积如山的台账里,午饭都没顾上吃。
结果印证了他的猜测:三家连锁超市在每月价格监测日都存在刻意压低价格的情况,
监测期一过就立刻回调,形成了完美的 “数据假象”。
他拿着整理好的材料去找科室主任张红梅。张红梅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妆容精致,
说话总是带着官腔。听完李建国的汇报,她呷了口咖啡,漫不经心地说:“小 李啊,
你是不是备考太紧张了?系统偶尔出现算法误差很正常,别小题大做。
”李建国急了:“张主任,这不是误差,是明显的人为调整!这些数据会影响物价指数核算,
甚至可能掩盖食品安全问题。” 张红梅脸色微沉:“统计局的工作要讲程序,
你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对了,下周有个内部培训课,专门针对中级经济师考试的,
我给你报了名,好好去学学怎么‘正确’运用数据。” 最后几个字说得意味深长。
从主任办公室出来,李建国心里堵得难受。他走到楼梯间给王慧打电话,想跟她说说这事。
电话接通后,传来的却是电动车行驶的风声和王慧气喘吁吁的声音:“建国,我正送餐呢,
怎么了?” 李建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说:“没什么,你注意安全,别太累了。
”挂了电话,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从口袋里掏出那本民生数据日志。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 “数据即生命” 那行字,突然觉得这几个字重逾千斤。
走廊里的灯光忽明忽暗,照在他疲惫的脸上,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算了。
3 职场阻力与家庭危机发现数据异常却得不到重视,李建国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
他决定自己暗中调查,每天下班后都去那三家连锁超市实地查看价格,
记录下不同时段的售价变化。白天在单位,他尽量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可心里的焦虑却与日俱增。晋升评审材料提交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
李建国加班加点整理材料,那是他十二年工作的总结,也是他渴望证明自己的机会。
可就在提交前一天,他发现存放材料的 U 盘不见了。他把办公桌翻了个底朝天,
又去档案室、会议室找了个遍,都一无所获。那个晚上,李建国在档案室找到凌晨。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蹲在碎纸机旁,
突然发现里面残留着一些纸片。他小心翼翼地把纸片捡出来拼接,
认出那是自己十年前获得优秀员工时的奖状碎片。那一刻,他明白了,这不是意外,
是有人故意为之。疲惫不堪地回到医院,刚走到病房门口,就看到护士拿着催缴单站在那里。
“李先生,医药费该续交了。” 护士的声音不大,却像重锤敲在李建国心上。
他接过催缴单,上面的数字让他头晕目眩。这段时间为了给朵朵治病,
家里的积蓄早已花得差不多了。推开门,看到王慧正坐在病床边给朵朵削苹果。
她的右臂打着绷带 —— 上周送外卖时为了躲避突然冲出的行人,连人带车摔倒了,
造成右臂骨折。此刻她正用没受伤的左手笨拙地握着刀,刀刃在苹果上划出歪歪扭扭的纹路,
果肉被削得坑坑洼洼。“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王慧抬头看到他,眼里闪过一丝担忧。
李建国把催缴单捏在手里,强装平静:“有点事耽搁了。你胳膊还没好,别做这些了。
” 他走过去想接过苹果刀,却被王慧拦住了。“建国,” 王慧放下刀,
语气带着一丝疲惫和恳求,“别折腾了,行吗?咱们认了吧。
” 李建国愣住了:“你说什么呢?” 王慧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我白天送单的时候,
看到张主任的丈夫开着豪车进了那家超市,他好像是超市的区域经理。咱们斗不过他们的。
”李建国的心沉到了谷底。他看着妻子憔悴的面容,看着病床上熟睡的女儿,
突然感到一阵无力。他走出病房,蹲在走廊的抽烟区,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烟盒很快空了,
他才发现手里的打火机上还刻着结婚时的字样 ——“风雨同舟”。那是他们结婚一周年时,
王慧送给他的礼物。往事涌上心头,结婚时的誓言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时他们住出租屋,
日子过得清贫却充满希望。王慧说:“建国,我不图你大富大贵,就图你踏实肯干,有良心。
” 这些年,无论他遇到什么困难,妻子都默默支持着他。可现在,
他连保护妻女的能力都没有吗?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微光,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李建国掐灭最后一根烟,站起身。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渐渐苏醒的城市,
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不能认输!为了朵朵,为了王慧,为了那些可能受到影响的家庭,
也为了自己心中那份未凉的初心,他必须坚持下去。他回到病房,
轻轻在妻子额头印下一个吻,在她耳边轻声说:“放心,我不会让你们受委屈的。
” 王慧在睡梦中皱着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一些。李建国拿起手机,
开始整理昨晚在超市记录的数据,新的一天,战斗才刚刚开始。
4 数据陷阱的真相接下来的日子,李建国进入了连轴转的状态。
白天在单位应付日常工作和张红梅的旁敲侧击,晚上去医院照顾朵朵,
深夜则化身 “侦探”,在三家连锁超市蹲点取证。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
下巴长出了浓密的胡茬,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为了不影响白天工作,
他把蹲点时间选在深夜到凌晨。超市夜班员工换班的间隙,往往是价格调整的时间。
他带着便携式打印机,躲在超市角落,拍下价签变化,打印出来和系统监测数据对比。
凌晨三四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时,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去给王慧送早餐,
那是他能为妻子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透过早餐店的玻璃门,他看到王慧正站在路边等订单。
她穿着宽大的骑手服,右臂的绷带在衣服下显得格外明显。有订单来时,
她笨拙地用左手接过餐品,小心翼翼地放进保温箱。一阵风吹来,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用没受伤的手把被风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李建国看着这一幕,鼻子发酸,
悄悄把早餐放在路边的台阶上,转身离开,他不敢让妻子看到自己此刻的样子。
经过半个多月的蹲点,李建国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
他发现这三家超市不仅在价格监测日刻意压低价格,
还通过 “买一送一”“第二件半价” 等捆绑销售方式抬高实际单价。更让他气愤的是,
这些存在价格猫腻的商品中,就包括朵朵爱吃的那种进口草莓。他整理好所有证据,
包括照片、视频、价格对比表,准备再次向张红梅汇报,这次他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可没等他去找张红梅,张红梅却主动找到了他,身后还跟着人事科长。“李建国,
有人举报你三年前在小微企业调研中存在数据造假行为。” 张红梅把一叠材料摔在他桌上,
脸色冰冷。李建国愣住了,拿起材料翻看,那是三年前的一份小微企业调研报告,
上面有他的签名。记忆瞬间回到三年前那个暴雨夜。他的发小开了家小加工厂,
因达不到环保标准面临关停。发小带着全厂工人的联名信找到他,
跪在地上求他修改一下产值数据,好申请到环保改造补贴。那天朵朵正好发高烧住院,
他在医院走廊里急得团团转,心一软就签了字。他以为后来发小的工厂顺利完成了改造,
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被翻出来。“张主任,
当时情况特殊……” 李建国想解释。张红梅打断他:“情况特殊就能造假?李建国,
你知道数据造假的后果有多严重吗?轻则开除,重则追究法律责任!
” 人事科长在一旁附和:“是啊,建国,你在单位这么多年不容易,
可别在这事上栽了跟头。”张红梅话锋一转:“不过嘛,这事还有商量的余地。
你把你手里那些所谓的‘证据’交上来,承认是备考压力大产生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