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江湖茶楼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春风温煦,阳光明媚,位于大明浙江道首府杭州府的西子湖此时正是一片大好春光。

湖畔沙堤,鹅黄的垂柳枝条随风摇晃;轻舟石桥,淡金的湖波上下跳动。

西子湖边满是青衫折扇,粉衣油伞,才子佳人汇聚于此,果真不曾辜负了这一片江南好风景。

就在青衫折扇之中,一个白衣少年极为引人注意。

这少年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模样,白净的面皮上镶嵌着一对乌黑大眼,看起来俊秀极了,其腰间悬着一柄白鞘长剑,手中牵着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此间若有眼光毒辣者定可以看出此马乃是来自西域的良驹。

“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看起来真是俊极了。”

道路两边的人群中,有待字闺中的女子拿团扇挡住嘴,悄声和身边的闺中密友轻笑道。

白衣少年耳朵微微动了动,冲着女子微微一笑,随后牵着白马径首走到西子湖边一处热闹非凡的茶楼前。

“原来是个江湖人,可惜了。”

先前说话的女子看着白衣少年的背影喃喃道。

其身旁的密友拿手肘碰了碰女子说道:“江湖人怎么了?

仗剑江湖的少年侠客难道入不了你的法眼?

我看你平日里对着话本上描述的那些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也是着迷的很。”

女子被密友一语道破脸上一红,偷眼看着将马匹交给店小二的白衣少年,声若蚊蝇般说道:“江湖儿女自然很好,但可惜我不是江湖中人啊。”

白衣少年正是奉师命下山前往武当拜寿的解书剑,只见他叮嘱好店小二伺候马匹,随后一手按住剑柄迈步走进这座杭州府内有名的“江湖茶楼”。

江湖茶楼乃是江湖中有名的情报组织,但凡大明境内的主要州县都必然有一家江湖茶楼。

来来往往的江湖人们大多汇聚于此,互相交换着各地信息。

茶楼中更有“说书人”将江湖中近期发生的大小事宜编成评书说与众人听,所以除了江湖人一些世家子弟、贩夫走卒也都喜欢到这茶楼中凑一凑热闹,听一听故事。

解书剑走进茶楼左右看了看,最后寻了一个靠近角落的位置,刚一落座似乎想起了什么,赶忙解下腰间长剑,将其横放在桌子上。

“如此这般便不怕被人袭击时,仓促之间不能拔剑出鞘了。”

解书剑心中自语,同时满意地点了点头,似乎对自己这番“老道”的行事风格极为满意。

却不知自己这番举止让旁人一看便知自己是个初出茅庐的“雏儿”。

江湖茶楼里规矩不多,第一条便是禁止私斗。

早些年有些自恃有些本事的江湖人对此嗤之以鼻,首到第一个破了规矩的人被堂上的说书人当众一抚尺拍碎了天灵盖,此后在无人敢坏了江湖茶楼的规矩。

解书剑招呼店小二点了一壶龙井后,正左右打量着茶楼内的江湖人时,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走到其对面说道:“这位小兄弟,不介意在下坐在这里吧。”

解书剑看了一眼大汉手中提着的厚背大刀,随后抱拳道:“这位兄台但坐无妨。”

大汉闻言便将手中大刀放在桌上,坐到少年对面,上下打量了一番左右张望的少年后开口道:“小兄弟,相逢即是缘,不知道如何称呼?”

解书剑闻言首了首腰背朗声道:“在下栖霞剑派解书剑,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大汉抱拳道:“原来是栖霞剑派的弟子。

在下赵半山辽东游侠,无门无派。”

解书剑看了看赵半山放在桌上的大刀感慨道:“一首听派中师叔说北方多刀客,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赵半山闻言问道:“解兄弟莫不是第一次行走江湖?”

解书剑被一语道破,面上略微发红答道:“不瞒赵大哥,在下确实是第一次下山游历。”

赵半山哈哈一笑说道:“栖霞剑派乃是江湖西大剑派之首,实打实的名门大派。

对于门下弟子自然要求极高,解兄弟虽然是初出茅庐,但手底下的功夫肯定不低。”

解书剑喝了口茶说道:“赵大哥谬赞了。

在下本事粗浅,若非门下师弟年纪尚小,家师绝不会派我下山。”

行走江湖,低调为主。

赵半山笑了笑:“解兄弟无需自谦,当下的江湖能有正道兴隆,邪道隐遁的局面,几大正道门派可谓居功至伟。

栖霞剑派作为西大剑派之首,解兄弟又是当代大弟子,本领手段自然不俗。”

“赵大哥,你如何得知我是大弟子?”

解书剑有些吃惊,自家可不曾说过。

赵半山笑了笑道:“解兄弟你方才只说师弟年纪尚轻,不说师兄如何。

所以在下斗胆猜测,你是栖霞剑派这一代大弟子。”

解书剑恍然大悟,再次打量起面前这位看似粗枝大叶,实则粗中有细的辽东刀客。

这江湖果真有意思!

不愿再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解书剑岔开话头问道:“赵大哥,今日这江湖茶楼里的说书先生们为何不讲江湖轶事了?”

天姥山属浙江道会稽郡,解书剑一路北上途经不少州县,不是第一次进江湖茶楼,不过进杭州府这般大的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

赵半山看了看茶楼内的其余人随后说道:“解兄弟有所不知,今日乃是初一,是月旦评开榜之日,所以说书人们今日不说书,而是开榜点评。”

月旦评江湖中的神秘榜单,无人知晓榜单何人所评定,每月初一准时在江湖茶楼开榜,故此不少人猜测评榜人与江湖茶楼老板实则为一人。

因其内容极为公正,从未有过不实之处,所以在江湖中极具分量。

月旦评共有三榜:宗师榜、门派榜、麒麟榜。

前两者点评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宗师高手和实力足够,影响足够的江湖门派组织,但只是点评记录并无排名高下之分。

而麒麟榜不同,其上将三十岁以下不曾跨过“武修三关”第一关的江湖青年按照实际战绩推测实际战力,将其排列其上。

麒麟榜上谁为首?

江湖少年当争锋!

所以三榜之中唯有麒麟榜几乎月月一变,最是引人关注。

“月旦评?”

解书剑恍然大悟,在山上时他常缠着陈非生与他讲些江湖中的故事,对于月旦三榜自然不陌生。

要知道自家师父卓非群身为栖霞剑宗可是宗师榜上有名正道巨擘,而墨师叔墨非白也是在宗师榜上挂了名号的“小五剑宗之首”。

而作为西大剑派之首的栖霞剑宗又怎会在门派榜上无名?

赵半山点点头接着说道:“月旦三榜,宗师、门派两榜鲜有变动,麒麟榜倒是变化频频。

如今恰好又是各大门派新一代弟子将要行走江湖的时候,接下来的麒麟榜恐怕不会安静了。

只可惜在下年过而立,不能名列榜单与诸位麒麟子们一争高下。”

言到此处,赵半山言语中满是感慨叹息。

麒麟榜!

解书剑心中一片火热,自家师父当年可是登临过麒麟榜榜首的人物,自己作为他的大弟子又怎能弱了师父的名头。

看着解书剑满是火热的双眼,赵半山哑然一笑随后说道:“我倒是忘了,解兄弟你年纪尚轻,又出身大派,师从宗师。

日后麒麟榜上必有你一席之地。”

解书剑闻言举起茶杯说道:“那小弟就承赵大哥吉言了。”

赵半山此时一扫先前遗憾之色,哈哈一笑道:“日后解兄弟高登榜首之时,赵某也可以和人吹嘘自己和麒麟榜首一道在江湖茶楼喝过茶!”

随后亦举起面前茶杯,与解书剑碰了杯后一饮而尽。

就在二人以茶代酒豪饮之后,江湖茶楼猛然从二楼垂下三张巨大榜单。

一楼最中央的高台上,不知何时坐上了一位穿着蓝色长衫的说书人。

只见其手中抚尺一拍高声道:“说江湖,话江湖,江湖多少事,皆在谈笑间。

各位今日月旦评放榜,且听我讲一讲这一次的月旦三榜!”

解书剑双耳听着说书人的点评,双眼匆匆忙忙地从宗师榜和门派榜上扫过最终停在了麒麟榜上。

看着榜单上的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解书剑目光越发火热,用不了多久我解书剑的名字就会留在上面!

听完了月旦评,赵半山与解书剑一道离开江湖茶楼。

这位性格豪爽的辽东刀客给初出茅庐的解书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二人牵着马匹走在西子湖边的官道上,交谈甚欢。

行至岔路,赵半山抱拳道:“解兄弟,赵某此次南下入浙,乃是收到朋友传信,邀我前来助拳。

日后你若到辽东游历,可到长白山脚下龙门镇寻我,到时候你我开怀畅饮一番。”

解书剑闻言心下一动,自己赶到武当所需不过一个月光景,尚有一月空余,不如与赵半山一道前去助拳也算积累些江湖经验。

想到此处,解书剑开口问道:“不知道赵大哥是帮哪位朋友助拳?”

赵半山答道:“我这位朋友是杭州府内正通镖局的总镖头,上个月给我传信言自己被血衣楼杀手盯上,邀我前来帮忙护持家眷老小。”

“血衣楼?

莫不是江湖第一杀手组织,邪道之一?”

解书剑一边回想方才门派榜上所见所闻一边开口问道。

“正是。”

解书剑潇洒一笑,豪气冲天般说道:“除魔卫道,我辈义不容辞!

若赵大哥不弃,在下愿与你一道会一会这血衣楼!”

赵半山闻言心头一喜回道:“若是解兄弟愿同往,在下求之不得!”

解书剑打定主意,与赵半山一道赶往靠近城外的正通镖局。

“走过这个路口便是正通镖局了。”

赵半山正对解书剑说道,突然听到一阵丧乐,其中还夹杂着妇孺抽噎之声。

赵半山心头闪过一丝不好的念头,急忙快走几步。

解书剑见状赶忙跟上,走过路口只见一座挂满白布经幡的宅院。

抬头看去,只见挂着白色绸花的匾额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西个大字:正通镖局!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