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失控的下坡
社团仓库里整齐排列着二十辆山地车,社长周扬却单独把她拉到角落,指着一辆半旧的蓝色山地车:“这辆‘风语者’归你了,当年可是社里的冠军车。”
车身上的蓝色漆皮有些剥落,车架上贴着褪色的贴纸,车把上的防滑胶套磨出了细密的纹路。
林晚秋跨上去试了试,车座高度刚刚好,链条转动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透着一股老物件特有的温润感。
“小心后山的七号下坡,那路段有点陡。”
周扬帮她调整着刹车,语气里带着莫名的叮嘱,“尤其是雨天,这车的刹车好像有点旧毛病,到了坡顶记得提前减速。”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却没太在意。
她从小在山区长大,骑惯了蜿蜒的山路,什么样的陡坡没见过?
迎新活动的路线是绕校园骑行三圈,最后冲过设在操场的终点线,七号下坡是最后一圈的必经之路,也是整个路线最***的路段。
第一圈骑行很顺利,林晚秋跟在队伍中间,蓝色山地车像有灵性似的,蹬踏时毫不费力,过弯时车身稳得惊人。
她渐渐喜欢上了这辆“风语者”,甚至能感觉到车架随着她的重心轻微调整,像是有双无形的手在辅助平衡。
到了第二圈经过七号下坡时,林晚秋特意加速冲了上去。
坡顶的风带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她正准备享受俯冲的***,却发现刹车突然变得异常灵敏——轻轻一捏,车轮就发出“吱呀”的尖锐摩擦声,车速瞬间降了一半。
身后传来其他社员的笑声:“新生胆子这么小?
这坡都不敢冲!”
林晚秋有些尴尬,明明没用力捏刹车,怎么会突然减速?
她低头检查刹车系统,看起来一切正常,只能归结为自己还没适应这辆旧车。
第三圈到了坡底,周扬正在补给站递水,看到她时眼神闪了闪:“顺利下来了?”
“嗯,就是刹车好像有点太灵了。”
林晚秋拧开水瓶喝了一口,喉间的燥热稍稍缓解。
周扬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忽然转移话题:“这车以前的主人……是个很厉害的女生,可惜后来转专业退社了。”
他挠了挠头,转身招呼其他社员,没再说下去。
迎新活动结束后,林晚秋成了骑行社的常客。
她格外喜欢那辆“风语者”,几乎每次训练都指定要骑它。
奇怪的是,无论她在其他路段骑得多畅快,只要一到七号下坡,刹车总会在坡顶自动变得异常灵敏,像是有股神秘力量在强制她减速。
有次社团组织夜骑,经过七号下坡时,林晚秋故意猛捏刹车想测试性能,车闸却突然失灵,车轮带着她飞速冲向坡底。
就在她以为要撞上防护栏时,后轮突然发出“哐当”一声巨响,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车速骤降,最终在坡底稳稳停下。
她惊魂未定地跳下车,发现后轮的辐条断了一根,断口处还缠着半片金属片。
周扬赶过来检查时,脸色变得很凝重:“我说过这刹车有毛病,你怎么还敢猛冲?”
“是刹车先失灵的!”
林晚秋有些委屈,指着断辐条,“而且刚才好像有东西卡住了车轮。”
周扬没接话,只是默默地卸下后轮:“今晚别骑了,我送你回宿舍。”
月光下,他的侧脸轮廓显得有些模糊,眉头一首没松开。
回宿舍的路上,林晚秋忍不住问:“社长,这车以前的主人到底是谁啊?”
周扬的脚步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是我妹妹,周晚星。
她以前是社里的王牌,连续两年拿过省大学生骑行赛的冠军。”
“那她为什么退社?”
“一年前在七号下坡出了意外。”
周扬的声音有些发颤,“雨天训练时刹车失灵,她连人带车滚下山坡,断了三根肋骨,差点伤到脊椎。
从那以后就再也不能剧烈运动了,今年年初转去了文学院。”
林晚秋的心猛地一沉。
她想起自己每次下坡时的诡异减速,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你说的刹车毛病……是我故意改的。”
周扬坦白道,“晚星出事后退社前,偷偷拆了自己的备用刹车系统,说要给‘风语者’装个‘保护模式’,以后不管谁骑,到了危险路段都能自动减速。
她当时还笑说,这是给未来的学弟学妹留的礼物。”
说到这里,周扬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递给她:“上次检查车时在车座下发现的,一首没找到合适的机会给你。”
那是张泛黄的便利贴,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给未来的‘风语者’主人:七号下坡的第17块石板是松动的,雨天会打滑。
我在车架里藏了备用刹车片,到坡顶会自动触发减速,别怕,这是姐姐给你的守护呀。”
便利贴的右下角画着个小小的笑脸,旁边写着日期——正是一年前周晚星出事的前一天。
林晚秋的眼眶瞬间热了。
她想起自己每次下坡时的安稳,想起车轮自动的减速,原来那不是刹车失灵,而是另一个女生藏在钢铁车架里的温柔守护。
“晚星现在怎么样了?”
她轻声问。
“在文学院挺好的,每天写写东西,养了只猫。”
周扬笑了笑,“她说虽然不能骑车了,但看到‘风语者’还在赛道上跑,就好像自己还没离开。”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秋每次训练都会仔细擦拭那辆蓝色山地车。
她在车座下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暗格,里面果然藏着一套崭新的刹车片,还有一本训练日记。
日记里记录着周晚星的骑行心得,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最后一页贴着张她穿着骑行服的照片,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十月中旬,省大学生骑行赛开始报名。
林晚秋犹豫了很久,最终在报名表上填了自己的名字,备注栏里写着:骑行车辆——风语者。
周扬看到报名表时,眼里闪过惊喜:“决定参加了?”
“嗯,想带着‘风语者’去见见真正的赛场。”
林晚秋抚摸着冰凉的车架,“也想替晚星姐姐完成心愿。”
比赛前一周,林晚秋在七号下坡反复练习。
她特意选了个雨天,想试试那所谓的“保护模式”。
当车轮碾过坡顶的第17块石板时,车身果然轻微震动了一下,刹车自动收紧,车速平稳地降了下来。
雨水顺着车架滑落,她仿佛听到车铃在风里轻轻作响,像是有人在耳边说“别怕”。
比赛当天阳光明媚,林晚秋穿着印着骑行社标志的队服,推着“风语者”站在起点线前。
周扬帮她检查着装备,忽然低声说:“晚星今天也会来观赛。”
林晚秋的心猛地一跳,抬头朝观众席望去,果然看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生,正朝她用力挥手。
女生穿着浅色连衣裙,笑容和照片里一模一样,只是比照片瘦了些。
发令枪响,林晚秋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风语者”在她身下轻快地飞驰,过弯、加速、超越,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如。
她能感觉到车架随着她的动作轻微调整,像是和她的身体融为了一体。
最后一圈经过七号下坡时,林晚秋没有减速。
她弓起身子,将重心压得很低,耳边的风声呼啸而过。
就在冲下坡顶的瞬间,她仿佛看到周晚星的身影和自己重叠在一起,两人共同握着车把,朝着终点线飞驰。
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林晚秋跳下车,抬头看向观众席,周晚星正笑着朝她竖起大拇指,眼里闪着泪光。
颁奖仪式结束后,周晚星坐着轮椅来到她面前,手里拿着个小小的车铃:“这个送给你,是‘风语者’原来的车铃,坏了之后一首没舍得换。”
林晚秋接过车铃,冰凉的金属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星”字。
她忽然明白,有些热爱不会因为伤痛消失,有些守护会变成另一种形式延续。
那天下午,林晚秋推着“风语者”,陪着周晚星在校园里慢慢散步。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两人身上,车架上的蓝色漆皮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周晚星讲着以前和“风语者”的故事,林晚秋认真地听着,偶尔补充自己骑行时的感受,仿佛两个素未谋面的女生,通过一辆老自行车,完成了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
“以后它就拜托你啦。”
周晚星轻轻抚摸着车架,像是在和老朋友告别。
“我会带着它跑遍所有赛道。”
林晚秋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坚定的力量。
秋风再次吹过,“风语者”的车铃在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清脆的声响。
林晚秋知道,这不仅是一辆自行车,更是一份跨越伤痛的热爱,一种无声的守护,在青春的赛道上,永远向前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