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黄巢登基称帝!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不管怎么说,田令孜肯定想去蜀地,去自己的地盘。

凤翔有太多不可控因素在,田令孜没有安全感。

自己身边就五百神策军,可凤翔节度使手握大军。

“大家,耽搁不得,黄巢的追兵就在后面,要是追兵赶上大家就危险了...”田令孜不停在地上磕头,就是不同意去凤翔。

其他人也知道蜀地安全,凤翔危险,不想以身犯险。

看到田令孜的态度,西周的宗室还有神策军全部跪下。

“还请圣人蜀地避难,切勿以身犯险啊!”

崔沆同样不停的磕头。

“请圣人蜀地避难!”

其他人也齐声说道。

李儇握紧拳头,这个天子实在太憋屈了。

这些人都该死!

明明自己是皇帝,现在却是田令孜说的算。

这让李儇很不爽!

李儇还不能硬来,自己现在不能硬来,搀扶起田令孜,“阿父,朕想去凤翔看看,还请阿父成全...”李儇头痛欲裂,话没有说完抱着额头昏厥过去。

“大家,大家...快传御医!”

田令孜等人连忙搀扶着李儇回到辂车上。

李儇迷迷糊糊的抓住田令孜,“阿父,去凤翔,要不然朕只能一死了之...”这种时候李儇只能用死来威胁田令孜。

没有李儇,田令孜就没有通天的权力。

这句话算是点到田令孜命门了。

田令孜转念一想,凤翔节度使郑畋忠心耿耿,肯定听李儇的,不敢乱来。

李儇听自己,自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想到这些在看看昏迷不醒的李儇,田令孜觉得去凤翔也可以。

真怕李儇想不开,死在路上。

从小看着李儇长大,李儇说一死了之,不是随便说说。

倔起来什么样子,田令孜很清楚。

“不去蜀地了,改道前往凤翔。”

田令孜走出马车吩咐道。

其他人虽然不理解,但是没有人敢质问田令孜。

神策军现在就是田令孜掌控的。

“是,田中尉!”

“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凤翔打探情况,现在不能耽误了,兵分两路,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往蜀地迷惑敌人,剩下的全部前往凤翔...”田令孜安排所有人都乖乖照做。

“希望这个郑畋对朝廷忠心耿耿吧!”

田令孜也担心郑畋和其他节度使一样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命令。

......河面冰封,原野苍茫,衰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官道旁的树木枯枝乱颤,树皮多被饥饿的难民剥尽,***出惨白的躯干。

村落十室九空,残垣断壁上挂着冰霜,偶有几间茅屋在风中摇摇欲坠,屋内传出老人与孩童的微弱咳嗽声,牲畜早己不见踪影。

神州大地一片荒凉!

长安城中街道混乱不堪,惊恐的百姓在寒风中奔逃,衣衫褴褛,满面尘灰。

饿殍与尸首横陈,鲜血在冰冷的石板路上凝结,商铺被洗劫一空,门窗破碎,货物散落,珍贵的丝帛在风中乱舞。

昔日繁华热闹的长安城,满目破败。

十二月十三日,黄巢迫不及待的在长安城的含元殿登基称帝!

国号大齐!

黄巢在含元殿称帝,意味着朝廷的核心统治区域被黄巢势力掌控,皇室威严扫地。

对大唐的统治权威来说是一次沉重打击。

朝廷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急剧缩小,政令难行,大量领土被黄巢政权控制。

听到这些消息的田令孜惊恐万分。

第一时间想告诉李儇。

这几天李儇大部分时间都是昏昏沉沉的,并不清醒。

冰天雪地的,行进路线并不快。

还没有到凤翔!

“大家!”

田令孜看到李儇在发呆,喊了一声。

李儇略显木讷,缓缓抬头,“阿父,何事?”

“刚刚得到消息,黄巢这个乱臣贼子居然登基称帝,他真是罪该万死,这个乱臣贼子他怎么敢的?”

田令孜比李儇还急还生气。

朝廷的影响力小,权力小,影响到田令孜的利益了。

自安史之乱到如今这么多年,节度使藩镇割据混战,都没有人敢称帝,害怕被其他人群起而攻之。

但黄巢不一样,黄巢是起义军,和其他节度使藩镇不一样,说白了节度使名义上还是大唐的臣子。

可黄巢不一样!

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大唐,又被狠狠的撞击了一下,不是李世民的余荫,大唐应该也落幕了。

唯一的契机在凤翔,李儇必须抓住。

说句不好听,大唐气数将尽,这么多年的统治内部也***不堪,加上连年战争,百姓己经失望到了极点。

“朕知道了!”

李儇回答的很平静,感觉这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不值一提。

田令孜皱起眉头,觉得李儇可以愤怒,可以惊恐,唯独不能如此淡定。

这几天李儇得到太多消息,消化的也差不多了。

也一首在筹划如何一步一步支棱起来。

首先第一步掌权,摆脱田令孜的支配,才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大家,你是不是还不舒服?”

田令孜觉得李儇脑子都不正常了。

“阿父,朕没事,挺好的。”

李儇在尽可能克制自己对田令孜的反感和厌恶,甚至是有杀意了。

“如果哪里不舒服,大家一定要及时告诉奴婢,大家有个三长两短,奴婢万死难辞其咎。”

李儇脸上挤出一个勉强的微笑来,“挺好的,朕无恙!

丢了祖宗的江山社稷,不知道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大家不用担心,奴婢己经下旨号召各地节度使讨伐黄巢这个乱臣贼子,想来用不了多久,他就身首异处了...”李儇对田令孜的杀意更浓了几分,这种事情自己居然不知道。

田令孜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有劳阿父了,如此朕也就放心了。”

李儇缓缓站起来,田令孜连忙上前搀扶。

“停下!”

田令孜喊了一声,辂车缓缓停下。

李儇走出辂车看到身边的神策军和几个宗室。

神策军一部分引诱追兵去蜀地了,现在比起之前少了些。

“阿父操劳国事,劳苦功高,为大唐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即日起晋升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兼判西卫事,并封为晋国公。”

这些本来是到蜀地册封的,为了迷惑田令孜,稳住这个人,只能先册封了。

李儇得到的一部分记忆,自己两次出逃长安城,除了这一次还有。

第二次出逃的罪魁祸首不是其他人,就是田令孜。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