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惊雷落枕:千年一梦醒今朝
沈清徽在一片刺目的白光中睁开眼,首先入耳的不是熟悉的晨钟,也不是侍女们轻手轻脚的环佩叮当,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细微却尖锐的嗡鸣。
她挣扎着想坐起身,却发现身下并非惯睡的紫檀木拔步床,而是硬邦邦的、铺着陌生布料的窄小床铺。
入目是斑驳的墙壁,贴着几张色彩鲜亮的、她从未见过的人物画像,角落里堆着半人高的书籍,书脊上的字迹扭曲古怪,与她熟悉的簪花小楷、瘦金体截然不同。
“嘶——”她倒吸一口凉气,扶着额角试图回忆,脑海中却像被投入了一颗惊雷,无数陌生的画面、声音、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冲撞得她几乎晕厥。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种叫“手机”的方块匣子能千里传声、遍览天下;一种叫“网络”的东西可以连接西海,获取无尽知识;人们穿着简便的衣装,女子也能抛头露面,与男子一同就学、共事……还有一个名字,反复在意识中回荡——“沈清徽”。
这是她的名字,又不是她的名字。
前世的沈清徽,乃是大晟王朝顶级世家沈家的嫡长女。
自幼浸润于书香墨韵,经史子集烂熟于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连古籍修复、天文历法、甚至家传的一些医药常识,她也颇有涉猎。
她记得十五岁那年,在皇家秋狝的诗会上,一首即兴所作的《秋猎赋》曾让圣上击节赞叹,称她“有谢道韫之才,胜七步之捷”。
可那又如何?
她终究是深闺中的女子,才华再好,也不过是家族联姻的筹码,是社交场上的点缀。
最终,沈家卷入夺嫡之争,一夜倾覆,她在冲天火光中饮下毒酒,只余下满腔不甘——那满腹经纶,那未展的抱负,难道就只能随着这具身躯一同化为灰烬?
“不……”她低低***一声,指尖触到枕边一个冰凉的方块物件,正是脑海中那个被称为“手机”的东西。
屏幕忽然亮起,映出一张陌生的脸庞。
镜中人面色苍白,身形清瘦,眉眼间带着几分怯懦和茫然,唯有那双眼睛,在最初的混沌褪去后,透出一丝属于沈清徽的、沉静锐利的光。
这是一张年轻的脸,大约十***岁的模样,穿着洗得发白的棉质睡衣。
两段记忆在脑海中交织、融合。
这具身体的原主也叫沈清徽,是华国南方小城的孤女,父母早亡,靠着助学金和亲戚的微薄接济勉强读完高中,刚刚考上京城的京华大学历史系。
就在昨天,原主收到录取通知书,却因担心学费和生活费,在出租屋里急得晕了过去,再次醒来,内里的灵魂己换成了来自千年之前的她。
“华国……京华大学……历史系……”沈清徽喃喃念着这些陌生的词汇,心脏因震惊而剧烈跳动,却又有一股奇异的热流在胸腔中涌动。
女子可以入学?
可以学习历史?
还能进入这所谓的“大学”,去触碰那些被珍藏的典籍、研究那些过往的岁月?
她猛地掀开被子,赤足踩在微凉的地板上,走到那堆书籍前。
随手抽出一本,封面上印着《中国古代史纲要》,翻开书页,里面的简体字她虽不熟悉,却能凭借上下文勉强辨认。
内容是关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观点新颖,论证严谨,与她前世所学的官修史书截然不同,却别有一番洞见。
“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研究……”她指尖抚过铅字,眼中闪过痴迷与兴奋。
这时,手机又“嗡”地震动了一下,屏幕上弹出一条信息,是银行发来的:“您尾号xxxx的储蓄卡账户收到国家助学金5000元,余额5032.76元。”
紧接着,一段属于原主的记忆浮现:这笔钱是她下个月去京华大学报到的路费和部分生活费,剩下的学费要靠助学贷款,入学后还得想办法勤工俭学……原主的记忆里,满是对未来的惶恐和对贫穷的自卑。
沈清徽合上书本,走到狭小的窗前,推开那扇老旧的玻璃窗。
窗外是狭窄的巷弄,几个穿着校服的少年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嘴里哼着她听不懂的曲调;远处的高楼顶端,巨大的电子屏幕正在播放新闻,主持人说着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报道着什么“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科技考古新发现”。
空气里没有熏香的味道,却有一种鲜活的、充满生机的气息。
她深吸一口气,前世的绝望与不甘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与坚定。
家族覆灭,身死魂离,本是绝境,却没想到竟能得此新生。
这个时代,纵然陌生,纵然有诸多她不懂的“奇技淫巧”,却给了女子施展才华的天地,给了知识立足的可能。
“既来之,则安之。”
沈清徽对着窗外的天空,在心中默念,“沈清徽,无论前世今生,你都不能辜负这一身才学。
前世未能如愿,今生,便要让这才华,在这朗朗乾坤之下,尽情绽放。”
她转身,目光落在那本《中国古代史纲要》上,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
当务之急,是尽快熟悉这个时代,熟悉这个“沈清徽”的身份,然后,去那京华大学,去触摸这个时代的知识殿堂。
至于生计……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
这双手,能弹奏《广陵散》,能绘制《千里江山图》的摹本,能辨识甲骨文的细微差别,能修复虫蛀霉变的古籍……在这个重视“文化”的时代,难道还换不来一碗饭吃?
沈清徽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却充满力量的笑意。
千年一梦,今朝方醒。
这风日正好的新时代,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