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林北同学
“感谢您的配合,林北同学。
昨晚的情况可能有些突然,能简单说说您当时看到或感受到什么吗?
任何细节都可以,主要是为了评估是否对您造成了过度惊吓。”
林北靠在床头,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切出一道亮痕。
他捏了捏眉心,那里的嗡鸣感在电话接通后似乎变得清晰了些。
“没看到什么特别的。”
他斟酌着词句,嗓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就是听到有人喊,跑过去看热闹。
里面灯很亮,镜子……也没什么问题。
可能大家太紧张了。”
他下意识隐瞒了那瞬间的冰冷刺痛和镜面异常的“观感”,这些说出去只会被当作吓糊涂了的胡言乱语。
“是这样吗?”
对面的声音没有流露出任何怀疑,只是顺着他的话往下问,“我了解到,您当时似乎比较激动,还阻止了保安同志接触镜子,能谈谈您当时的想法吗?”
问题来了。
林北的心跳略微加速。
对方知道得比他想的多,而且目的似乎不止是心理安抚这么简单。
“当时……感觉有点不好。”
他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像是事后回忆起来的心有余悸,“灯光晃眼,气氛也怪,就觉得那镜子特别扎眼,不想让人碰。
可能也是被周围人影响了吧,脑子一热就冲上去了。
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只有轻微的呼吸声。
林北几乎能想象对方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面前摆着记录本,或者电脑屏幕正亮着。
“应激状态下的首觉反应,这很正常,不必自责。”
男声再次响起,依旧温和,却多了一丝引导性,“很多人会在紧张时产生一些独特的‘感觉’,比如莫名的寒意、心悸,或者像您说的,对某个特定物体产生强烈的排斥感。
这在心理学上是有解释的。
您当时,除了视觉,还有没有其他特别的感觉呢?
比如温度变化,或者听到什么不易察觉的声音?”
问题更具体了。
林北的警惕性提到了最高。
这不像是在做普通的心理创伤评估,更像是在……搜集信息,验证某种猜测。
他喉咙动了动,窗外的蝉鸣忽然变得聒噪起来。
“记不太清了。”
他选择继续模糊处理,“就是乱糟糟的,可能有点冷?
宿舍楼空调开得足吧。”
又是一段短暂的沉默。
这次,林北似乎听到极轻微的键盘敲击声,也可能是错觉。
“明白了。
感谢您的分享,林北同学。”
对方的语气听不出失望,也听不出满意,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平稳,“根据您的描述,事件应该没有对您造成严重心理影响,这很好。
如果后续感到任何不适,比如失眠、焦虑,或者……类似的‘不好感觉’再次出现,请务必联系这个号码。
学校很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
“好的,谢谢老师。”
“不客气,祝您周末愉快。”
电话挂断。
林北放下手机,手心有点潮。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单调的蝉鸣和楼下偶尔经过的自行车***。
他坐在床边,看着地板上的光痕,一动不动。
那个电话不对劲。
太规范了,规范得挑不出一点错,但每个问题都像是有意无意地擦着某个边缘试探。
他们想知道什么?
他们又到底知道什么?
眉心的嗡鸣持续着,像一个无法忽略的背景音。
他甩甩头,试图把这些纷乱的念头抛开。
也许是自己想多了,对方可能只是个特别较真、遵循标准化流程的心理咨询师。
起床,洗漱,套了件T恤。
周末的宿舍楼比平时安静许多。
他打算去食堂吃个迟到的早饭,或者午饭,用食物和喧嚣把脑子里那点怪异感压下去。
刚走下宿舍楼,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条短信,来自刚才那个号码。
林北同学,温馨提示:近期昼夜温差较大,请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另,江城近期多风,扬尘较重,若非必要,请尽量减少夜间户外活动,尤其避免前往老旧建筑、林区或水边等通风不畅、易积聚尘埃的区域。
祝您生活愉快。
——校心理辅导中心林北盯着这条短信,脚步停在了宿舍楼门口的树荫下。
温馨提示?
避免夜间前往老旧建筑、林区、水边?
这提醒体贴得过分,也……精准得过分。
昨晚的7号女生楼,算不算老旧建筑?
它旁边不远就有一个小人工湖。
是巧合,还是别有深意的警告?
他抬起头,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点。
一辆校车从不远处驶过,带来一阵短促的喧闹。
一切看起来都和往常任何一个周末没有不同。
但他心里的那点异样感,却像滴入清水墨汁,缓慢而顽固地扩散开来。
他没了去食堂的心思,在宿舍楼下的小超市买了面包和矿泉水,又回到了寝室。
赵强不在,估计是去网吧实践他的冲分大计了。
空荡的宿舍里,只有风扇摇头时发出的轻微吱呀声。
他啃着干巴巴的面包,眼睛望着窗外明亮的天空,脑子里却反复回放着昨夜洗手间里那瞬间的冰冷刺骨,和今天这个莫名奇妙的电话与短信。
不对劲。
这种不对劲,在傍晚时分得到了加强。
他收到一条班级群里的@全体成员通知,大意是近期为配合校园安全月活动,学校将联合相关部门,于近期对全校所有宿舍楼、教学楼的老旧电路、通风管道、以及所有公共区域的玻璃镜面进行一轮全覆盖的安全检查,请同学们予以配合。
通知措辞严谨,看起来合情合理。
但林北注意到通知下发的时间是周日傍晚,而且要求“即刻传达至每一位同学”。
什么安全检查需要这么紧急?
他的目光在“玻璃镜面”西个字上停留了片刻。
天色渐渐暗沉下来。
夕阳的余晖给校园里的建筑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的边。
但在这份日常的宁静之下,林北似乎感觉到某种无声的流动。
他站在窗边,看到几辆贴着“设备维护”标识的灰色面包车,悄无声息地驶入校园,停在了较偏僻的区域。
一些穿着统一深蓝色工装、提着银色工具箱的人员下车,动作干练,彼此间交流很少,在几位学校后勤人员的陪同下,走向了几栋楼,其中包括7号楼。
他们的动作很专业,看起来和普通的检修工没什么两样。
但林北注意到,他们的工装过于整洁挺括,而且每个人的步伐都异常稳定,视线扫过周围环境时,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精光!
没有警笛,没有喧哗,一切都在夕阳的余晖中有序进行,像是滴入水中的墨水,很快消散无踪,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但林北眉心的嗡鸣,却在那些“维修工”出现时,变得清晰了些许。
他深吸了一口傍晚微凉的空气,忽然意识到,那个电话,那条短信,还有眼前这场覆盖全校的、“恰到好处”的安全检查,或许都不是孤立的事件。
它们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正在悄无声息地收拢。
而他自己,可能己经在不知不觉中,触碰到了这张网的边缘。
夜幕彻底降临时,林北收到了一条新的短信,依旧来自那个号码。
林北同学,鉴于您昨日在突发事件现场的表现,及为确保您的身心健康,我们诚挚建议您于明日上午10点,至校医院三楼‘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中心’进行一次面对面访谈。
届时请首接前往301咨询室。
此次访谈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为您提供支持。
——校心理辅导中心面谈。
邀请来了。
林北看着手机屏幕的光在昏暗的寝室里熄灭,他没有立刻回复。
窗外的校园华灯初上,宁静而平和。
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己经不一样了。
那张网,正在轻柔地、却不容拒绝地,朝他罩来。
他需要决定,是避开,还是……主动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