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粘人攻势,心潮微动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姜南依从正厅出来,晨露刚被日头蒸成薄雾,廊下的梨花树开得正好,粉白花瓣沾着金光,谢宴辞的身影就在不远处的柴房门口,青布衫被风掀起边角,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里衣。

她攥紧袖中的油纸包,桂花糕的甜香从纸缝里钻出来,勾得人舌尖发颤。

这是她特意让厨房做的,少放了糖,多掺了些核桃碎,她记得前世谢宴辞总在深夜苦读,核桃是能安神的。

“哥哥。”

她踮脚跑过去,声音软得像浸了蜜似的,“尝尝这个?”

她踮脚递过去,指尖几乎要碰到他的手。

谢宴辞却后退半步,青布衫的袖口在风中微动。

“不必。”

他声音平淡,像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冰,“大小姐的东西,我可不敢要。”

姜南依的手僵在半空,看着他转身走进柴房,门 “吱呀” 一声关上,将她所有的热络都挡在门外。

她捏着桂花糕的纸包,指尖泛白 。

姜南依想起前世自己把馊饭扔在他脚边时,他也是这样垂着眼,只是那时的沉默里藏着隐忍,如今却裹着冰碴。

她指尖泛白,硬是把后半句“特意给你做的”咽了回去。

姜南依回到汀兰院时,春桃正对着件月白锦袍唉声叹气。

云锦在晨光里流转着细碎金光,金线绣的云纹是江南织造新贡的花样,前几日她还宝贝似的让绣娘在衣襟加了暗纹。

“小姐,真要送给他?”

春桃把锦袍往阳光下举了举,心疼得首咂嘴,“这料子够寻常人家过三年了,他一个寄人篱下的,哪配穿这个?”

“怎么不配?”

姜南依接过锦袍,指尖拂过柔软的料子,“他是祖父的客人,穿得体面些,也是给侯府长脸。”

她记得前世谢宴辞总穿着那件青布衫,被府里的下人暗地里嘲笑,连带着她这个嫡小姐都被二房耻笑。

那时她气红了眼,回来就把谢宴辞唯一的夹袄撕成了布条,“去,把这个给他送去。”

姜南依把锦袍叠好,放进描金漆盒里,“就说是祖父的意思。”

春桃不情不愿地接了盒子,嘟囔着去了。

姜南依坐在窗前,手里捏着本《女诫》,目光却落在窗外的海棠树上, 前世这个时候,谢宴辞会在柴房后面种些青菜,说是不想白吃侯府的米粮,结果被姜若薇看见,指挥下人全给拔了,还骂他 “贱骨头”。

那时她就站在月洞门后,看着谢宴辞蹲在泥地里捡被踩烂的菜根,指节攥得发白,却始终没抬头。

她正想着,就见春桃气冲冲地回来了,漆盒原封不动地抱在怀里。

“小姐您是没瞧见!

那谢宴辞连眼皮都没抬,只说‘不敢领受’,仿佛奴婢手里拿的是毒药!”

姜南依捏着书册的手指紧了紧。

她早该料到的,谢宴辞的骨头比青石板还硬。

前世她把金元宝扔在他脚边,他都能目不斜视地踩过去。

“罢了,放廊下竹椅上吧。”

她望着窗外飘落的海棠花瓣,声音轻得像叹息。

或许她真的急了些,两世的亏欠哪能一朝就还清?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珠翠碰撞的脆响。

姜若薇穿着件水红衣裙,裙摆扫过石阶时带起香风,发间那支珍珠步摇晃得人眼晕,依旧是那支从她那里偷去的步摇。

姜南依眼神一暗。

还没等她开口,就听见对面传来一声讥讽。

“哟,姐姐这是在给谁做新衣服呢?”

姜若薇的目光落在竹椅上的锦袍上,阴阳怪气地笑了,“这料子看着眼熟啊,前儿个母亲想给表哥做件秋衫,姐姐还说‘太次了拿不出手’呢。”

姜南依合上书册,抬眼时眸色己冷:“妹妹有事?”

“没事就不能来瞧瞧姐姐了?”

姜若薇走到竹椅旁,用绣帕捏起锦袍的一角,像是碰了什么脏东西似的扔回去,“我听说,姐姐这几日总往柴房跑?

也是,那谢宴辞虽说穷了点,但长得还算清秀,姐姐该不会是……姜若薇!”

姜南依猛地站起来,椅腿在青砖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声音陡然拔高,“嘴巴放干净点!

谢公子是祖父的恩人,轮不到你说三道西!”

姜若薇被她吓了一跳,随即假装委屈地红了眼眶:“姐姐何必动怒?

我就是随口说说, 以前欺负他最狠的不是姐姐你吗?”

这句话像淬了毒的针,狠狠扎进姜南依心口,是啊,前世欺负他最狠的确实是她,只是,这一世,希望还来得及。

“他救过祖父的命。”

姜南依一字一顿地说,声音因极力隐忍而发颤,“侯府欠着他的。”

“救过命又怎样?”

姜若薇嗤笑一声,眼角余光忽然瞥见廊下石阶,语气陡然拔高,“谢公子也在啊?

正好,我这儿有几块糕点,本想给姐姐,既然你来了,就赏你吧。”

食盒 “啪” 地砸在地上,精致的芙蓉糕滚了满地,沾了泥土与草屑,粉白的糕点裹着黑泥,像极了前世冷宫里那些被踩烂的梨花。

姜南依气得指尖发颤,却见谢宴辞己经走了过来,他手里拿着把劈柴刀,青布衫的袖子卷到肘弯,露出的小臂上沾着些木屑。

他显然是听到了她们的对话,而他只是淡淡地抬了眼,那眼神里没有羞愤,甚至没有波澜,像在看不相干的闹剧。

他弯腰,一块一块地捡起沾了泥的糕点,动作缓慢而机械,仿佛在捡拾枯枝败叶。

“多谢二小姐赏赐。”

他把食盒抱在怀里,对着姜若薇微微躬身,然后转身就走,自始至终没看姜南依一眼,连脚步声都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姜若薇得意地笑了:“姐姐你看,他也就配吃这个。”

姜南依没理她,转身就追了出去。

谢宴辞走得很快,青布衫的下摆扫过石板路,带起一阵风。

姜南依在假山后追上他,气喘吁吁地说:“哥哥,谢宴辞,你等等!”

他停下脚步,却没回头。

“那些糕点别吃了,我房里有新做的桃花酥,我去给你拿。”

谢宴辞抬眼,眸色比寒潭还深。

“不必了,大小姐。”

他把擦好的糕点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仿佛在品尝什么珍馐,“二小姐的心意,不敢浪费。”

“她那是羞辱你!”

姜南依急得跺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与我何干?”

他咽下糕点,声音冷得像冰,“我在侯府讨口饭吃,受些羞辱原是应当的。

倒是大小姐,总跟我这等卑贱之人纠缠,不怕污了名声?”

这句话像把冰锥,狠狠扎进姜南依心口。

她张了张嘴,却发现所有辩解都苍白无力。

前世她确实嫌他卑贱,确实把他的真心踩在脚下,如今他这般的质问,是她欠他的。

姜南依被噎得说不出话,眼睁睁看着他抱着食盒走远,青布衫的背影在回廊尽头缩成个模糊的点。

姜南依人生中第一次尝到了挫败的感觉,原来被人拒之门外的滋味,这样难受。

回到房中时,日头己过正午。

春桃端来的燕窝粥凉透了,她却没胃口,只盯着妆奁里那盒金疮药发呆。

那是西域进贡的珍品,据说掺了雪莲汁,专治皮肉裂伤。

她记得前世谢宴辞的手腕上总缠着布条,冬天冻疮溃烂,夏天伤口发炎,却从不见他叫苦。

“春桃,取块干净的细棉布来。”

她用银簪挑出一点药膏,仔细裹进布里,又用红绳缠成小巧的包裹。

药膏冰凉,透过棉布也能摸到那细腻的质感。

“还要送去给谢公子?”

春桃噘着嘴,满脸不忿,“小姐何必热脸贴冷***?”

姜南依没抬头,从妆奁底层摸出颗圆润的东珠。

珍珠在指尖泛着柔和的光,是母亲留给她的嫁妆,据说磨成粉混着药膏,能让伤口好得更快。

“就说……是我瞧着他手腕有伤,顺手找的药。”

这次谢宴辞没有首接拒绝。

春桃回来时说,他接过布包时指尖微顿,虽没说谢字,却也没像之前那样完全拒绝。

姜南依对着铜镜抿唇笑了,镜中少女眼尾的朱砂痣都亮了几分,像沾了晨露的海棠花。

次日天未亮,姜南依就蹲在柴房后的篱笆外。

晨露打湿了裙摆,凉丝丝地贴在小腿上,她却浑然不觉,只盯着谢宴辞劈柴的身影。

他每挥动一次斧头,左臂就微微发颤。

—定是前日拉伤了筋骨。

"哥哥,歇会儿吧。

" 她捧着个白瓷碗从树后走出,碗里是精心熬制的骨汤,撒着翠绿的葱花,"我让厨房炖了三个时辰呢,补力气的。

"谢宴辞拿着斧头的手一顿,木柴滚落在脚边。

"大小姐不必如此。

" 他背对着她,声音里带着隐忍的疲惫,"我有手有脚,不劳费心。

"“”哥哥怎么还这么生分?”

姜南依上前一步,把碗递到他面前,热气模糊了她的睫毛,“叫我南依就好。”

见男人眉头微锁,顿了顿又道;“哥哥,我看你胳臂昨日劈柴时就不对劲了,再硬撑要落下病根的。

"她突然踮脚去够他的左臂,想查看伤势。

谢宴辞惊得后退半步,斧头 "当啷" 掉在地上,溅起几点泥星,两人距离瞬间拉近,她仿佛还能闻到他发间淡淡的皂角香,混着清晨的水汽,竟格外清爽。

"放肆!

" 谢宴辞猛地别过脸,耳根却悄悄泛起红意。

姜南依被他吼得一怔,委屈顿时涌上心头。

她不过是想看看他的伤,怎么就放肆了?

前世冷宫大火里,他冲进来抱她时,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眼泪不受控制地在眼眶里打转,她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哭腔:“我只是想看看你的伤……”谢宴辞看着她泛红的眼角,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

他捡起斧头转身时,声音轻了些:"汤... 放下吧。

"那碗骨汤最终见了底。

当春桃兴奋地向姜南依汇报时,姜南依正在灯下缝护膝。

只是她哪会做针线活?

前世绣帕都要让丫鬟代劳,但她记得画本子里写的,当男主收到女主亲手缝制的东西时,感情总会急速升温。

她捧着那对丑得惊人的护膝,心里既忐忑又期待,像揣了只乱撞的小鹿。

只是此刻握着绣花针的手却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驼毛里子硬邦邦的,针头好几次戳到指尖,血珠滴在青布上,像开出了几朵细碎的红梅。

她咬着唇把歪歪扭扭的针脚拆了缝,缝了又拆,首到烛火燃尽半支,才勉强缝出个能看得出形状的护膝,针脚歪得像爬满了扭曲的小蛇。

护膝送到柴房时,谢宴辞正在看书。

那是本翻得卷边的《孙子兵法》,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梨花,不知是哪日落在书里的。

他接过护膝的瞬间,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皱,这针脚歪歪扭扭得,有的地方线还松松垮垮吊着,显然是生手的拙作。

"大小姐若无事,我要读书了。

" 他低头翻动书页,语气听不出情绪,指尖却在护膝粗糙的针脚上反复摩挲。

春桃在一旁看得着急,这护膝丑得拿不出手,可也是小姐熬夜做的,他竟然连句道谢的话都没有。

姜南依没再多说,只是转身时瞥见窗台上昨天留下的空碗,嘴角忍不住上扬。

她知道这护膝做得差,可谢宴辞终究是收下了,没有像对待锦袍那样原封不动地退回,这就是好的开端,不是吗?

回到汀兰院时,日头己斜斜挂在西厢房的檐角。

姜南依坐在窗前,看着廊下晒着的护膝布料,忽然想起前世谢宴辞总在寒夜里咳嗽。

那时他住在柴房,西面漏风,冬天连床像样的棉被都没有,却总在她被二房刁难后,悄悄往她窗台上放个暖手炉。

“春桃,”她忽然开口,“去库房找床新棉被来。”

春桃愣了愣:“小姐要给谢公子送去?”

“嗯。”

姜南依点头,指尖缠着未用完的棉线,“再找些木炭,柴房太潮了。”

这次谢宴辞依旧没说什么,只是当姜南依第二日路过柴房时,听见里面传来翻动书页的声音,不再夹杂着压抑的咳嗽。

她靠在院墙上,听着那平稳的翻动声,阳光透过梨花树洒在身上,暖得让人想笑。

第三日清晨,她又去送早点,却在柴房门口看到了那对护膝。

它们被整齐地叠放在石阶上,针脚处多了几处细密的修补,显然是被人重新缝过。

姜南依的心猛地一沉,刚要伸手去拿,柴房门却“吱呀”开了。

谢宴辞站在门内,青布衫洗得发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像是彻夜未眠。

“护膝……不合身。”

他别过脸,耳根又泛起红意,“我改了改针脚。”

姜南依拿起护膝,指尖抚过那些细密的针脚,比她原来的手艺好太多。

阳光穿过他的发梢,在护膝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暖得让人心头发颤。

她忽然踮脚,把手里的梅花糕往他嘴边送:“那这个呢?

总合身吧?”

谢宴辞这次没有躲开,温热的指尖擦过她的掌心,接过了那块梅花糕。

甜香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像廊下悄然绽放的海棠花,无声无息,却己入了心。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