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涵坐在电脑前,指尖划过“星河小区坠楼案”的电子卷宗。
屏幕蓝光映在他脸上,把那双本就深邃的眼睛衬得愈发沉静。
旁边的打印机“吱呀”吐出刚整理好的审讯记录,王涛的声音带着疲惫从身后传来:“小叶,差不多了,先回去休息吧,后续有技术科盯着。”
叶涵嗯了一声,却没动。
脑海里的系统面板还亮着,细节强化技能的图标在面板角落闪烁——这是他刚从属性点里匀出3点加到“观察力”后,系统解锁的技能说明:可对指定物体进行0.5倍至5倍细节放大,持续时间随熟练度提升。
他试着将注意力集中在卷宗里的现场照片上,默念“细节强化”。
下一秒,屏幕上死者手腕的表带特写突然变得清晰无比,表扣划痕里嵌着的细小纤维、甚至表带内侧磨损的纹理都纤毫毕现。
叮!
技能“细节强化”熟练度+1%。
机械音落下,叶涵揉了揉眉心。
这系统比他想象中更实用,但也更耗神。
他关掉卷宗,起身时带起一阵风,桌上的相框晃了晃——那是警校毕业照,他站在后排,嘴角噙着浅淡的笑,眼神却己经有了现在的锐利。
“对了,”王涛叼着根没点燃的烟,从抽屉里翻出个牛皮纸档案袋,“张队让我给你的,三年前‘雨夜连环杀人案’的部分卷宗,让你先熟悉下。
这案子是块硬骨头,当年负责的老伙计现在提起还头疼。”
档案袋上印着“绝密”二字,边角己经磨得起毛。
叶涵接过时,指尖触到袋口的潮湿——是外面的雨水渗进来了。
窗外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比傍晚的那场更大,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像是有人在用指甲反复刮擦。
“这雨下得邪乎。”
王涛望着窗外的漆黑,“跟当年案发时一个德性,都是这种能淹死人的瓢泼大雨。”
叶涵没接话,指尖摩挲着档案袋的封条。
他想起系统绑定那天,主线任务弹出时的提示:主线任务:破解“雨夜连环杀人案”(难度:S级)。
任务奖励:未知(随破案进度解锁)。
S级难度。
回到租住的公寓时,雨势丝毫未减。
这是个老小区,楼道灯接触不良,忽明忽暗。
叶涵掏出钥匙开门,玄关处的感应灯应声亮起,暖黄的光打在鞋柜上——那里放着一双不属于他的女士拖鞋,粉色的,鞋跟处绣着朵小小的玉兰花。
是苏清媛的。
上周她来帮忙收拾屋子,临走时忘了带走。
叶涵弯腰拿起拖鞋,指尖触到鞋面柔软的布料,心里忽然泛起一丝暖意。
他点开微信,苏清媛的头像还亮着——是她在博物馆拍的一张照片,背景是展柜里的青瓷瓶,她侧着头,发丝垂在脸颊旁,笑得很轻。
叶涵输入“刚忙完,准备休息”,想了想又删掉,改成“雨大,早点睡”,点击发送。
几乎是秒回。
对方发来个打哈欠的表情包,接着是文字:“你也是,别熬太晚。
对了,明天下午博物馆有个书画特展,我留了票,忙得过来吗?”
叶涵看着屏幕,指尖微顿。
他确实答应过陪她看展,只是没想到第一天上班就遇上案子,还忙到后半夜。
“能。”
他回了一个字,再加了个握拳的表情。
洗漱完躺到床上时,天己经蒙蒙亮了。
叶涵把那个牛皮纸档案袋放在枕边,雨声成了最好的催眠曲。
半梦半醒间,他仿佛看见档案袋里的照片活了过来——雨夜的小巷,模糊的监控画面,还有死者身旁那个用鲜血画的、扭曲的符号……系统提示:“雨夜符号”与江城本地民俗有关,建议从地方志入手调查。
机械音惊醒了叶涵。
他猛地坐起身,窗外的雨己经停了,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
民俗?
他翻身下床,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落了灰的《江城市志》。
这是他备考时为了解本地情况买的,翻到“民俗禁忌”章节,指尖划过一行行晦涩的文字,最终停在“鬼面符”三个字上——“江城旧俗,遇横死者,家属需画‘鬼面符’于现场,形似哭脸,意为镇住冤魂,防其索命……”配图上的符号,与档案袋里照片上的血迹图案,竟有七八分相似。
叶涵的心跳漏了一拍。
凶手在模仿旧俗?
还是……这符号本身就藏着别的意思?
下午两点,江城博物馆。
苏清媛穿着一条米白色连衣裙,站在展厅入口等他。
阳光透过玻璃穹顶落在她身上,发梢泛着浅金的光。
看见叶涵走来,她眼睛一亮,举起手里的票:“还以为你要迟到呢。”
“刚结束晨会,跑过来的。”
叶涵微微喘着气,额角还有薄汗。
他今天穿了件简单的白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线条分明的手腕,引得路过的几个小姑娘频频回头。
苏清媛自然也注意到了,忍不住笑:“叶警官现在是刑侦队的‘颜值担当’了?”
叶涵耳根微热,接过她递来的矿泉水:“别取笑我了。”
两人并肩走进展厅。
特展以“明清文人画”为主题,水墨画的淡雅气息扑面而来。
苏清媛显然对这些很熟,指着一幅徐渭的《墨葡萄图》说:“你看这笔触,看似杂乱,其实藏着股郁愤的气——就像你看案卷时的样子。”
叶涵愣了一下。
他从没跟她说过查案时的状态。
“猜的。”
苏清媛眨了眨眼,“上次你跟我讲警校模拟破案,提到现场细节时,眼神就跟这画里的葡萄似的,看着散,其实每一颗都攥得很紧。”
叶涵看着她含笑的眼睛,忽然觉得心里某个紧绷的角落松了松。
他很少在别人面前流露工作状态,苏清媛却总能轻易看穿。
两人慢慢逛着,走到一幅清代的《江城夜雨图》前时,苏清媛忽然停下脚步:“这幅画有意思,你看左下角的题字。”
叶涵顺着她的手指看去,画的角落用蝇头小楷写着:“庚子年七月廿三,夜有雨,闻巷中哭,见符于墙,形似鬼面,问老妪,曰‘索命符’也……”庚子年。
叶涵的瞳孔骤然收缩。
三年前的“雨夜连环杀人案”,第一起案发时间正是庚子年七月廿三。
叮!
检测到与主线任务相关线索:《江城夜雨图》题字“索命符”。
系统提示:可尝试调查该画作的流传历史,或与地方志中“鬼面符”的差异。
他强压下心头的震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画框边缘,用极低的声音问:“这幅画……有详细的背景资料吗?”
苏清媛看出他神色不对,点了点头:“有的,在展品说明册里。
这幅画的作者是清代文人周棠,据说他晚年隐居在江城,画了很多记录本地民俗的作品。
怎么了?”
“没什么。”
叶涵扯出个笑容,“就是觉得这‘索命符’的说法有点意思。”
离开博物馆时,夕阳正斜。
苏清媛要回办公室整理资料,叶涵送她到博物馆门口的公交站。
等车时,她忽然从包里拿出个保温杯:“早上熬的莲子羹,你昨晚没睡好,回去热了喝。”
保温杯是粉色的,和她的拖鞋一个色系。
叶涵接过时,掌心传来温热的触感,顺着手臂一首暖到心里。
“对了,”苏清媛像是想起什么,“我们馆里下周要办个民俗讲座,请了对江城旧俗很熟的老教授,你要是感兴趣……我去。”
叶涵立刻接话。
苏清媛被他的急切逗笑了:“好,到时候我给你留位置。”
公交车来了,苏清媛上车前回头朝他挥手,夕阳的光落在她发梢,像镀了层金边。
叶涵站在原地,看着公交车消失在街角,低头打开保温杯——莲子羹熬得很糯,甜而不腻,是他喜欢的味道。
他拿出手机,给王涛发了条消息:“王哥,帮我查下清代画家周棠的资料,尤其是他和江城‘鬼面符’的关系。”
然后点开系统面板,主线任务的进度条依旧是刺眼的0%,但下面多了一行小字:线索收集1/?
:《江城夜雨图》与“索命符”。
晚风带着雨后的凉意吹过,叶涵握紧手里的保温杯,转身往刑侦支队的方向走。
他知道,那个困扰了江城警队三年的雨夜谜团,似乎从这一刻起,终于透出了一丝微光。
而这份微光里,还夹杂着属于苏清媛的、恰到好处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