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言文阅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古文一.写人记事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

如《左传》《资治通鉴》。

2.纪传体,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创始人,司马迁《史记》,“二十西史”体裁。

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第一本在中国的为《国语》。

4.记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叙述始末。

优点:独立成篇,完整反映,补充了编年体、纪传体的不足。

缺点:不能表明同时期史事的关联。

5.行状、碑志、寓言、小说,写人叙事为主。

二.论辩杂记(一)论辩1.论,注重从正面树立观点,围绕其进行逻辑严密的论证。

2.说,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义理。

3.辩,带有辩驳、辩说的意味。

4.奏议,古代成立进言、进谏,政论类文章的总称。

(1)疏,分条称述。

(2)表,陈述某种意思或事情。

(3)策,古考试问题在策上,考生而答称“策问”后为文体。

(4)讽谏,比喻,暗示等委婉规劝别人接受下级意见的文体。

5.书信,抒胸中情怀,描山水美景,赋文学特质。

唐宋时还可议时事,叹际遇,切磋诗文;明清时书信、短札、小品为特,家书家信。

6.书序,也作“叙”或“引”,书后为“跋”或“后序”。

(二)杂记1.游记,柳宗元有开创之功“永州八记”。

宋,用学问思辨;明清时发展到鼎盛。

2.笔记,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如《项脊轩志》。

古诗起:紧承诗题,引出所叙,点题、统率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

承:延续深化“起”,结构上承上启下,后文“体物写志”铺垫叙事。

转:接“承”,从内容上,转出他意;从思路上,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

合:议论,抒情,寓情于景。

结构上,呼应开篇,圆合首尾;内容上,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情景关系:以景结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语:无法、无理、无言。

暗示性、含蓄性、跳跃性、多义性、凝练性。

1.留白,留想象,思索,补充的空白。

2.互文,渲染诗歌气氛,使诗句整齐对仗。

一.咏史怀古内容情感:1.针对历史人物事件,发表观点、看法。

2.缅怀先贤,表达敬仰惋惜。

3.类比古人,寄托伤感哀思。

4.借论古之得失,借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技法:对比、用典、衬托二.咏物言志内容情感:1.寄托理想抱负,个人理想,报效国家。

2.寄寓高尚节操,表达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伤感,抒发年华易逝、理想破灭的哀愁。

3.托物讽世,忧国忧民,感时伤逝,愤世嫉俗,针砭时弊,冷嘲热讽。

常用技法:描写、修辞、抒情(托物言志)三.山水田园内容情感:1.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2.借凄凉风雨,对自由向往、厌官场的超脱情感。

3.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4.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5.对现实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常用技法:修辞、表现手法(白描、工笔)、观察角度、虚实动静相结合、抒情方式西.送别友人内容情感: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4.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常用技法: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烘托(物体附着人情);想象,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和关切。

五.羁旅思乡内容情感:1.漂泊寄旅愁,客居的艰难,漂泊的孤苦。

2.天涯怀人愁,念亲情之深,对亲人的思念3.羁旅他乡的幽怨,表达对人生的感叹,流露出年华易逝的苦闷,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

常用技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景衬情;侧面落笔,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换位思考;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六.边塞征战内容情感: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豪情壮志。

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4.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5.凄苦哀愁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6.对和平安宁边塞生活、和睦友好民族来往的喜悦。

常用技法:修辞、塑造人物形象、意境的营造(景物烘托,叙事结合)七.即事(景)抒怀内容情感:1.寄情山水,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2.表现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

3.抒写政治失意,对世事的感慨。

4.对现实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惆怅。

常用技法:修辞,叙事写景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衬托、描写、白描,常用抒情方法:首抒胸臆、展开想象、寄托情感、借景抒情、委婉抒情。

八.酬答唱和内容情感:1.以诗交友言志2.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以明情志。

常用技法:首抒胸臆,比喻、象征、委婉表达,想象九.爱情闺怨内容情感:1.夫妻间深厚感情。

2.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惆怅。

3.独守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

4.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

5.阴阳两隔的悼亡。

常用技法:比兴,强化物象描写,从而烘托感情,渲染气氛;衬托,写主人公的孤寂、幽怨、悲伤。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