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看来我们要度蜜月了
她掏出那张皱巴巴的评估表,“要是在雪山拍不出你要的‘专业作品’,我从此退出摄影圈。”
雨声变小了。
沈砚知发现周野左耳在流血——大概是摔倒时被什么划伤的。
那缕血痕沿着她脖颈流进衣领,像条红色的小蛇。
“你...别转移话题。”
周野用袖口抹了把耳朵,血迹在牛仔布上晕开,“赌不赌?”
她满不在乎的架势像在擦雨水。
沈砚知握紧钢笔消毒盒。
她应该拒绝这个荒谬的赌约,应该把这个疯子赶出去,应该...“如果拍不出呢?”
她听见自己问。
周野眼睛亮得吓人:“那我就天天去您学校门口拍延时摄影,首到拍下您笑出来的瞬间为止。”
王敏插话,“峰会期间暴风雪预警,酒店只剩一间山景房。”
她愉快地点击确认键,“大床房,带壁炉。”
沉默在三人之间蔓延。
沈砚知看着周野耳朵上新流下的血滴落在衣领上,和雨水混在一起。
“带医疗箱了吗?”
周野愣住:“什么?”
沈砚知己经打开随身携带的抗菌喷雾,酒精接触伤口的刺痛让周野倒吸冷气,却没挣脱。
“别动。”
沈砚知的声音比酒精还凛冽,“伤口感染会导致体温升高,在高原环境下会增加21%的肺水肿风险。”
周野笑了:“沈教授,您这是关心我?”
棉签重重按在伤口上。
她看到周野左耳有三个耳洞,最上方的钢钉可能勾到了什么,撕裂出约0.5厘米的伤口。
“嘶——”周野倒吸冷气,却歪头把伤口送得更近,“沈教授连医疗执照都有?”
酒精雾珠落在伤口上,带出血丝。
沈砚知看见她颈侧肌肉绷紧,纹身的Ψ符号随之变形。
那个量子力学波函数符号画得很粗糙,像是有人在醉酒后随手扎的。
“实验室基础培训。”
沈砚知用棉签压住伤口,“耳软骨破裂感染率是普通皮肤的3倍。”
“哇哦。”
周野呼出的热气扑在她手套上,“那您要不要顺便数数我睫毛?
听说...”棉签加重力道。
周野“嗷”地一声弹开,撞到身后文件柜。
王敏的咖啡杯跟着晃了晃。
“明天机场,”沈砚知摘下手套,“如果你迟到...就罚我给您暖床?”
周野揉着耳朵咧嘴笑,露出小虎牙。
沈砚知转身时,周野带着笑意的声音追上来:“沈教授记得多带几条围巾!
我睡觉爱抢被子~”她又吹了个响亮的口哨:“沈教授,看来我们要度蜜月了。”
暴雨停了。
沈砚知走在走廊里平复今天的糟糕情绪,过了好久才摸出手机,把雪山酒店的预订从一间“大床房”改成两间“大床房”。
窗外,被雨水洗过的天空出现一道彩虹,正好横跨在出版社和对面咖啡馆之间。
沈砚知看见周野坐在窗边,正用沾血的手指在玻璃上画什么。
她放大手机相机——那是个歪歪扭扭的爱心,里面写着“To 沈冰箱”。
钢笔消毒盒又一次被攥得发出轻响。
幼稚。
沈砚知转身走向电梯。
*阿尔卑斯山的冷空气像刀片一样刮过沈砚知的脸颊。
她站在酒店大厅,看着远处雪峰被晨曦染成金色,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又消散。
手表显示6:15,比约定时间己经过去十五分钟。
“周野。”
她拨通电话,声音比雪山的风还冷,“《合作须知》第七条。”
电话那头传来窸窸窣窣的布料摩擦声,接着是周野带着浓重睡意的声音:“唔......禁止在非工作时间骚扰摄影师?”
“禁止因个人原因延误日出拍摄。”
沈砚知一字一顿地说,“给你五分钟。”
挂断电话,沈砚知调整了一下围巾。
她今天穿了件深灰色羊绒大衣,衬着雪景像一幅水墨画。
室内温度21℃,室外-12℃,风速每秒8米——完美符合她的气象预案。
如果那个疯子能按计划出现的话。
西分三十秒后,房门被猛地推开。
周野裹着件荧光橙的羽绒服冲出来,头发乱得像被雷劈过,脖子上挂着至少三台相机。
“早啊沈教授!”
她咧嘴一笑,呼出的白气喷在沈砚知脸上,“哇,您今天这身像刚从时尚杂志走出来的冰雪女王。”
沈砚知后退半步,皱眉看着周野脚上的洞洞鞋:“你就穿这个上山?”
“放心,我包里还有双登山靴。”
周野拍拍背包,金属器材发出哐当声响,“昨晚调试设备到三点,您要的‘专业素养’。”
她故意模仿沈砚知的语气,还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
沈砚知转身走向缆车站,雪地靴在雪地上留下一个个完美的脚印。
连间隔距离都像是精准计算过。
她听见周野在后面小跑着追赶,嘴里还哼着走调的歌。
缆车车厢里,沈砚知打开平板检查拍摄计划。
A方案:主峰东侧,自然光,9:00-11:00。
B方案:冰川裂隙,反光板补光,11:30-13:00。
每个方案都精确到分钟,连备用电池的数量都标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