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该想到的
苏长青看了身后追兵一眼,长呼一口气,还好,这个季节水面还深。
随手折下几根芦苇,稍作处理,递给了二人。
北方这玩意多的很,有河的地方更是如此。
“如今咱三兄弟能否躲过这一劫,还得看天意了。
把这玩意含好,跳!”
苏长青看了一眼虚弱的苏长山,有些担忧。
“大哥,忍着点。
咱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不能轻易的放弃。”
扑通!
三人口含芦苇杆 ,齐齐跃入水中。
没多久,突厥斥候也来到河边。
领头的什长看着己方身着铁甲的众人,打消了入水的念头。
恨恨拿出弓箭射入水中,也只能当作发泄了。
若不是近几日盛州地界调军频繁,众人也带着任务。
非得要这三个杀了自己五个好手的***折磨致死。
什长顺着岸边巡回了十多分钟,未找见人,有些恼怒,但只能无奈下令撤退。
“撤!”
一声口哨响起,天上的鹰隼稳稳落在他的肩膀。
而水下的苏长青几人,在水底走动了半个时辰,方敢露头。
也不知行至何处,但总算摆脱了追兵。
“要不是大哥要紧,我蒋英岂会怕他几个胡人!”
蒋英有些愤恨。
苏长青看着支撑不住昏迷的苏长山,心中焦虑至极,“眼下得尽快驱寒。
大哥本就受伤,如今遭了冷水,不敢再拖。”
顶着湿透的身体,又花费了一番功夫,三人终于找到一处洞穴。
苏长青赶忙收集柴草,点燃了火堆。
“蒋英,守好洞口。”
过了半晌,不见追兵。
三人的衣服也烘干。
只是苏长山昏迷不醒,浑身烫的吓人。
苏长青咬咬牙,猛然拔除苏长山肩膀的箭矢。
“嗯哼!”
苏长山如梦呓般哼了一声。
好在箭矢上没有裹上金汁,苏长青用草木灰止了血。
“虎头,去镇上换些风寒药物,再买点吃食,尽量多备一些。
路上注意安全。”
蒋英担忧的看了一眼苏长山,点头就要离开。
“等等,先找块大石将洞口堵上。”
苏长青见火堆没了明火,只剩些火星,为了安全,索性决定封了山洞。
“大哥,千万坚持住。
等入了城,一切就好起来了…”苏长青默默祈祷。
接连几日,苏长山终于清醒了过来,只是高烧并未完全退去,身子骨更是肉眼可见的消瘦。
苏长青便一首陪在洞内,蒋英则孤身前往盛州换军功赏钱,顺便打探许宗琛等人的行踪。
这天傍晚,蒋英终于有惊无险的返回了洞窟。
“二哥,盛洲近两日便准备封城,宋哥儿带着村里乡亲己经入城了几日,我们也得抓紧时间了。”
蒋英瓮声开口,即便压低了声音,在这个天然的洞窟内,还是有些嗡鸣。
苏长青揉了揉眉心,仔细看了看洞口堵门的石块,不见一丝光亮才稍稍放松。
“苏二哥放心,你交代的,进洞前观察,进洞后要堵严实,没问题的!”
蒋英边说,还用手拨弄了一下挡着洞口的大石块,使其更加稳固。
几百斤的石块,在蒋英手中,仿若无物。
苏长青暗自咂舌的同时,低声呵斥:“小声点,别再吵醒了大哥。”
话音刚落,就在蒋英讷讷的缩着脖子之时,墙壁旁的草堆上传来一声“咳咳”之声。
听见声响,苏长青快步走向‘床’边,蒋英亦是紧紧跟上。
借着洞穴内昏暗的火把,苏长青见大哥苏长山己经睁开了眼睛,便上前轻声问询,“大哥,今日身体感觉如何?”
说着,顺手摸向苏长山的额头,隐隐有些烫手,不免心中焦虑。
苏长山枯槁的面容挤出一丝笑容答道,“尚可。”
刚说了两个字,便又咳了起来。
苏长青身后的蒋英见状,立马拿来水袋,将苏长山轻轻扶起。
“大哥,今日入城,我换了个稀罕东西。
嘿嘿,咱换了半只鸡,等下给大哥补补身子。”
说着,蒋英将苏长山轻轻放好,打开背囊,掏出些许物资。
“我换了些麦麸杂面,还有几个大白馒头。
本来想换些药物,但城里药材紧缺...”接着掏出一个叶子包裹的半只母鸡,就要去炖。
“咳咳,虎头,我没甚胃口,给我熬点面汤吧。
况且鸡汤是发物,我就不吃了。”
苏长山制止了蒋英的动作,惹得蒋英焦急,“那怎行得,这鸡就是孝敬大哥的,你这身子不补补怎么能行。”
说着还看向苏长青。
苏长青看着大哥瘦小的身子,见他的确没什么精神,便开口道:“那行吧,明日一早虎头再炖了这鸡,届时我等便先往盛州去,大哥可不要推辞了,现在以你身体为重。”
苏长山笑着点头。
蒋英也憨笑道:“那行,等明日。”
北方的天气干燥,虽己深秋,围着篝火却没甚寒气。
三兄弟无事便交谈许久,权当催眠。
今夜苏长山似乎精神好转,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让苏长青提着的心稍稍放下。
便各自窝着草堆睡去。
夜半,洞窟内安静无比,只是火堆不时响起的噼里啪啦声中,偶尔夹杂着些许细索的声音。
次日清晨,被凉意唤醒的蒋英,双手胡乱的揉搓着脸颊。
带着些许期待道:“我去给大哥熬鸡汤。”
方起身,便觉着情况不对。
只见苏长青怀抱着苏长山怔怔发呆。
而苏长山紧闭着眼睛,面容很是扭曲,满脸满胸口的血迹,己经干涸。
口中搭着一截圆木,木屑纹裂,齿入三分。
脖颈处更是插着一根木簪。
“大哥!”
蒋英凄厉喊道,手脚并用爬至苏长山面前,跪伏在地,泪水如同决堤,一遍又一遍呼喊。
此刻的苏长山己然死去不知多久,而苏长青更如同失了魂魄,没了生气。
唯有蒋英的哭喊声证明着,这一隅洞窟内,生与死的界限如此清晰而又交织。
苏长青脑海混沌,一首回想着昨夜大哥说过的话。
“长青,咱父母走的早,那时盛州还没有这么乱,当时地理先生说父母的坟地选的好,将来咱家要出大官。”
“长青,你识得字,脑子也好,按先生的说法,你注定是要高居朝堂的,那时莫忘了,百姓过的苦。”
“咳咳…”“虎头,如果长青要当大官,你小子定是天生要当将军的,今后要多听你苏二哥的话。”
“长青,虎头。
你们记住,咱是一家人、亲兄弟。
倒是我多余说一嘴,你们哥俩的感情比和我还好呢……”“咳咳咳咳…”“长青啊,有点怀念你嫂子了,嫁给我没吃上一顿好饭,那年生你侄儿,难产死了,这么久,还是靠着一根簪子挂着念想,我对不起她呀……”‘我该想到的...我该想到的...’大哥,便是晚些入城也无碍啊,缘何走此一步!
苏长青内心冰凉,一遍遍责怪着自己。
良久,气急攻心之下,一口鲜血喷出,昏了过去。
口中犹自喃喃:“我没大哥了…我没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