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章 家庭轶事
李瑜不在乎,反正前世他己经没了活路。
既来之则安之,他在思考后面的路该怎么走。
总不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当一辈子的地球修理工吧。
其实,他的出路是很多的。
作为一名小有名气,月入几个W的万金油主播。
李瑜脑子里,所具有的学识,足以颠覆这个时代。
炼钢铁、制白糖、烧玻璃、造火枪......给他足够的时间,蒸汽机也不是造不出来。
除了这些理工男的最爱,李瑜几乎了解华夏几千年来所有的典籍。
无论是《诗经》、《尚书》、《楚辞》、《春秋》,还是《玉台新咏》、《古诗十九首》......什么唐诗宋词、西大名著更是不在话下。
他读过《典论论文》、《文心雕龙》。
他懂理学、明心学,也会吟咏禅宗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他知道张载的横渠三句,朱熹的“灭人欲存天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甚至,他还涉猎过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
凡此种种......毫不客气的说,只要给他足够的机会,他一个人就能把大夏提高到新的高度。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机会”啊!
一个七岁大的小屁孩,哪来的机会?
别说家人会不会听他的话,李瑜甚至都不敢暴露出自己的异常。
否则,一顶“妖怪附身”的帽子扣下来,搞不好他就变成东方布鲁诺了。
唉!
难,真的好难。
不过,李瑜能从前世的地狱开局挣扎出来,又岂是轻易放弃的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慢慢来吧,李瑜心道。
整理好思路,他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然后往下一看。
顿时,李瑜的脸苦了下去,糟糕,把衣服弄脏了,但愿不会挨揍。
看了看日头,这个时候差不多要吃饭了。
刚想到这个,他的肚子就咕咕的响了起来。
嘴里也分泌出了唾液。
想想也是可怜,明明吃的不过是些少盐没油的野菜羹羹,再加个粗粮窝窝头。
但自己这具身体就是会渴望。
迈着小短腿,他噔噔噔往家里赶去。
路过一片旱田的时候,一个十***岁青年的身影映入眼帘,李瑜的脚步慢了下来。
那是他的三叔——李修贤,正满头汗水,和一个村民坐在田埂上休息。
“唉!”
抹了一把汗水,李修贤抬头,呈现45度角望着天空。
“李老三,你不行啊!
话说你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又有啥用?
还不是要当泥腿子。”
那村民戏谑道。
“呸!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我李修贤总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哈哈哈!
李老三,你又在说屁话了!
就凭你,连个童生都考不上,飞黄腾达个几把!
起码等你考上秀才公再说吧。”
一旁的粗鲁汉子捧腹大笑。
顿时,李瑜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听见了什么?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这句名言,他可太熟了。
这不是三叔自己能说出来的话,他又不叫陈胜,这也不是大秦。
莫非,这个世界和他前世的华夏有着某种联系?
之前,当他知道这是个从未听说过的“大夏”以后,李瑜以为这是个纯粹的架空世界。
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么回事啊。
心中一动,李瑜加快脚步赶了过去。
“小叔,回家吃饭啊!”
他抓住李修贤的胳膊用力摇晃起来。
见到这个傻了七年,一朝清醒的侄子,李修贤嘴角咧开,露出个大大的笑脸。
“瑜哥儿啊!
哈哈哈。
还知道叫我吃饭,叔没白疼你。”
揉揉李瑜的头发,李修贤把他举起来,放到自己脖子上。
“走,咱们回家去,不和这些胸无大志的人说话,呸!”
李瑜笑嘻嘻的骑在他脖子上,在所有的家人里,除了父母,就属这个三叔对他最好。
从来没有打骂捉弄过不说,还经常把好吃的暗中塞给他。
之所以暗中给,当然是不想被其他侄儿侄女看见。
从他嘴里打探些情报,李瑜感觉问题不大。
“小叔,刚才你们在说什么?
为什么他要笑你?”
听侄子这么一问,顿时勾起了李修贤的心事。
也不管李瑜能不能听懂,他倒起了苦水。
“唉!
小叔我心里苦啊。
花了家里老鼻子钱了,连个童生都考不上。”
童生!
李瑜瞳孔骤然收缩。
是他所知道的那个童生吗?
如果是的话,他那以后的目标就可以定下来了。
“童生?
啥是童生?
很厉害吗?”
李瑜似乎随口一问。
实际上,他掌心己经湿透了。
“嗨!
厉害什么啊?
好听点叫童生,实际上啥好处都没有,只不过有了考秀才的资格,可惜小叔我啊,连府试都过不了。
唉......”他摸摸头,“怎么会过不了呢?
西书我都记得呀,莫非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磨砺我的心智?”
李修贤连连摇头,唏嘘不己。
他猛然醒悟,哑然失笑:“我和你说这些做什么,你又听不懂。”
继续说下去啊!
我听得懂!
李瑜在心中狂吼。
然而......“小叔,你说今晚会吃些啥啊?”
他转换了话题。
“还能有啥?
你大伯娘的本事,你又不是不知道,水煮白菜,野菜糊糊,外加窝窝头呗。”
李修贤不屑的撇撇嘴,但喉咙却忍不住吞咽了一下,显然是饿了。
他加快了速度,带着李瑜冲进了家门。
李瑜沉思不语,“童生、府试、秀才”,小叔透露的己经够多了。
这不就是明清的科举制吗?
如果是这样,我可就当仁不让了。
不过,他的这些思绪,很快就被大伯娘秦氏的一声“吃饭了!”
赶得无影无踪。
没法子,老李家一天就吃两顿,从朝食(早饭)到夕食(晚饭)之间,起码有五个时辰以上,吃的又没有油水。
他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无论如何都顶不住哇!
于是,他立即跑到饭桌前坐下,眼巴巴的望着厨房。
他并不是第一个。
三叔李修贤、大堂哥李瑾、大伯的大堂姐李若芸、二堂妹李若萱,还有他的亲妹妹李若芷。
没有例外,每个人都死死盯着厨房,喉咙不断吞咽着。
随后,其他的人也来了。
大伯李修辞、李瑜的便宜爹李修文、母亲王氏。
最后,祖母老李氏从里屋走了出来,坐到主位上。
她轻咳一声,郑重道:“老大媳妇,上菜吧!”
那架势,比起宫廷传膳,也不差什么了。
“来啰!
来啰!”
秦氏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把今天的吃食一样一样摆在桌上。
正如李修贤所言,一盆清汤寡水的白菜、一锅苋菜糊糊、还有装在篮子里的荞麦窝窝头。
唯一例外的,是多了一碟清炒油菜花。
“娘!
您吃好。”
和婆母打过招呼后,秦氏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后,往李瑾手心里塞了个水煮鸡蛋。
用不着叮嘱,她知道自己儿子鬼精鬼精的,自然不会露馅。
本来,这种娘亲偷偷塞的东西,李瑾都是下来以后一个人偷偷吃,偶尔也会给五岁的妹妹李若萱分一点。
谁想今天他不知道哪根筋不对,收下鸡蛋后,把鸡蛋连壳掰成两半。
他想了想,把小的那一半递到了李瑜面前。
“给,瑜哥儿,哥哥送给你,吃吧,鸡子可好吃了。”
顿时,鸦雀无声,小孩都死盯着他手里的鸡蛋。
大人们则集体看着秦氏。
秦氏的脸青一阵白一阵 ,说不出话来。
突然,“哈哈哈哈!”
李修贤捧腹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