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两岸垂柳依依,新绿的枝条轻拂水面,荡起圈圈涟漪。
虹桥如长虹卧波,朱漆栏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桥上行人如织,好一派太平盛景。
张有田推着崭新的独轮车,车上满载着刚从自家菜园采摘的新鲜时蔬。
青翠欲滴的菠菜还带着晨露,嫩生生的春笋整齐地码放在竹筐里,几根顶花带刺的黄瓜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车轮碾过平整的青石板路,发出轻快的声响。
"张老哥,今儿的菜可真水灵!
"街坊李掌柜在绸缎庄门口笑着招呼。
张有田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可不是,今年官家减免了赋税,咱家的菜园子比往年多收了三成呢!
"虹桥上,人流井然有序。
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引来孩童们银铃般的笑声;骑着骏马的官差从容经过,行人纷纷让道;几顶装饰华美的轿子缓缓而行,轿帘微掀,露出里面贵妇人精致的妆容。
"新鲜出炉的胡麻饼嘞!
"桥头的小贩高声吆喝,炉子上升起袅袅炊烟。
几个穿着整洁的孩童围在摊前,用铜钱买来热腾腾的饼子,你一口我一口地分食。
忽然,一阵清脆的銮***由远及近。
只见一队人马缓缓而来,为首的正是新任开封府尹曹大人的车驾。
随行侍卫衣着光鲜,却态度和蔼:"诸位父老,请稍稍让道。
"行人纷纷避让,张有田也连忙将小车推到路边。
就在这时,车帘轻启,一位身着湖蓝色罗裙的小姐探出头来,正是曹府千金。
她瞧见张有田车上的新鲜蔬菜,眼前一亮:"老伯,这春笋怎么卖?
"张有田正要答话,忽听桥下传来一阵欢呼。
原来是一艘装饰华丽的官船正缓缓通过桥洞,船头站着几位身着官服的漕运官员,正向桥上百姓拱手致意。
船工们精神抖擞,整齐划一地摇着橹,船身两侧的彩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
"快看!
是官家的漕船!
"桥上有人兴奋地喊道。
只见那大船桅杆上悬挂着明黄色旗帜,在阳光下分外醒目。
船尾处,几个穿着崭新号衣的纤夫正在休息,他们喝着茶水,有说有笑,完全不见往日的疲惫。
曹小姐买了春笋,又吩咐侍女多给了几文钱:"老伯辛苦了,这点心意请收下。
"张有田连连道谢,目送着曹府车驾远去,心中暖意融融。
桥的另一端,太医院的义诊棚前排着长队。
几位须发花白的老太医正在为百姓诊脉,小学徒们忙着抓药、煎药。
一个年轻妇人抱着孩子从棚中出来,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多谢大夫,这下我家小宝的风寒有救了!
"张有田推车经过时,正遇上官府派来巡视的差役。
那差役和颜悦色地询问:"老丈,今春的菜价可还公道?
若有奸商压价,尽管到衙门告状。
""托官家的福,今年行情好着呢!
"张有田笑着回答,"早上这一车菜,己经卖了大半。
"日头渐高,张有田来到常去的茶肆歇脚。
掌柜的热情相迎:"张老哥,今儿有新到的龙井,尝尝?
"临窗而坐,但见汴河上船只往来如梭,岸边的酒肆茶楼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忽然,街上一阵骚动。
原来是几个孩童在追逐嬉戏时,不小心碰倒了一位老者。
不等旁人上前,巡街的衙役己经快步走来,小心扶起老人:"老丈可摔着了?
要不要请大夫看看?
"老人拍拍衣裳,笑道:"无妨无妨,孩子们玩得开心就好。
"说着还从怀中掏出几文钱,给孩子们买了糖人。
路过的行商见状,也纷纷解囊,在茶肆门口支起了免费的茶水摊。
午时将至,张有田的车里只剩下几把青菜。
他哼着小曲,盘算着用今日赚的钱给老妻扯块好布料。
转过街角,正遇见村里的保长带着几个后生在张贴告示。
"张叔!
"保长热情招呼,"官家新下了旨意,要在咱村修水渠呢!
这下浇地更方便了。
"张有田凑近一看,告示上工整地写着"惠民渠"三个大字,下面盖着朱红的官印。
围观的乡亲们个个喜笑颜开,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来年的好收成。
回家的路上,夕阳将汴京城镀上一层金辉。
张有田的脚步轻快,心中盘算着:明日要早些起床,把西边那块地也种上时令菜蔬。
官家如此体恤百姓,咱庄稼人更得勤快些才是。
虹桥上,最后一缕阳光映照着川流不息的人群。
小贩们开始收摊,互相道别;游玩的士子摇着折扇,吟诗作赋;归家的农人背着装满货物的竹筐,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汴河水静静流淌,倒映着这座繁华都市的万家灯火,宛如一幅流动的盛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