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被琴音困住的下午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天沈砚来得很早,比节目组约定的时间早了整整一个小时。

静心园的晨雾还没散,青石板路上沾着露水,踩上去有点滑。

他没让助理跟着,自己揣着手机溜达进来,远远就看见听松堂的窗开着,竹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熟悉的身影。

苏辞还是穿着棉麻衬衫,不过换了件浅灰色的,正坐在琴桌前翻一本线装书。

晨光透过薄雾落在他身上,像给他镀了层柔光,连带着周围的空气都慢了下来。

沈砚没进去,就靠在廊下的柱子上看着。

他见过太多人在镜头前的样子:精心设计的微笑,滴水不漏的话术,连眼神都带着算计。

可苏辞不一样,他的“静”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翻书时手指划过纸页的动作都很慢,像怕惊扰了什么。

首到晨雾散得差不多了,苏辞才合上书,抬头时正好对上沈砚的目光。

他显然也习惯了这人不打招呼的观察,只是扬了扬下巴:“进来吧,茶刚泡好。”

今天学的是基础指法。

苏辞没首接上手教,而是先弹了段《流水》。

琴音起时,真像有泉水从山巅奔涌而下,撞在岩石上溅起水花,又蜿蜒着汇入深潭,低回婉转。

沈砚听得入神,仿佛真的站在山涧边,连呼吸都跟着琴音的节奏起伏。

“古琴指法有很多,”苏辞停了手,指尖在琴弦上点了点,“最基础的是‘挑’和‘勾’,像这样——”他的手指轻轻抬起,食指“挑”过七弦,发出一声清越的音;接着中指弯曲,“勾”住六弦,音低沉了些,像在回应刚才的声响。

“你来试试。”

沈砚学着他的样子抬手,指尖刚碰到琴弦就僵住了。

不是不会,是怕自己笨手笨脚的,破坏了这琴的意境。

苏辞看出他的犹豫,把自己的手覆了上去。

温热的触感从手背传来,沈砚浑身一僵。

苏辞的手指比他的略细些,掌心带着薄茧,轻轻握着他的手,引导着他做“挑”的动作。

“放松,”苏辞的声音就在耳边,带着点笑意,“你握琴的样子,像要捏碎它。”

沈砚脸颊微热,强迫自己放松下来。

在苏辞的引导下,他的手指终于挑出了一个音,虽然有点抖,却比昨天稳了些。

“不错,”苏辞松开手,退开半步,“自己来一次。”

沈砚定了定神,慢慢抬手。

这次没出错,挑、勾,两个音接连响起,虽然生涩,却真的带着点呼应的意思。

他抬头想要求表扬,却见苏辞正看着他笑。

不是昨天那种淡得像雾的笑,是眼角眉梢都带着暖意的笑,像春风吹化了残雪。

“看来沈老师学东西很快。”

沈砚喉结动了动,没说话。

他忽然觉得,这琴法学不学得会好像不那么重要了。

节目组的人中午才来,架机器时不小心碰倒了门口的花盆,碎瓷片溅了一地。

苏辞皱了皱眉,没说话,只是起身去拿扫帚。

沈砚比他快一步,拿起扫帚就开始扫。

他穿的是高定西装,扫起地来却毫不含糊,动作利落得让节目组的人都看呆了。

“沈老师,我来吧!”

助理慌忙跑过来。

“没事。”

沈砚头也没抬,把碎瓷片扫进簸箕,又找来抹布擦干净地上的泥土。

苏辞站在旁边看着,眼神里多了点探究。

下午学的是“抹”和“剔”。

沈砚学得很认真,偶尔出错时,苏辞会走过来手把手教。

两人靠得很近,能闻到苏辞身上淡淡的檀香,混着茶水的清香,很让人安心。

夕阳西下时,节目组收工了。

沈砚却没走,说想再听段琴。

苏辞没拒绝,坐在窗前弹了段《良宵引》。

琴音温柔,像夜色渐浓时的低语。

沈砚就坐在对面,看着夕阳的金辉落在苏辞的发梢,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个下午好像被琴音困住了,走不出去,也不想出去。

“明天教你识谱?”

苏辞弹完,抬头问。

沈砚点头,心里竟有点期待明天的到来。

他起身告辞时,苏辞忽然叫住他:“沈老师。”

“嗯?”

“你的西装沾了点灰。”

苏辞指了指他的袖口。

沈砚低头看了看,不在意地笑了笑:“没事。”

他转身离开,走在铺满夕阳的回廊上,忽然抬手摸了摸袖口。

那里好像还残留着刚才苏辞手指碰过的温度。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