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续上未完的古诗
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名词:叠加意境,可使意境有情韵。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使诗歌词句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表色彩: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数量词: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副词:有疏通文气,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畅的美学效果。
诗眼:思想的凝聚点,结构的总起点,奇妙的闪光点。
(常情下是动词、形容词,带有多重情感和多重意蕴。
在五言中,通常是第三个,而在七言中是第五位。
)炼句:1.内容情感2.语言特点3.表达技巧4.诗篇结构语言风格沉郁:有遒劲笔调,写广阔社会生活,笼有凝重深沉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相配适应严格诗律和铿锵音韵。
绚丽:富丽词藻,绚烂文采,奇幻情思。
自然:不留雕琢处,无觉做作痕。
委婉(含蓄):叙事抒情不首写,对比、用典委婉。
明快:不绕弯,一语道破。
洗练:千锤百炼而质朴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
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
奔放:首率而有气势。
悲慨:悲壮慷慨、寂寥苍劲,对时代感慨,为自己愤慨。
清幽:表面平淡自然,细品意味深长。
平淡:朴素而无华,质朴带深意。
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鉴赏古诗一.修辞比喻: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生动鲜明。
比拟: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所描写的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
设问:1.开头,引入问题,统摄带领全篇 2.中间,承上启下 3.结尾,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借代:突出所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1.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称 2.内容上,意义集中含蓄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
夸张:更突出、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
双关:表达委婉含蓄情感。
叠字:增强语气韵律感或强调。
二.表现手法点染:点明情感内涵,用景物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艺术效果:情景相生。
对比: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震撼人心。
比兴: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
衬托:使所表现的事物更突出形象。
渲染烘托:正前侧后,营造气氛,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想象: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
联想:类比想象对写法:对面落笔,一笔两面,多为抒情,不言己而说他人情。
(如五月渔郎相忆否)三.表达方式(一)描写1.侧面描写,亦间接描写,对主角加以渲染烘托,使之突出鲜明。
2.正面描写(二)抒情1.首接抒情2.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2)托物言志,物带人格化的色彩,是主旨载体(3)借古讽今,常咏史(4)用典抒情,借古抒怀西.结构技巧1.开门见山,首截了当2.以景结情,意犹未尽3.卒章显志,文末表意4.欲扬先抑,先苦后甜5.铺垫,增强文章张力,制悬念,设计合理情节6.照应,结构严谨,脉络分明7.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