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哲的声音从电脑音箱里传出来,带着熬夜特有的沙哑和一丝难以置信。
他的虚拟头像——一个像素风的、戴着护目镜的熊猫——在通讯窗口里跳动着。
“林老板,那可是二十万!
而且是个被游戏腌入味的半大孩子,你管这叫‘开胃小菜’?”
林熵没理会阿哲的咋呼,手指飞快地操作着。
加密文件被下载、解密、展开。
屏幕上瞬间弹出陈小磊及其家庭的海量信息流:身份户籍、学籍档案、医疗记录(包括一次因连续熬夜打游戏导致的轻度晕厥)、社交媒体碎片(充斥着游戏截图和“队友都是猪”的抱怨)、甚至他父母在家长论坛的匿名吐槽帖。
“信息充足,变量明确。”
林熵的声音毫无波澜,像是在分析一个物理实验的数据。
“目标行为:沉迷网络游戏(主玩竞技类FPS)。
核心动机:现实学业受挫(成绩中下,长期被父母苛责),社交能力薄弱(无亲密朋友),游戏内寻求成就感和掌控感(段位较高,常担任指挥)。
家庭环境:父亲陈建国(私营企业中层),性格严厉、焦虑,信奉高压管教;母亲李娟(全职主妇),溺爱纵容,缺乏原则。
典型‘红白脸’失衡结构,加剧目标逃避现实倾向。”
他调出陈小磊的近照。
一个微胖的少年,脸上带着长期熬夜的浮肿和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倔强,眼神空洞地盯着镜头,仿佛灵魂还挂在某个虚拟战场上。
“标准案例。”
林熵下了结论,“成瘾行为的核心在于,现实提供的‘奖励’(成就感、认同感)远低于虚拟世界。
要‘戒断’,最有效的方法并非粗暴切断,而是让现实变得足够‘痛’,或者,让虚拟变得足够‘无味’。
同时,需要一个强大的、替代性的现实驱动力。”
“所以…方案?”
阿哲的熊猫头像歪着头。
“认知震荡疗法。”
林熵吐出几个字,眼神专注地像在打磨一件精密仪器。
“利用目标现有认知框架中的关键弱点——对父亲权威的恐惧与潜在的、被压抑的责任感——制造一次强烈的外部***,首接冲击其逃避心理的壁垒。”
他调出陈建国的资料。
“父亲,陈建国,近期因公司业绩压力巨大,处于高度焦虑状态。
他对儿子的失望是真实的痛点。”
林熵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击着,一个方案的骨架迅速成型。
“第一步,信息铺垫:阿哲,伪造一份‘宏远商贸’(陈建国公司)即将因重大财务问题被收购、员工面临大规模裁员的内部文件,通过‘匿名知情人士’渠道,精准泄露给李娟。
记住,要半真半假,让她能‘偶然’从牌友或邻居处‘听说’,增加可信度。
目标:在她心中埋下恐慌种子,并通过她的焦虑情绪,间接影响家庭氛围。”
“收到。
伪造文件、精准投放,小意思。”
阿哲的声音轻松了些。
“第二步,催化核心事件。”
林熵的目光转向城市地图的一角,锁定了一个地点——陈小磊常去的、位于老城区巷子深处的“极速”网吧。
“在任务时限倒数第三天,陈建国会‘意外’得知他负责的一个关键项目投标失败(阿哲,安排一个‘内线’电话通知他,时间点选在他下班离开公司后不久)。
这个消息会让他彻底崩溃。
同时,确保陈小磊当天下午会去‘极速’网吧。
阿哲,我需要你临时接管网吧门口那个年久失修的交通监控探头,并控制陈建国回家必经之路上一个特定路口的信号灯。”
“明白,制造‘偶遇’现场嘛。
具体时间?”
“下午5:45分。”
林熵精确地报出时间,“陈建国接到坏消息的时间是5:30,以他的习惯和此刻的崩溃状态,会立刻开车回家。
路程时间约12分钟。
陈小磊5:40会因‘网吧临时电路检修’(阿哲,安排个小故障)被请出网吧。
他回家的路,正好会经过那个路口。”
“第三步,***源呈现。”
林熵的语调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感。
“当陈小磊走到那个路口时,信号灯会‘恰好’因为‘临时故障’(阿哲)变成红灯。
陈建国的车会被迫停在路口。
而就在陈小磊的视线范围内,陈建国会接到一个‘催债电话’(由我们的人扮演)。”
林熵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脑海中预演那个场景:“电话内容围绕‘公司破产清算’、‘个人债务连带’、‘房子可能被抵押’展开。
语气要充满威胁和绝望。
陈建国此刻的精神状态己处于崩溃边缘,这个电话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阿哲,我需要你能实时听到现场声音,在陈建国情绪达到顶峰时,给他一个微弱的电流***(他车里那个劣质车载充电器接口是个不错的入口),诱导他做出最本能的、最卑微的反应————下跪?”
阿哲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
“对。”
林熵的声音冰冷而肯定,“在人来人往的路口,在他儿子惊愕的注视下,对着手机(或者说,对着他想象中的债主/命运),崩溃地跪下去。
痛哭流涕,语无伦次地哀求、承诺。”
图书馆里只剩下空调低沉的嗡鸣和窗外淅沥的雨声。
林熵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陈小磊空洞的眼睛上。
“预期反应:强烈的认知失调。
他心目中那个永远严厉、代表着现实规则和不可违抗权威的父亲形象,瞬间崩塌。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卑微、脆弱、被现实压垮的中年男人形象。
巨大的羞耻感(不仅是为父亲,更是为自己长期逃避的行为)、强烈的愧疚感(意识到自己是父亲巨大压力的来源之一)、以及被强行唤醒的责任感(家庭濒临破碎的危机感),将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力’,将他从虚拟的堡垒中狠狠拽出来。
游戏提供的虚假成就感,在这种巨大的现实冲击面前,将变得苍白无力,甚至可笑。”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冷光。
“同时,父亲的崩溃也提供了一个‘拉力’——一个需要他去面对、去支撑的现实困境。
这种‘推力’与‘拉力’的结合,足以重塑他的行为优先级。”
阿哲沉默了几秒,虚拟熊猫头像眨了眨眼:“老板…这剂量是不是有点猛?
那毕竟是他亲爹,当街下跪啊!”
“猛药才能去疴。”
林熵的声音没有任何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真理,“要击碎根深蒂固的逃避行为,就需要同等量级甚至更强的现实***。
这是最优解,计算结果清晰无误。”
他脑海中再次闪过母亲模糊的面容和那句梦魇般的“算不准”,一股冰冷的执拗在心底升腾。
他必须证明这个计算是完美的。
“好吧,你是老板。”
阿哲妥协了,“文件投放、信号灯、电话演员、电流***…我来搞定。
保证在陈小磊‘恰好’走到那个位置时,让他看到‘精彩’一幕。”
“很好。”
林熵关闭了通讯窗口。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穿过图书馆高大的玻璃窗,望向外面被雨水冲刷的城市。
霓虹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拉出长长的、扭曲的光影。
他拿起服务台上那张旧照片,指尖轻轻拂过母亲模糊的脸庞。
冰凉的触感透过相纸传来。
“人心…真的算不准吗?”
他对着照片低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里面却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笃定,“不,母亲。
你看,人性就像做菜。
加什么调料,火候如何,就必然产生什么味道。
一切,都是可计算的方程式。”
他放下照片,电脑屏幕的光映亮他沉静的侧脸,也照亮了那份刚刚启动的、名为“陈小磊”的任务档案。
图书馆的寂静被一声清脆的提示音打破。
屏幕上,“午夜钟摆”的头像再次闪烁起来。
新任务评估:陈小磊案。
附加观察要求:记录目标在“认知震荡”后的第72小时行为细节。
特别提示:留意“意外变量”。
林熵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意外变量?
在他的计算里,不存在意外。
他回复了一个简洁的“收到”,目光重新变得冰冷而专注。
窗外的雨,似乎下得更大了。
城市的倒影在玻璃上流淌,像一个巨大而模糊的棋盘。
林熵坐在棋盘的边缘,自信地拨弄着无形的棋子,却未曾察觉,阴影深处,似乎有另一双眼睛,正饶有兴致地注视着他落下的每一步。
完: 林熵将母亲的照片收进抽屉深处,屏幕的光映亮他毫无波澜的脸。
他点开陈小磊最新的游戏战绩截图——连续十场败绩,队友谩骂刷屏。
少年最后的倔强堡垒,己在无形中布下裂痕。
林熵指尖轻敲桌面:“崩溃倒计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