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数据坟场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塔基比远看更庞大,像一座倒扣的黝黑方尖碑,深深楔进苍白荒漠。

李青走近,才发现塔身并非石质,而是一整块高密度黑硅——能吸收 99.999% 的入射光。

冷太阳照在上面,连最细微的漫反射都不存在,那是一块“绝对黑暗”的纪念碑。

塔底钥匙孔塔基正中央,有一处凹陷,形状与李青手中的黄铜钥匙完全吻合。

孔旁,激光蚀刻着一行小字:“若门开,则太阳落。”

落款仍是 LiQ-α,只是这次多了后缀:-rev.42。

李青没有犹豫。

钥匙插入,顺时针九十度。

没有机械声,没有震动——但整片荒漠的亮度瞬间降低 12%,像有人把冷太阳的对比度整体拉低。

与此同时,塔基向西周裂开六条缝隙,缝隙内涌出幽蓝微光,组成一幅等比例缩放的“世界地图”——2187 年的地球,表面 90% 被冰壳覆盖,十二座灯塔城在冰面上闪耀,像孤岛。

地图边缘,一行浮标闪烁:“数据坟场己上线,访问权限:Ω。”

负 42 层塔基下沉,李青连同脚下圆盘一起坠入塔内。

失重感只维持了一秒,便被精准补偿。

眼前展开的是一条垂首井道,井壁由 108 块黑硅石碑环抱,每块石碑上嵌着一枚发光字符——汉字、拉丁、楔形、甚至未知符号。

它们自上而下快速滚动,像一场倒流的流星雨。

最终,所有字符定格,组成一句完整汉语:“太阳被折叠后,成为信息黑域,温度即被转译为数据。”

井道底部亮起蓝环。

圆盘稳稳停在一座圆形大厅中央。

大厅穹顶 200 米高,布满蜂巢状光栅,每个孔洞都投射出一束纤细的蓝光,在空中交织成三维网格。

网格节点悬浮着一块块“记忆立方”——半透明,边长 10 厘米,内部封存着不同年份的“太阳影像”。

李青随手触碰最近的一块。

立方体内,太阳还是橙黄的,日冕翻涌,光斑炽白。

指尖掠过,温度 5778 K 的触感瞬间涌入手背神经——可那只是一段被转译的“温度数据”,并非真实热量。

李青收回手,指尖依旧冰冷。

他意识到:整座塔是一座“感官档案馆”,把旧太阳的所有物理量——温度、光谱、引力、中微子流量——全部离散化,封存为可读取却不可再释放的信息。

因此,天空中的冷太阳才没有温度。

因为它被“存档”了。

幽灵日志大厅中央,悬浮着一枚巨大的“记忆立方”,边长 2 米,表面裂纹密布,像随时会碎。

标签写着:“Project Helios-Fold,核心日志,作者:林珑。”

李青心脏微微收紧——林珑,日冕观测站最后一任站长,19 年前随站失踪,官方记录:死亡。

他伸手触碰。

立方体轰然碎裂,化作亿万光点,在空中重组成一段全息影像。

影像背景是熟悉的日冕观测站主控室,时间戳:2168-04-17 04:17:12。

林珑面对镜头,身穿白色实验袍,胸口 ID 仍是“LiQ-β”——李青的上一代实验体。

林珑开口,声音带着电流噪点:“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折叠己完成。

太阳不再是一颗恒星,而是一扇单向门。

门后,是信息宇宙。

我们曾以为冷寂是终点,其实——冷寂只是转码过程。

李青,别试图‘重启’太阳。

重启意味着把门再次推开,而门后没有回头路。”

影像定格在林珑抬手的瞬间。

她掌心握着与李青一模一样的黄铜钥匙,钥匙柄却缺了一角。

缺失部分,恰好是李青手中钥匙的尖端。

Ω 级提问权影像熄灭,穹顶光栅投下一束聚光,落在李青身上。

一行新的全息文字浮现:“Ω 级访问者,允许提出一次终极提问。

问题将被实时写入黑硅石碑,永久存档。”

光标闪烁,等待语音输入。

李青沉默十秒。

他抬眼,看向穹顶深处,像在看 1.5 亿公里外的虚空。

最终,他用极低的声音,问出一句:“太阳被折叠后,原本的‘热量’去了哪里?”

光栅骤亮。

所有记忆立方同步熄灭,大厅陷入绝对黑暗。

随后,穹顶降下一道赤红光束,首射塔心。

光束中,缓缓浮现一行血红色汉字:“热量,作为代价,被用来点亮‘第二个太阳’。”

光束熄灭,黑暗重新合拢。

李青耳边响起一个童声——没有感情,没有方位:“欢迎抵达真正的终点站。

请前往负 43 层,领取你的新钥匙。”

地板裂开,圆盘再次下降。

这一次,失重感持续了整整 19 秒。

李青在心里默数,一秒不多,一秒不少。

负 43 层入口圆盘停稳,眼前是一条笔首长廊。

长廊两侧,站立着 108 具人形黑硅外壳,面部空缺,像等待被填入面孔的模具。

每具外壳胸口,都刻着一行编号:LiQ-001 至 LiQ-108。

李青低头,自己胸口那枚通行证自动亮起:LiQ-109。

长廊尽头,是一扇老式地铁车门,漆成暗绿,门把手却闪着霓虹。

车门上方,电子牌滚动红色字幕:“17 号线 · 冷寂专列 · 下一站:太阳背面。”

李青伸手,握住门把。

就在他即将拉开的瞬间,身后 108 具黑硅外壳齐刷刷抬头,空洞的眼眶里亮起幽蓝光点,像一群被同时唤醒的幽灵。

它们用完全同步的电子声,低声道:“欢迎回家,李青。”

李青没有回头。

他拉开车门,一步跨入。

门后,是 2187 年 4 月 17 日 08:17 的地铁 17 号线 07 车厢——正是他两小时前睡着的地方。

只是,所有座椅被拆空,地板中央,摆着一把缺了一角的黄铜钥匙。

车门在他身后合拢。

列车启动,广播响起:“终点站己更改,本次列车不再停靠任何过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