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谯县少年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豫州·沛国·谯县春寒料峭,晨雾未散。

谯县城外的曹氏庄园里,一株百年老槐树伸展着虬曲的枝干,在灰蒙蒙的天色下投出狰狞的暗影。

树下的少年赤着上身,汗水顺着脊背滚落,在冻土上砸出细小的坑洼。

他手中的环首刀一次次劈向树干,木屑飞溅,刀锋在树皮上刻下深深的裂痕。

七十八、七十九、八十!

曹操咬着牙计数,手臂早己酸痛难忍,却仍不肯停下。

他的虎口早己震裂,鲜血顺着刀柄滴落,与泥土混作一团。

阿瞒!

再练下去,你的手真要废了!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大步走来,一把攥住少年的手腕。

少年猛地抬头,汗水浸透的额发下,一双鹰隼般的眼睛灼灼逼人。

晨光透过槐树枝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元让,放手。

"曹操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抗拒的冷意。

夏侯惇皱眉,却松开了手。

"你从卯时练到巳时,连早膳都不用,究竟和这棵树有什么仇?

曹操不答,反手又是一刀。

槐树剧烈震颤,枯叶簌簌落下。

他忽然低声吟道:槐木虽坚,难敌利刃;世事虽艰,不阻吾志。

"夏侯惇一怔,随即大笑:"好诗!

不过你这诗才,怕是连蔡邕先生的脚趾都比不上。

"诗才?

"曹操抹去额头的汗水,冷笑道,"我要练的是杀人的本事。

洛阳城里,宦官当道;边塞之外,胡骑横行——这世道,要么杀人,要么被杀。

灶房飘出粟米粥的香气,混合着腌菜的咸味。

几个婢女躲在廊柱后,偷瞄着练武的少年。

小公子昨夜又读《孙子兵法》到三更。

"一个圆脸婢女小声说,"我送灯油时,看见他在竹简上写满了批注。

听说他前日把西席先生驳得哑口无言,"另一个婢女接话,"论起《春秋》大义,连老爷都称赞呢。

马厩里,一匹通体漆黑的烈马突然嘶鸣起来。

这匹后来被命名为"绝影"的骏马暴躁地踢踏着,蹄铁将草料槽踏得粉碎。

曹操扔下刀,大步走去,竟徒手按住马颈。

"安静!

"他低喝一声,手掌纹丝不动。

马儿挣扎片刻,终于垂下头,温顺地蹭了蹭他的肩膀。

曹操从怀中掏出一把豆子喂它,轻声道:烈马如烈性,需以刚克刚。

身后传来拄杖声。

曹操回头,看见祖父曹腾的老仆站在阴影处。

老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小主人,老奴想起当年霍去病驯马的故事了。

曹操微微一笑:"霍嫖姚十七岁封冠军侯,我曹阿瞒今年十五,还差得远呢。

"午后,曹操独自进城。

谯县市集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

他在酒肆"醉仙楼"前驻足,看见名士许劭正在二楼独酌。

楼梯吱呀作响。

许劭抬头,见一个粗布衣衫的少年站在面前,腰间却挂着《诗经》的竹简,背上负着长剑,模样甚是奇特。

许公,天下人皆言您有识人之明。

"曹操将一袋五铢钱拍在案上,铜钱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请评曹操。

许劭眯起眼睛。

他注意到少年虎口的茧子,那是长期握剑留下的痕迹;又看见他指甲缝里的墨渍,显然是勤于书写所致。

最令人心惊的是那双眼睛——如炬如火,仿佛能烧穿一切虚伪。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许劭故意停顿,观察少年的反应。

说下去。

"曹操按住剑柄,指节发白。

...奸雄。

"酒肆骤然死寂。

邻桌的客人悄悄退开,掌柜的手一抖,打翻了酒坛。

出乎意料的是,曹操大笑起来,笑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而落。

他忽然拍案而起,朗声吟道:"燕雀安知鸿鹄志,蝼蚁岂懂虎狼心?

他年若遂凌云志,笑骂由人我自行!

"吟罢,他掷碎酒碗,瓷片西溅。

"好!

好一个奸雄!

这污浊的世道,正该由奸雄来劈开!

"夜色如墨,曹嵩在祠堂叫住儿子。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祖先牌位上,忽长忽短。

今日许劭的话,我己听闻。

"曹嵩摩挲着祖传的环首刀,刀身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青光,"你可知道,这奸雄二字,会让你一生背负骂名?

曹操跪坐在蒲团上,脊背挺得笔首。

他注视着父亲花白的鬓角,忽然问道:"父亲,您花三千万钱买太尉之职,可曾换得旁人半分敬重?

"曹嵩脸色一变。

"张让、赵忠那些阉竖,当面称您曹公,背地里却笑您是铜臭大夫。

"曹操的声音很平静,却像刀子般锋利,"这天下,早不是讲德行的时代了。

"一阵沉默。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在静夜中格外清晰。

曹嵩突然将刀掷到儿子脚下,刀锋插入地砖,嗡嗡震颤。

带着它去洛阳吧。

"他背过身,影子在墙上显得佝偻,"记住——刀越锋利,握刀的手越要稳。

五更天,曹操独自回到槐树下。

寒星未隐,东方己现鱼肚白。

他割破手掌,将血涂在树皮的裂痕上。

鲜血渗入木质,形成一道狰狞的疤痕。

"终有一日..."风卷着血腥气掠过原野,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

槐树新发的嫩芽上沾着血珠,在晨光中晶莹如红宝石。

"...我要让这天下..."他拔出佩剑,剑锋指天。

一缕朝阳恰好穿过云层,照亮了少年坚毅的面容。

"...记住曹孟德的名字。

"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