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工作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上午九点,星芒策划的会议室里飘着速溶咖啡的热气。

林微把补充好的独居老人调研数据表推到会议桌中央,纸页边缘因为反复修改有些发卷。

“新增的120份样本里,65岁以上独居群体占比73%,其中42人提到‘担心突发疾病时没人发现’,这个需求必须在APP的紧急呼叫模块里重点体现。”

小陈推了推眼镜,指着其中一行数据:“微姐,这里有个受访者说‘不想麻烦子女’,是不是可以加个‘静默提醒’功能?

就是触发警报后,先给社区网格员发消息,子女那边延迟半小时推送?”

林微指尖在桌面上点了点。

这个想法和沈砚昨晚指出的“样本量不足”问题隐隐呼应——他看似挑剔数据,实则是在逼她更贴近真实用户的隐痛。

她压下心头那点莫名的波澜,点头道:“可行,把这个需求记进功能清单,下午跟鼎盛技术部对接时提出来。”

散会后,林微抱着文件回办公室,路过茶水间时听见两个同事在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

鼎盛那边派来的技术负责人是陆明宇,就是那个拿过国际设计奖的天才程序员。”

“林微这次真是走了狗屎运,沈砚亲自点名让她带队,现在连陆明宇都来配合……”瓷杯碰到台面的轻响打断了她们的话。

林微端着空杯子站在门口,脸上没什么表情:“饮水机没水了,麻烦谁叫下后勤。”

同事们讪讪地应着,转身快步离开。

林微接了水,指尖触到杯壁的温热,忽然想起沈砚办公室那个白色马克杯——当时没看清杯身上的图案,只记得热气氤氲中,他冷硬的侧脸似乎柔和了一瞬。

她甩了甩头,把这没来由的联想摁下去。

下午对接会比预想中顺利。

陆明宇果然名不虚传,只扫了一遍功能清单就抓住了核心:“紧急呼叫模块要做双保险,除了手动触发,还要加智能监测——比如连续12小时没活动记录,自动推送预警。”

林微抬眼时,正好对上他的目光。

陆明宇笑了笑,眼里没什么锋芒:“沈总说你方案里有‘灵气’,果然没说错。”

散会时,陆明宇忽然说:“沈总很少夸人,尤其是‘灵气’这种词。”

他递给她一份打印好的技术参数,“他当年做第一个项目时,也总说‘要让代码有温度’。”

林微捏着那几张纸,纸质很光滑,却像带着点说不清的重量。

晚上加班整理会议纪要,苏曼又发来视频。

镜头里她刚洗完澡,裹着浴巾盘腿坐在床上:“我跟你说个事,我投的那家律所给我发offer了!

周末必须出来庆祝!”

“恭喜啊!”

林微真心替她高兴,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智能监测阈值设定”,“周末可能要加班,项目刚启动……加什么班!”

苏曼瞪眼,“你别告诉我你真被沈砚那套‘器重’忽悠了,他那种人,捧你是为了更好地拿捏你。

上次酒会我就觉得他看你的眼神不对,跟……他就是正常提了点工作意见。”

林微打断她,语气比自己预想的要硬,“项目能拿下来不容易,我总得对得起团队。”

苏曼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你啊,就是太死心眼。

行吧,等你有空了再说,别太累。”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写字楼里的灯一盏盏熄灭。

林微保存好文档,起身活动僵硬的肩颈,目光落在桌角那盆快蔫了的多肉上——还是上个月苏曼送的,说“加班时看两眼能放松”。

她拿起水杯浇了点水,看着水珠顺着叶片滚落,忽然觉得心里敞亮了些。

不管沈砚是抱着什么目的投资这个项目,对她而言,这都是一次不能错过的机会。

把方案里的设想变成真正能帮到人的产品,比琢磨一个合作伙伴的微表情重要得多。

她关掉办公室的灯,走廊里的声控灯应声亮起,暖黄的光打在地板上,像铺了条路。

林微裹紧外套往前走,脚步比来时更稳了些。

至于那些没对苏曼说的细节,就像落在纸页上的褶皱,抚平了,也就看不见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