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表/里世界
校医院三楼比楼下更安静,空气里消毒水的气味混合着某种淡雅的香氛。
走廊空旷,灯光明亮得有些冷淡,照得米色的地砖泛着光。
两侧是紧闭的房门,标识着咨询室、放松治疗室、档案室等。
这里安静得能听到中央空调送风的微弱嗡鸣。
301咨询室的门虚掩着。
林北在门口站定,深吸了一口气,眉心的嗡鸣感比平时更清晰一些,像一根细微的弦被无声拨动。
他抬手,敲了三下。
“请进。”
还是那个温和的男声。
林北推门进去。
房间不大,布置得简洁而专业。
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两台关闭的电脑显示屏,一套待客的沙发茶几。
靠墙的书柜里整齐码放着书籍和文件夹。
一个穿着浅蓝色衬衫、年纪约莫三十出头的男人从办公桌后站起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林北同学?
很准时。
请坐。”
他指了指沙发,自己则拿起一个保温杯,走到茶几另一侧的沙发坐下。
姿态放松,像是要进行一次寻常的谈话。
林北依言坐下,目光快速扫过房间。
很干净,没有多余的装饰,也没有看起来像特殊设备的东西。
“我叫陈涛,校心理中心的咨询师。”
男人自我介绍,拧开保温杯盖,热气氤氲上来,带着一点枸杞和菊花的味道。
“昨晚休息得怎么样?
情绪上还有没有觉得不舒服的地方?”
“还好。”
林北回答得简短,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搁在膝盖上。
陈涛点点头,吹了吹保温杯里的热气,啜了一口。
“那就好。
放轻松,我们就是随便聊聊,主要是为了后续能给你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毕竟,像昨晚那种情况,对任何人来说都算得上是一次冲击。”
他的语气很随意,像朋友间的寒暄。
但林北注意到,对方的眼神很稳,观察的角度很细微,不是普通咨询师那种包容的、鼓励式的目光,而是带着一种冷静的注视,像是在核对某种信息。
“嗯,我知道。”
林北应道。
“能再和我聊聊吗?
关于那面镜子。”
陈涛放下杯子,双手交叉放在膝上,“在你冲过去之前,那一两秒钟里,到底是什么促使你做出了那个举动?
是一种强烈的不安?
还是……看到了某种具体的东西?
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或者光影?”
问题又绕了回来,比电话里更首接了一些。
林北沉默了一下。
窗外的阳光被百叶窗切割成一条条,投在光洁的地板上。
空调冷风吹在他的后颈上。
“就是一种感觉。”
他抬起眼,看向陈涛,“很突然,很强烈,觉得那镜子非常危险,不能碰。
硬要说的话……有点像小时候走夜路,明明什么都没看见,但就是毛骨悚然,觉得必须马上跑开。”
陈涛听得很认真,没有打断,也没有流露出任何质疑的表情。
等林北说完,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首觉,或者说第六感,有时候确实很玄妙,科学也难以完全解释。”
他顿了顿,像是斟酌词句,“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压力下,人的感官可能会接收到一些……超出平常的信息碎片,大脑来不及处理,就会以这种‘预感’的形式呈现出来。”
他说话的方式,像是在为林北的经历提供一个“科学化”的解释,但用词却微妙地留出了空间。
“可能吧。”
林北不置可否。
“你对这类……嗯,‘感觉’,以前有过类似的体验吗?”
陈涛看似随意地追问,“比如,在某些地方会特别心慌,或者对某些特定物品没来由地排斥?
甚至……看到过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不同寻常的东西?”
问题的指向性越来越明显了。
林北的心跳略微加快。
他摇了摇头:“没有。
昨天是第一次。”
陈涛注视了他几秒,然后笑了笑,身体向后靠进沙发里:“好的,我明白了。
谢谢你愿意分享这些。”
谈话似乎陷入了短暂的停顿。
只有空调还在不知疲倦地送着冷风。
陈涛的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了两下,似乎在思考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再次开口,语气稍微有了一点变化,少了些程式化的温和,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郑重。
“林北同学,假设——我只是做一个假设,”他措辞谨慎,“如果存在某种……尚未被主流科学广泛认可的异常现象,而某些个体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能够比常人更早、更清晰地感知到它们。
你认为,这类个体是应该对此保持沉默,以免被视作异类,还是应该寻求了解、甚至尝试控制这种能力,以便在可能再次遭遇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这个问题完全超出了普通心理咨询的范畴。
林北抬起头,正好对上陈涛的目光。
那双眼睛里的温和褪去了一些,露出底下冷静甚至锐利的底色。
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几秒后,林北开口,声音平静:“那要看,寻求了解和控制,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陈涛的嘴角似乎微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
陈涛应道。
门开了,进来的不是学生或者护士,而是一个同样穿着深蓝色工装、像是楼下那些“设备维护”人员的男人。
他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一言不发地走到陈涛身边,递了过去。
陈涛接过平板,快速滑动屏幕浏览着上面的信息。
那个工装男人就安静地站在一旁,身姿挺拔,目光平视前方,丝毫没有普通维修工人的随意感。
林北注意到,那平板的边缘似乎有一个极细微的、类似徽章的反光标记,但看不清具体图案。
陈涛看了大约一分钟,期间手指偶尔停顿、放大。
最后,他点了点头,将平板递还回去:“知道了。
按预案处理。”
“是。”
工装男人接过平板,利落地转身离开,全程没有看林北一眼,也没有发出任何多余的声音。
门被轻轻带上。
陈涛转回身,重新看向林北时,脸上的表情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之前的试探和引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首接、更坦诚的态度,虽然这种坦诚背后依然有着深不可测的底牌。
“林北同学,”他说,“昨晚,在你们离开后,我们对407宿舍的洗手间,特别是那面镜子,做了一次非常细致的检查。”
林北的心提了一下。
“我们在镜面背后的墙体内部,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东西。”
陈涛继续说,语速平稳,“一些……目前很难用现有科学理论完美解释的微生物菌落异常增殖现象,以及极其微弱的、特殊的能量残留痕迹。
这些痕迹,与近期国内其他几起……‘特殊压力环境报告’中的特征,有高度相似性。”
他没有使用“鬼”、“妖”、“灵气”这类词语,而是用了“微生物菌落”和“能量残留”这种更偏向科学侧的表达,但组合在一起,却指向一个超乎寻常的结论。
“你的感觉,并非空穴来风。”
陈涛看着林北,一字一句地说,“那面镜子,或者说附着于其上的某种东西,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确实可能对近距离接触的生命体产生未知的影响。
你的首觉,和你那……略显冲动的行为,很可能避免了一次潜在的危险升级。”
他拿起保温杯,又喝了一口水,似乎在给林北消化信息的时间。
“我们,是一个负责研究和处理这类‘特殊压力环境’的部门。”
陈涛终于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定义,“我们的首要原则是控制影响、保护公众、探索真相。
而你,林北同学,你展现出的‘敏感性’,让我们认为,你或许有能力,也有资格,参与到后续的‘了解与控制’过程中来。”
“当然,”他补充道,语气再次变得缓和,“这并非强制。
你有权拒绝,然后签署一份保密协议,回归你正常的生活。
我们会确保昨晚的事件不会对你造成任何后续困扰。
但如果你选择加入……”陈涛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看着林北。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暗相间的条纹。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窗外的校园广播隐约传来模糊的音乐声,更反衬出室内的寂静。
林北沉默着。
昨晚那冰冷的恶意、眉心的刺痛与嗡鸣、诡异的电话短信、高效的“安全检查”、还有刚才那个训练有素的工装男人……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被陈涛的话串联起来,指向一个难以置信却又无法否认的现实。
那个隐藏在日常生活表皮之下的世界,正向他掀开一角。
他想起那条短信里的“温馨提示”——减少夜间前往老旧建筑、林区、水边。
那不是关怀,是警告。
现在,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
回到那个看似平静却可能暗藏未知危险的表世界,或者……踏入这个刚刚向他展露冰山一角的里世界。
他抬起头,看向陈涛。
“如果我加入,”林北听到自己的声音,比想象中要镇定,“需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