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连载
《再一再二不再三下一句》内容精“悠星露”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张秉铭白星灵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再一再二不再三下一句》内容概括:十五岁的白星捧着网恋学霸柯旭的专属笔记满心欢却在图书馆撞见他与群友“小柚子”牵手;大学实习她沉醉于张秉铭的成熟温甘愿推掉聚会、放弃考却在会议室门外听见自己只是“好用的工具”;工作阳光奶狗易彦新的崇拜让她心可无休止的迁就与索终究压垮了她的热三次栽进感情的漩白星灵终于醒悟1 与学霸的恋爱白星灵把柯旭的数学笔记压在枕头下十五岁的夏夜正裹着栀子花香漫进窗...
十五岁的白星灵,捧着网恋学霸柯旭的专属笔记满心欢喜,
却在图书馆撞见他与群友“小柚子”牵手;大学实习时,她沉醉于张秉铭的成熟温柔,
甘愿推掉聚会、放弃考研,却在会议室门外听见自己只是“好用的工具”;工作后,
阳光奶狗易彦新的崇拜让她心动,可无休止的迁就与索取,终究压垮了她的热情。
三次栽进感情的漩涡,白星灵终于醒悟了。
1 与学霸的恋爱白星灵把柯旭的数学笔记压在枕头下时,
十五岁的夏夜正裹着栀子花香漫进窗棂。老式吊扇在天花板上转得慢悠悠,
把书桌台灯的光晕晃出细碎的波纹,她指尖划过手机屏幕里柯旭发来的解题步骤,
QQ对话框顶端的“正在输入”闪了又闪,最终跳出一句“这道几何题辅助线要往这边画,
明天再讲另一道”。屏幕右下角的“数学互助小组”群聊图标还在跳动,
群里二十多个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初中生,每天晚上除了讨论题目,
还会分享各自的日常——有人发自家猫咪踩键盘的照片,有人吐槽作业太多,
而柯旭作为群里公认的“学霸大神”,总是在大家卡壳时最先冒出一句“我来试试”。
白星灵是在群里潜水半个月后才敢说话的。那时她总卡在函数题里,
某次把满是红叉的作业拍进群里,柯旭的ID“柯柯几何”第一时间回复,
条理清晰的解题思路像一把钥匙,慢慢打开了她对数学的畏难。一来二去加了QQ,
某天柯旭突然发来一句“我觉得和你聊天很舒服,要不要试试做我女朋友”?
白星灵盯着屏幕,耳尖比书桌上的红墨水还要烫,手指抖了半天才敲出一个“好”字。
他们的恋爱藏在群聊的热闹背后,柯旭会在群里帮所有人解答问题,
却会私下给她发专属的“错题详解”,把复杂的公式编成口诀;群友聊起喜欢的零食,
他会悄悄问她“你爱吃草莓味的糖吗”,下次寄资料时会偷偷塞两盒在信封里。
六月的风带着毕业季的燥热吹进教室,白星灵攥着手里的高铁票,心脏跳得像揣了只兔子。
她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从早餐钱里省,从文具费里抠,终于买了一张去柯旭城市的票。
出发前一天,她在群里说“下周要去朋友那边玩,可能没法及时看消息啦”,
群友们闹着让她带特产,柯旭也在群里回复“注意安全”,私聊里却加了句“玩得开心,
回来给我讲讲”——他不知道,她要去的“朋友那边”,就是他的城市。
高铁缓缓驶入站台时,白星灵紧张得手心冒汗。她按着柯旭之前提过的地址找到图书馆,
远远就看见一个穿着白T恤的男孩站在门口,
和她手机里柯旭发的照片一模一样——干净的短发,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可下一秒,
她的脚步就定住了:男孩身边站着个扎马尾的女生,手里拿着一杯奶茶,
笑着把吸管递到他嘴边。那女生的侧脸很眼熟,白星灵忽然想起,她是群里的“小柚子”,
前几天还在群里问过柯旭物理题,柯旭当时回复得格外耐心。柯旭低头喝了一口奶茶,
然后自然地牵起“小柚子”的手,两人并肩走进图书馆,阳光洒在他们身上,
像一幅刺眼的画。白星灵站在原地,风卷起她的衣角,却吹不散胸口的闷痛。她掏出手机,
屏幕上还停着早上发给柯旭的消息“今天考试加油呀”,他回复的“谢谢,
你也要好好复习”还带着温度;群聊里“小柚子”刚发了条消息:“和朋友来图书馆啦,
今天也要好好学习!”配的照片里,柯旭的白T恤一角刚好入镜。白星灵手指用力,
把高铁票揉成一团,又点开相册,一张一张删掉那些存了半年的“专属笔记”照片,
最后退出QQ群,拉黑了柯旭和“小柚子”的账号。回去的高铁上,窗外的风景飞快后退,
白星灵把头靠在窗户上,眼泪无声地淌下来,打湿了袖口。她摸出枕头下带过来的数学笔记,
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字迹,突然觉得好陌生。那年夏天过去后,她把笔记锁进了书柜最底层,
连同十五岁的心动一起,埋进了记忆里。2 与上司的恋爱百星灵一直有好好学习,
很快进入了大学,但时光荏苒,四年过得像一场快进的电影,
白星灵从青涩的新生变成即将毕业的实习生,每天在写字楼里忙着打印文件、整理报表,
连轴转的日子让她几乎忘了曾经那段无疾而终的初恋。直到九月的一个傍晚,她加班到七点,
走出电梯时,正好遇见部门经理张秉铭。那时夕阳正透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
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影。张秉铭穿着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手里拎着一个公文包,
看见她时,温和地笑了笑:“还在加班?饿不饿,楼下有家便利店,我请你吃关东煮。
”白星灵愣了愣,连忙点头。她之前只在部门会议上见过张秉铭,
三十五岁的他总是沉稳又专业,是项目里的“定海神针”。第一次跟张秉铭参加项目会议时,
白星灵紧张得手心冒汗。会议室是椭圆形的,巨大的落地窗能看到远处的商圈,
投影仪在白色幕布上投出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张秉铭坐在主位,左手边是客户方的负责人,
右手边留了个空位给她——说是让她“学习怎么对接需求”。客户一开始就提出了修改意见,
语气带着不耐烦:“这个方案的用户画像太模糊了,我们要的是精准定位,不是泛泛而谈。
”旁边的同事脸色瞬间变了,白星灵也跟着攥紧了笔,却看见张秉铭抬手示意大家冷静,
然后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圈画:“您说的精准定位,是不是更侧重25-30岁的职场女性?
我们之前做过同类调研,这部分人群的消费偏好是……”他语速平稳,
条理清晰地把客户的需求拆解成具体的执行方向,甚至拿出了备用的调研数据,
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渐渐缓和。会议结束后,张秉铭把她叫到身边,
递过一杯热咖啡:“做项目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别慌,先听清楚对方要什么。
”那杯咖啡的温度透过纸杯传到掌心,白星灵心里突然泛起一阵暖意。从那天起,
张秉铭开始经常“关照”她。会在她加班时,借口“自己也没吃饭”,
带她去公司附近的餐馆;会在她做错报表时,把她叫到办公室,拿着红笔圈出错误处,
轻声说“这里的逻辑要理顺,你看,把这组数据和上月对比,
趋势就明显了”;甚至在部门聚餐时,会主动替她挡酒,笑着对同事说“小姑娘还在实习,
喝饮料就好”。他从不提“喜欢”,却总在细节里透露出温柔:记得她不喝珍珠奶茶,
每次都给她点芋圆的;知道她怕黑,每次送她回宿舍,
都会看着她走进楼道才离开;会在聊天时,认真听她讲大学时的趣事,
偶尔还会说“你这样真好,纯粹又努力,像年轻时的我”。白星灵渐渐陷了进去。
她开始推掉闺蜜苏晓的聚会,
理由是“要跟着张经理学做项目”;放弃了准备很久的考研计划,
因为张秉铭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我可以带你做核心项目”;甚至在父母打电话问她毕业打算时,
她脱口而出“想留在这边工作,有个前辈很照顾我”。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张秉铭身上,
每天盼着能见到他,哪怕只是在办公室里打个招呼,都能让她开心一整天。
她以为自己遇到了对的人,以为这次终于能拥有一段安稳的感情。直到毕业前一周,
部门开项目复盘会。白星灵负责整理会议纪要,提前十分钟去了会议室,刚走到门口,
就听见里面传来张秉铭的声音,带着一丝漫不经心:“你说那个实习生啊?小姑娘挺热情的,
也好哄,平时多跟她说几句话,就能让她主动加班整理资料,省了我好多麻烦。
”“那你打算跟她一直这样?”电话那头的人笑着问,听声音像是市场部的王经理。
“不然呢?”张秉铭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嘲讽,“我都三十五了,
怎么可能跟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认真?等这个项目结束,她留不留得下来还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