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雨夜的绿萝:一场情殇背后的人间烟火与未说完的话 台中深秋的雨,
总带着一股化不开的凉。谢敏站在医美诊所的落地窗前,看着玻璃上的雨痕,
手里攥着刚凉透的奶茶——是李某最喜欢的珍珠奶茶,三分糖,少冰。
她原本想等李某来接她下班,却在半小时前,刷到了那条新闻推送:“台中某路口车祸,
司机涉嫌过失致死,现场态度冷漠”,配图里,李某靠在撞变形的车门上,指尖夹着一支烟,
烟雾在雨里散得很慢。 谢敏的手一抖,奶茶洒在白大褂上,褐色的液体晕开,
像一块难看的疤。她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李某时,他也是这样站在雨里,却举着一把大伞,
笑着对她说:“谢总监,我是来咨询皮肤管理的,朋友说你这儿最专业。”那时候的他,
眼里有光,说话时会有点不好意思地挠头,和现在新闻里的人,判若两人。
第一章 初识的咖啡香: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 谢敏第一次注意到李某,
是在诊所的周年庆活动上。 她作为业务总监,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傍晚活动快结束时,她累得靠在墙角,手里还攥着活动流程表。这时,
一杯热咖啡递到她面前,是美式,不加糖不加奶——她早上跟助理提过一句,说“美式提神,
适合加班”,没想到被他记住了。 “谢总监,歇会儿吧,活动都结束了。”李某笑着说,
手里还拿着一块没开封的三明治,“我看你没吃晚饭,这个给你垫垫。” 谢敏接过咖啡,
指尖碰到杯子,暖得她心里一颤。那天她才知道,李某是做建材生意的,经常要跑工地,
皮肤被晒得有点黑,所以来咨询防晒和修复。后来,他成了诊所的常客,
每次来都会提前问她“今天忙不忙”,偶尔会带一束小雏菊——不是什么名贵的花,
却新鲜得很,他说“工地旁边的花店买的,看着挺好看,就给你带了”。 他们的感情,
是在一次次的“顺路”里慢慢升温的。李某说“正好顺路,送你回家”,
其实他的工地在城东,谢敏家在城西;谢敏说“正好煮了汤,给你带一份”,
其实她特意早起两个小时,炖了他爱喝的玉米排骨汤。 谢敏的童年过得不算好,
父母常年吵架,她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习惯了把情绪藏在心里。遇到李某后,
她第一次觉得,有人能看穿她的“故作坚强”。有次她加班到深夜,
对着电脑里的报表掉眼泪,李某突然出现在诊所门口,
手里拿着热乎的关东煮:“我猜你又没吃饭,特意绕过来的。” 那天,
他陪她在诊所里吃关东煮,听她吐槽工作的压力,说“要是累了就歇会儿,我养得起你”。
谢敏看着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她从来没奢望过有人会对她说“我养得起你”,
可他说了,说得那么认真。 他们确定关系那天,是谢敏的生日。李某带她去了台中港,
晚上的港口有很多星星,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枚银戒指,款式很简单,
却很亮。“我没什么钱买钻戒,这个是我自己挑的,你别嫌弃。”他有点紧张,手都在抖。
谢敏笑着戴上戒指,说“我喜欢”——她真的喜欢,不是因为戒指,是因为他的用心。
那时候的他们,谁也没想到,三年后,会走到那样的结局。
第二章 撞碎的后视镜:那场雨里的信任崩塌 变故发生在去年夏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撞碎了他们之间所有的温柔。 那天谢敏正在诊所给客户做皮肤检测,
手机突然响个不停,是陌生号码,她以为是推销,没接。直到助理跑进来,
脸色苍白地说“谢总监,你快看新闻,李某出事了”。 她打开手机,
铺天盖地的消息:“台中某路口,轿车撞倒摩托车,骑手当场死亡,司机李某涉嫌过失致死,
现场抽烟态度冷漠”。配图里,李某的车前脸撞得稀烂,后视镜掉在地上,他靠在车门上,
手里夹着烟,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谢敏的脑子一片空白,
她抓起包就往医院跑——她想找到李某,问他“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可她在医院门口等了三个小时,只等到警察的通知:“李某涉嫌过失致死,已被带回警局,
后续将申请取保候审。” 第一次去看守所看李某时,
谢敏特意穿了他最喜欢的那条蓝色连衣裙,带了他爱喝的珍珠奶茶。隔着玻璃,她看着他,
头发乱了,眼神也没了以前的光,却还在跟她说“没事,就是个意外,我很快就能出来,
你别担心”。 谢敏想问他“为什么在现场抽烟?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救那个骑手?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还抱着一丝希望,觉得他只是吓坏了,
才会做出那样的举动。 李某取保候审那天,谢敏去接他。他走出看守所的大门,看到她,
没有像以前那样跑过来抱她,只是淡淡地说“走吧,去吃点东西”。吃饭的时候,
他全程都在看手机,谢敏问他“以后打算怎么办?要不要去给骑手家属道歉?
” 他却皱起眉,说“道歉有什么用?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我都赔偿了,他们还想怎么样?
” 谢敏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她想起那个骑手的新闻,说他才28岁,
是家里的独子,还有一个刚怀孕的妻子。她看着眼前的李某,
突然觉得很陌生——那个会因为踩死一只蚂蚁而难过的人,怎么会对一条生命如此漠视?
从那以后,他们之间的争吵越来越多。谢敏让他去做心理疏导,他说“我没病,
不用去”;谢敏让他少跟那些朋友出去喝酒,他说“我现在心情不好,喝点酒怎么了?
”;谢敏发现他偷偷藏了酒,跟他吵,他却摔门而出,说“你能不能别管我?
我现在已经够烦了!” 谢敏的抗焦虑药,从以前的一天一片,变成了一天两片。
她晚上睡不着,总是想起新闻里的画面,想起李某冷漠的脸,想起那个骑手妻子的眼泪。
她试着跟闺蜜倾诉,闺蜜说“谢敏,你别傻了,他根本没意识到自己错了,你跟他在一起,
只会越来越累”。她也想过分手,
可每次看到李某偶尔流露出的脆弱——比如在梦里喊“不是故意的”,
比如看到孩子会下意识地躲开——她又心软了。她总觉得,他只是暂时被困住了,
只要再给点时间,他总会好起来的。 直到有一天,她在李某的车里,发现了一张超速罚单,
日期是他保释期间的,地点在郊区的盘山公路。她拿着罚单问他“你为什么要去那里?
还开那么快?” 李某却不耐烦地抢过罚单,揉成一团扔在地上:“我开车关你什么事?
你是不是觉得我犯了错,就什么都不能做了?” 那天,
谢敏第一次对他发了脾气:“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很危险?你不仅会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别人!
那个骑手已经死了,你能不能有点愧疚感?” 李某看着她,眼神里满是嘲讽:“愧疚?
愧疚能让他活过来吗?谢敏,我看你是跟那些媒体一样,觉得我是个杀人犯吧?
既然你这么不相信我,那我们不如分手!” “分手”两个字,像一把刀,扎在谢敏心上。
她看着李某,突然觉得很累——她努力了这么久,想拉他一把,可他却把她的手推开,
一步步往深渊里走。 第三章 空掉的药瓶:那个雨夜的失控与绝望 谢敏的抗焦虑药,
吃完了。 她去医院开药,医生跟她说“你最近的情绪很不稳定,最好做个全面的心理评估,
别再硬扛了”。她点点头,却没去做评估——她怕医生说“你需要住院”,
怕自己真的撑不下去。 那段时间,诊所的工作也出了问题。有客户投诉她服务态度不好,
其实是她那天没忍住,在给客户做护理时掉了眼泪;领导找她谈话,说“谢敏,
你最近状态不对,要不先休个假”。她拒绝了,说“我没事,再撑撑就好了”。
她还在坚持,是因为她还抱着一丝希望——李某的案子快开庭了,她想等案子结束,
跟他好好谈一次,要么一起面对,要么彻底分开。 可她没等到那一天。
出事前的那个晚上,雨下得很大。谢敏接到李某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喝醉了,说“谢敏,
我对不起你,我对不起那个骑手,我现在好难受”。 谢敏赶紧开车去找他,
在一家酒吧门口看到了他。他靠在墙上,浑身是酒气,头发湿了,贴在脸上。她走过去,
想扶他起来,他却突然抱住她,哭着说“我好怕,我怕坐牢,我怕你离开我”。 那天晚上,
谢敏把李某带回了自己家。她给他煮了醒酒汤,看着他喝完,
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她还是心疼他,哪怕他伤了她那么多次。 凌晨三点,谢敏醒了,
发现李某不在床上。她走出卧室,看到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瓶酒,正在喝。
“你怎么又喝酒了?”谢敏走过去,想把酒瓶抢过来。 李某却推开她,说“你别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