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祁长安荒谬求赐婚
寒风凛冽,如刀般刮过九重宫阙,暗红的宫墙覆了层薄雪。
朔风呼啸,祁长安猛地一僵,无数杂音争先恐后闯进耳中。
风顺着她的裤脚洗刷着她的脊骨,激起千层冷汗,耳边响起赵怀瑾的喊声:“大人...祁大人!”
祁长安耳边嗡鸣声不断,夹杂着死后太监遥远的宣读——“奸相之女祁长安,别院暴毙。
草革裹尸,未有异议。”
祁大人?
祁长安记不清这是何时的称呼了,临死前的疼痛叫她难以思考。
沈景辰用长剑刺穿她的喉咙,硬生生将她撕碎成两半的场面历历在目。
如今喉咙更是如同冷水裹挟,嘶哑难耐。
“晏清,快醒醒,皇后正问你话呢!”是沈景辰的声音!
祁长安猛然睁开眼,神色犀利瞪向沈景辰。
沈景辰吓得后退半步。
祁长安转眼便瞧见朝堂上的玉石青砖,一切都像真的一般......她不是死了吗?
一个不可置信的想法在她脑海里冒出,她缓缓望向九尊高台之上。
龙椅上坐着一玄袍女人,可祁长安的视线却落在她背后的屏风上。
祁长安瞳孔骤缩:“陛下?”
若是此时祁长安细看,定能注意到龙椅之上的玄袍女人秀眉微蹙,却并未作声。
屏风后的人动了动,上等绸缎的摩擦声夹杂着低沉沙哑的嗓音:“朕在,爱卿,皇后问你话,你答便是。”
祁长安不知是死前的走马灯还是空梦一场,心中泛起千丝万缕的酸涩——她竟回到了她在朝为官的日子!
现在陛下旧疾复发,皇嗣皆年幼,后宫破格干政,皇后姬昭苓陪伴陛下上朝,陛下则在屏风后卧床听政。
上一世,祁长安辞官一年后,下嫁成婚,却赶上陛下驾崩,祁长安悲痛欲绝,为守三年国丧,沈景辰提出分房睡,祁长安也欣然同意。
可国丧过后不久,沈家就诬告嫁祸叛国通敌,拿出所谓的人证物证,相府满门抄斩。
可他爹虽年迈却未曾糊涂,怎会叛国通敌?!
作为丞相嫡长女,祁长安嫁入沈府,沈景辰却将陪嫁庶妹抬为正妻,休书落到脸上的前一刻,祁长安都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中。
可几乎是瞬间,家破人亡,她从前所谓的一手好棋,也成了一盘散沙。
想来此时此刻皇后正问她辞官一事。
但如今的她不愿再嫁,她只信权力,无论如何,都不能丢掉权力,权力才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
数道视线聚集在祁长安身上,她己没时间细想为何会回到这一天。
祁长安官袍随风而动,俯首踏出百官之列,跪地行了三个叩拜大礼:“回皇后娘娘的话,微臣感动于陛下娘娘提携之恩,心中多有不舍,不愿辞官!”
姬昭苓微微昂首,柳叶眉微蹙,祁长安又重重磕头:“微臣恳请退婚!”
祁长安几日前想要辞官嫁人,不少大臣都觉得这是自毁前程,皇帝也颇为不舍,至今未曾拟旨,想必也是心中犹豫。
如今祁长安猛然改口,朝堂众人喜忧参半。
“什么?”
皇后蹙着眉,神色犀利。
祁长安听见身后沈景辰小声劝道:“晏清,婚约是幼时定下,怎可儿戏?”
沈景辰的声音听的祁长安胃中一阵翻涌,她强压下心中的滔天恨意,长跪不起。
陛下似乎同姬昭苓说着什么,片刻后,姬昭苓按着额头,沉声问:“爱卿何故啊?”
祁长安声音坚定:“因为微臣发现,沈家公子品行不端,并非良配!”
沈景辰如遭雷劈,他恨不得冲上去抓住祁长安,好好看看她是不是被什么附体了。
姬昭苓睨了祁长安一眼:“此话怎讲?”
沈景辰惴惴不安地盯着祁长安,心中暗道:这祁长安往日里精于算计,如今皇后干政,最是忌惮丞相,祁长安作为丞相之女,理应放权下嫁,保全相府,况且沈家还要倚靠相府活着呢!
若祁长安不辞官,遭皇后忌惮贬黜,沈府怎么办?
明明知道这样做对两家都有利,祁长安怎么犯糊涂?
当下沈父在南方平叛,若是回来知道婚约没了,保不齐要大发雷霆的。
思及此处,沈景辰不敢耽搁,旋风似的跪下:“皇后娘娘!
祁尚书说笑的!
我们年幼相识,是顶好的青梅竹马啊!”
祁长安差点冷笑出声,休妻之辱,割喉之痛,灭门之仇,哪样会是青梅竹马会做的?
她现在恨不得手撕了沈景辰全族!
朝廷之上针落可闻,姬昭苓身边的太监眼睛转了一圈,尖声喝道:“娘娘问话,哪有你插嘴的地儿?”
沈景辰一噎:“微臣鲁莽......”祁长安嗤笑一声:“回禀娘娘,刚刚沈大人殿前失仪,便是品行不端之证!”
姬昭苓脸色微沉,己然默认了祁长安的话。
沈家是商贾出身,倚仗着与丞相年少情份,幸得丞相举荐,沈父才成了武将,得以入京做官。
身份低微,本就上不得台面,做出殿前失仪的丑态也不足为怪。
姬昭苓身边的太监又捏着嗓子,尖细着道:“沈职方司,殿前失仪,可是不把我家娘娘放在眼里啊?”
沈景辰下意识看向祁长安。
若是往常,祁长安肯定会为沈景辰求情,沈景辰这是笃定祁长安会帮他说话呢。
祁长安依旧是那副薄凉的模样,只不过那如雪般白的皮肤似乎添了几分惨白。
祁长安对上他的视线,薄凉的眸子里渗出些许寒意。
沈景辰心头一凉,他顾不得那么多赶紧求饶:“娘娘饶命!
微臣正因对祁尚书有情,才乱了分寸,还望娘娘恕罪。”
姬昭苓眯着眼睛,极其不耐:“那你这是怪罪祁尚书?”
沈景辰快抖成筛子了,沉默地跪在地上。
忽然,皇后右手侧传来一声凌冽轻笑,掺杂着些许玩味:“娘娘,殿前失仪实乃重罪,沈职方司的父亲沙场征战,确实不宜处以重刑。
陛下和娘娘心怀天下,宽和仁厚,不如就打六十板子,让他长长记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