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六月的西北小城,清晨五点的天空已经泛白。青青轻手轻脚地爬起来,
生怕吵醒隔壁还在熟睡的弟弟。她踮着脚尖走到厨房,母亲佝偻的背影已经在灶台前忙碌。
"妈,我来。"青青接过母亲手里的面盆,指尖触到那双粗糙如树皮的手时,心里猛地一酸。
"你今天就走了,多睡会儿。"母亲小声说着,却任由女儿接过了活计。
铁锅里的水开始冒泡,蒸汽模糊了青青的视线,也正好掩饰她发红的眼眶。
父亲蹲在门槛上抽烟,劣质烟草的味道弥漫在十平米不到的土坯房里。
他脚边放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里面整齐地叠着青青的全部行李——两件换洗衣服,
一双备用布鞋,还有弟弟偷偷塞进去的一本《平凡的世界》。"给。"父亲突然站起来,
从内兜掏出一叠皱巴巴的钞票,"两千三百二十块,你拿着。"青青的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
才接过那沓带着体温的钱。她知道这是家里最后的积蓄,弟弟下学期的学费还没着落。"爸,
我到上海就找工作,每个月都往家寄钱。"青青的声音很轻,
却像黄土高原上的白杨一样笔直。弟弟小峰不知什么时候醒了,站在门口揉眼睛。
十二岁的男孩像棵营养不良的豆芽菜,却忽然从裤兜里掏出一把零钱:"姐,给你!
"青青数了数,整整五十块,全是皱巴巴的一元纸币。她的眼泪终于砸在灶台上,
发出"嗤"的声响。"你哪来的钱?"父亲厉声问。
"我...我帮王叔收麦子..."小峰低着头,脚趾在泥地上抠出一个小坑。
青青把弟弟拉到怀里,闻着他头发上的稻草香。这一刻她暗暗发誓,
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上海火车站的人潮像热浪一样扑面而来。
青青死死攥着帆布包的带子,生怕被人流冲散。
于浩兴奋地指着远处高耸入云的玻璃大厦:"看!那就是陆家嘴!我以后要在那里上班!
"青青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却被阳光刺得眯起眼。
她更关心的是手机地图上显示的住宿价格——最便宜的青铺位也要60元一晚。
"学校宿舍一年才1200,太划算了!"于浩翻看着录取通知书上的费用说明。
青青咬着嘴唇没说话,她知道自己不可能有这个"福利"。三天后,
他们在闵行区找到一间8平米的隔断房。二房东用蹩脚的普通话夸耀:"别看小,离地铁近!
月租只要1800!"于浩皱眉嫌贵,青青却迅速心算起来——比住两个单间便宜,
还能自己做饭。"就这吧。"她掏出皱巴巴的押金时,于浩欲言又止。当晚,
两人挤在翻身都会碰到墙的床上,于浩突然说:"等我毕业赚钱了,一定让你住大房子。
"青青在黑暗中笑了。她没告诉男友,
自己已经决定放弃找对口专业的办公室工作——那些岗位实习期工资才4000出头,
而她在招聘网站看到,外卖员月入过万不是梦。"送外卖?不行!"当青青终于说出决定时,
于浩差点打翻泡面,"太辛苦了,而且不安全!""我能吃苦。"青青平静地说,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上父亲脑梗的病历照片,"文员工资不够我们俩开销,
更别说往家里寄钱。
"于浩最终被说服是在看到青青第一周的收入后——尽管手上磨出了水泡,
膝盖被电动车磕得淤青,但她确实赚到了办公室文员两倍的工资。那天晚上,青青趴在床上,
于浩小心翼翼地给她涂药膏,两人一起幻想等他研究生毕业找到好工作,
就再也不用这么辛苦。"到时候你就在家当太太。"于浩开玩笑地说。青青没接话,
她看着窗外的霓虹灯,突然想起家乡的星空。在这座不夜城里,星星都躲到哪里去了呢?
第二章暴雨来得毫无预兆。青青刚取完餐,天空就像被捅破的水袋,雨水倾盆而下。
她慌忙把外卖箱的防水布盖严实,雨点已经砸得她睁不开眼。电动车的后视镜上挂满水珠,
转弯时她只能凭感觉判断车距。"还有十二分钟..."导航语音冷静地提醒着。
青青咬紧牙关加速,雨水顺着安全帽的缝隙流进衣领,像一条冰冷的蛇在背上爬行。
红灯亮起时她刹车太急,车轮在湿滑的路面上划出危险的弧线。青青单脚撑地才没摔倒,
右膝盖却重重磕在车架上。她疼得倒吸一口凉气,雨水趁机灌进嘴里,
带着上海特有的金属味。"叮——"手机又响了,不用看就知道是顾客催单。青青抹了把脸,
在黄灯亮起的瞬间冲了出去。"您的订单已超时8分钟。
"写字楼前台小姐涂着精致指甲油的手指在平板上划了一下,眼神像在看一只落汤鸡,
"1808室,左边电梯。
"青青道谢的声音卡在喉咙里——她看到电梯镜面门上反射的自己:头发湿漉漉贴在脸上,
制服裤腿溅满泥点,活像条丧家犬。电梯里西装革履的白领们默契地往后退了半步。
1808室的门牌金光闪闪。开门的年轻女子皱起鼻子:"汤都洒了,怎么吃啊?
""对不起,雨天路滑...""行了行了,给你差评就是了。"门"砰"地关上前,
青青瞥见茶几上摆着和她外卖箱里一模一样的餐盒——显然对方并不缺这顿饭,
只是享受使唤人的***。回到出租屋时已经晚上十点。青青站在门口拧了拧衣角的水,
才掏出钥匙。门一开,暖黄色的灯光和泡面的香气一起涌出来。"怎么淋成这样?
"于浩从床上弹起来,抓过毛巾就往她头上按,"我给你买了感冒药,
还有..."他变魔术似的从保温袋里掏出一杯奶茶。青青的指尖碰到温暖的杯壁时,
突然控制不住地发抖。奶茶是楼下最便宜的那种,奶精味浓得发腻,
但此刻比任何琼浆玉液都珍贵。"第一天怎么样?"于浩帮她擦着头发。"挺好的。
"青青把差评短信删掉,举起手机给他看收入记录,"你看,光小费就八十多呢。
"于浩的眼睛亮起来,随即又暗下去:"要不还是...""真的没事。"青青钻进他怀里,
湿头发蹭在他睡衣上,"等以后你当了大教授,我就在家躺着数钱。"两人笑作一团,
床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在这个8平米的隔断间里,未来似乎触手可及。
——周五的研究生迎新会上,于浩第三次调整领带结。
这身西装是青青用第一个月工资给他买的。"于浩是吧?我是林薇。
"染着栗子色头发的女孩自来熟地坐到他旁边,"你导师是陈教授?我爸跟他很熟。
"于浩注意到她手腕上的卡地亚手镯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嗯,
我主要做金融建模...""那正好!"林薇凑近了些,香水味扑面而来,
"我们组缺个懂统计的,你来帮忙看看数据呗?报酬好说。"几杯红酒下肚,
话题从学术转向私生活。"你有女朋友吗?"林薇突然问。"有,
她在..."于浩的舌头打了个结,"做服务业。""哦?空姐?酒店管理?
""外卖...送餐。"于浩说完就后悔了。林薇的眉毛微妙地挑了一下,
随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怪不得你总打包食堂饭菜。"她晃着酒杯,"挺辛苦的吧?
我表哥开餐厅,说那些骑手风吹日晒的..."于浩突然觉得西装领口勒得慌。
当晚回宿舍后,他给青青发消息时删掉了林薇提议的周末聚会,只说实验室要加班。
——静安嘉里中心的前台今天换了新人。"外卖走货梯。"小姑娘头也不抬地刷着短视频。
"但是36楼张女士说...""规定就是规定。"对方终于抬起头,
目光在青青的外卖制服上扫了一圈,又回到手机上。青青攥紧餐袋转身,
却撞上一阵熟悉的香水味。"青青?天哪,真是你!
"大学室友张丽踩着十厘米高跟鞋站在她面前,手里的星巴克差点洒出来。
两人上次见面还是毕业典礼,当时张丽说她爸在浦东给她买了套房。"你...在做这个?
"张丽的目光从青青的安全帽滑到电动车钥匙,表情像是看到教授在扫大街。"嗯,
收入不错。"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变得尖细,"你呢?""就在36楼投行部,累死了。
"张丽递来一张烫金名片,"有空...呃,需要帮忙的话找我。"电梯门关上后,
青青才发现餐袋被自己捏变了形。她深吸一口气,打开微信扫码添加张丽,
在备注栏认真打下"金融行业人脉"。那天晚上,青青的外卖app上突然多了条打赏记录。
备注栏写着:"给最拼的老同学——丽"。金额是200元,
正好是她们大学时一周的生活费。第三章"保温箱里垫这个,夏天凉面都不会坨。
"王大姐递给青青一块银色保温棉,"我跑单五年总结的秘籍,今天便宜你了。
"青青如获至宝,赶紧掏出小本子记下。这位皮肤黝黑的女骑手是区域里的"单王",
据说最高月入三万。她电动车后座绑着个改装过的特大号保温箱,侧面贴着女儿的照片。
"你为啥干这个?"午休时王大姐边啃煎饼边问,"大学生做办公室多体面。
"青青数着上午的收入:"跑得多就赚得多,来钱快。
"她没有说父亲脑梗后每天要吃三种药,也没说于浩的导师暗示过发表论文需要"版面费"。
"男人靠不住。"王大姐突然说,眼神飘向远处,"我前夫就是嫌我生女儿,
跟洗脚城小妹跑了。"她拍拍电动车座,"现在这'老公'最靠谱,只要电池有电,
绝不会半路抛下你。"青青笑得被矿泉水呛到。笑着笑着,
她想起于浩最近总说"实验室忙",已经两周没来她这儿过夜了。
——于浩的建模数据又一次被导师打回。凌晨两点,他摔鼠标的声音惊醒了下铺的室友。
"操,不做了!"他在微信语音里对青青发火,"这破课题根本做不出来!
"青青看着屏幕上329元的钢笔购物车页面,点击了结算。
这是于浩提过三次的"学术神器",相当于她三天工资。第二天中午,
她顶着38度高温把包装精美的礼盒送到实验室楼下。"你疯啦?这么贵的东西!
"于浩眼眶发红,却把盒子攥得死紧,"今晚我一定回去。"青青笑着挥手告别,
没注意到三楼窗口有道目光一直追随着她。林薇放下窗帘,
转身从包里拿出个一模一样的钢笔盒,放进于浩的抽屉。当晚,
于浩用新钢笔在论文草稿上勾画时,青青发现他书桌上还有个拆封的同款包装盒。
"这是...?""哦,林薇送的。"于浩头也不抬,"她们组人人都有,说是团队福利。
"青青默默把他扔在床头的礼品袋收进衣柜深处。
那里已经堆了不少类似的"福利":印着奢侈品牌logo的笔记本,真皮名片夹,
还有一支她永远舍不得买的YSL口红。——凌晨三点,青青被手机***惊醒。
西北老家的区号在屏幕上闪烁,她瞬间清醒。"小峰?怎么了?""姐,爸又晕倒了!
"弟弟带着哭腔的声音混杂着救护车的鸣笛,
"医生说可能是脑梗复发..."青青挂掉电话就打开购票软件,最近一班高铁在六小时后。
她颤抖着计算存款数字——上次手术报销后自费部分还欠五万,这次..."于浩,
我爸..."电话接通后她语无伦次地解释。"明天组会我要汇报啊!
"于浩的声音充满歉意,"而且导师今天刚说推荐我申请香港交流..."青青挂断电话,
机械地往行李箱塞衣服。窗外,上海的黎明正缓缓降临,高楼的轮廓像怪兽的牙齿。
县医院走廊的塑料椅上,青青盯着缴费单上的数字发呆。手术费四万八,
相当于她不吃不喝几个月的收入。小峰靠在她肩上打盹,少年瘦削的肩胛骨硌得她生疼。
"22床家属!"护士的喊声在空荡荡的走廊回荡,"要进ICU了,过来签字!
"青青突然崩溃了。她冲进洗手间,把脸埋进潮湿的毛巾里无声尖叫。
镜子里的女人眼眶凹陷,嘴角下垂,才二十五岁就有了白发。水流声中,
她听见自己说:"不能倒,你是全家的希望。"十分钟后,青青用冷水洗了脸,
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回到病房时,她已经能平静地对医生说:"我们做手术,钱我来想办法。
"——青青不知道的是,就在她陪护父亲的那个夜晚,
于浩正和林薇在黄浦江游轮上参加实验室聚会。林薇"不小心"把红酒洒在他衬衫上时,
相机快门声淹没在爵士乐中。"别担心,"林薇凑在于浩耳边说,
"我爸爸认识港大的李教授,你申请交流的事包在我身上。
"于浩没有躲开她带着酒气的呼吸。江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也吹散了最后一点愧疚。
他掏出手机,给青青发了条"照顾好自己"的短信,
然后把与她的聊天窗口设置了消息免打扰。第四章消毒水的气味顽固地黏在青青鼻腔里。
父亲手术后第三天,她在医院走廊偶遇一个正在发心理测评问卷的女人。
"免费的心理健康筛查,耽误您五分钟。"女人约莫五十岁,
白大褂口袋里插着几支彩色记号笔。青青本想拒绝,
却看见对方胸牌上写着"陈敏 心理学教授"。她鬼使神差地接过问卷,在长椅上填起来。
有些问题让她手指发颤:"你是否常觉得自己的需求不重要?
""你是否通过讨好他人来获得安全感?""有意思。"陈教授看完问卷,
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精光,"你得分显示典型的付出型人格倾向。""什么意思?""简单说,
你习惯通过不断付出来维系关系,甚至牺牲自己。"陈教授在便签上写下几个书名,
"就像往漏水的杯子里倒水,越倒越渴。"青青攥着便签回到病房,父亲正睡着。
她打开手机搜索"付出型人格",跳出的每条特征都像在照镜子。窗外雨滴打在玻璃上,
模糊了县城的灯火。——于浩生日前一周,青青就开始准备。
她买了牛肉和于浩爱吃的豆瓣酱,在出租屋公用厨房炖了一下午。红油在锅里咕嘟冒泡时,
她想象着于浩惊喜的表情,嘴角不自觉上扬。"今天实验室说要给我庆生,可能回来晚。
"中午于浩发来消息。青青看着灶台上的高压锅,决定把惊喜送到学校。
宿管阿姨已经认识她:"又给小于送饭啊?"青青笑着点头,没注意到对方欲言又止的表情。
经济学院大楼灯火通明。青青在走廊就听见包厢里的笑声,透过门缝,她看见于浩坐在主位,
面前是个插满蜡烛的蛋糕。林薇正俯身帮他整理生日帽,胸口几乎贴在他肩上。"于浩。
"青青轻轻推开门。包厢瞬间安静,十几道目光射向她手中的保温袋。
她今天特意穿了最体面的衬衫,但外卖员的运动鞋还是出卖了她。
"这...这是我女朋友青青。"于浩的筷子掉在桌上。
林薇的红唇弯成月牙:"哦~这就是你那个外卖员女友啊?
"她故意把"外卖员"三个字拉得很长,像在念什么脏话。青青看见于浩的耳根变得通红。
他站起来接过保温袋,却没有打开的意思:"谢谢,你先回去吧,
我们这还没结束..."走廊的声控灯随着青青的脚步声次第亮起。下楼时,
她听见包厢里重新爆发的笑声,
有个男生在模仿:"'这是我女朋友青青'——于浩你演技可以啊!"当晚十一点,
于浩才回到出租屋。青青背对着他装睡,闻到他身上混杂着红酒和香水的气味。床垫下沉时,
一个冰凉的东西碰了碰她手背。"林薇非要送我手表...不好推辞。"于浩小声说,
把某个盒子塞进抽屉。青青数着他逐渐平稳的呼吸,手机突然震动。是条外卖打赏通知,
顾客留言写着:"给风雨无阻的外卖小姐姐,辛苦了。"金额是66元,
备注要求"不用找零"。她盯着这条消息看了很久,直到屏幕自动熄灭。黑暗中,
陈教授的话突然在耳边回响:"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陌生人的一点善意,
比你付出全部得到的回报更让你感动?"——第二天青青照常出工。
午高峰时接到咖啡厅订单,取餐时发现店主是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姑娘。"你脸色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