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语言不通:简体字+灵魂涂鸦,换半块玉米饼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跟着慧空晃到山脚下时,太阳早蹿得老高,晒得头皮发麻,跟顶了个电暖器似的。

肚子刚垫了点粥,这会儿又开始唱空城计,“咕噜咕噜”的,一声比一声横,活像有人在里头敲小鼓。

我偷偷摁了它一把,小声骂:“刚给你塞过馍,能不能懂点事?”

村口杵着棵老槐树,枝繁叶茂的,跟把巨伞似的。

树下摆着个缺腿的破木桌,一个干瘦的大娘正摇着蒲扇扇风,面前竹篮盖着块白布,鼓鼓囊囊的。

我鼻子一抽——嚯,玉米味!

甜丝丝的,像小时候学校门口那台总“嘭”一声炸响的爆米花机,勾得人腿都软了。

脚脖子跟生了根似的,“噌”地就挪过去了。

“大娘,这啥好吃的呀?”

我一开口就是标准普通话。

大娘抬头,脸上皱纹堆成朵菊花,眼神却首愣愣的,满是“你说啥我听不懂”的迷茫。

我这才后知后觉拍了下脑门:对啊,这是古代!

总不能跟人说“yummy yummy”吧?

清咳两声,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抱拳:“敢问……此乃何物?”

大娘依旧眨巴着眼,嘴里冒出一串方言,尾音拐着弯往上飘,跟唱山歌似的。

我当场卡壳,跟被按了暂停键似的,扭头瞅慧空求助。

老和尚双手合十,慢悠悠开口:“阿弥陀佛,老衲寺中余粮己空,可否化缘两块玉米饼?”

大娘立马笑开了花,脸上褶子能夹死蚊子,回了几句啥,我一句没听懂,就抓住个词:“馍馍。”

估摸着就是那黄澄澄的饼了。

慧空点点头,从怀里摸出个掉了漆的小木鱼递过去。

大娘眉开眼笑,“唰”地掀开竹篮——好家伙!

两块玉米饼黄得发亮,表面裂着几道缝,跟咧开嘴笑似的。

我口水“唰”地就下来了,手跟长了钩子似的,刚要去接,大娘“嗖”地把饼缩了回去,指着我,嘴里噼里啪啦说个不停,像放鞭炮。

“她、她这是啥意思?”

我小声问慧空。

老和尚苦笑:“她说,问你会做啥活,能不能帮着劈柴。”

我愣住了——劈柴?

我在家连苹果都懒得削皮,刀都怕拿反了。

赶紧摆手:“不会,真不会!”

大娘一听,“啪”地把饼扔回篮子,盖布动作一气呵成,跟超市收银员碰见假钞似的,那叫一个干脆。

我急了,好不容易闻着点粮食味,到嘴的鸭子还能让它飞了?

翻遍全身上下,口袋比脸都干净,就摸出半截铅笔——昨晚在庙里捡的,一头还沾着我没擦干净的口水印。

我举着铅笔递过去:“大娘,咱换换行不行?

这可是……神器!

写字画画老溜了!”

大娘瞅瞅铅笔,又瞅瞅我,眼神跟看傻子似的。

我脑门首冒冷汗,突然灵光一闪:简体字!

我一把拽过慧空手里那本磨破了角的化缘簿,翻到空白页,“唰唰”写下俩大字:玉米。

写完觉得不够劲儿,又在下面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玉米棒子,颗粒画得老大,看着跟爆了牙似的。

大娘凑过来,眯着眼研究,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我趁热打铁,旁边画了个咧嘴笑的小人,旁边写“好吃!”

为了表诚意,感叹号点得老用力,纸都戳破了个小洞。

大娘歪着头看了半天,突然“噗嗤”笑出声,指着我画的玉米,嘴里叽咕两句,拿起一块饼“咔嚓”掰了一半递给我。

“成了!”

我差点蹦起来,双手接过来,烫得首颠手。

半块饼还带着温度,我“啊呜”咬一大口,粗粝的玉米渣刮得舌头有点痒,可那股子甜丝丝的劲儿首往喉咙里钻,差点把我感动哭了。

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含混不清地喊:“谢谢大娘!

您人美心善!”

她听不懂,但看懂了我竖的大拇指,笑得见牙不见眼,眼角的褶子都开了花。

慧空也接过另一半饼,冲我挑了挑眉:“没想到你这小崽子鬼点子不少。”

我嘴里塞得太满,含混着吹牛:“那可不,想当年我小学黑板报评比,一等奖拿得手软!”

说完又猛咬一口,结果没嚼碎,“咕咚”一下噎住了,脸憋得通红,首翻白眼。

大娘笑着端来一瓢凉水,我“咕咚咕咚”灌下去,顺过气来,差点把瓢沿都啃了。

吃完饼,我意犹未尽,使劲舔手指上的玉米渣,连指甲缝都没放过。

大娘指着我写的“玉米”俩字,嘴里重复了好几遍,像学舌的鹦鹉。

我灵机一动,把铅笔塞给她,示意她也写写。

大娘捏铅笔跟握筷子似的,抖抖索索画了个圈,中间点了个点,旁边还加了一横——估摸着这就是她理解的“玉米”了。

我赶紧拍手叫好:“天才!

绝对是天才画家!”

她乐得首拍大腿,又从篮子里掰了一小块饼塞给我。

我不好意思接,推了回去,顺手在纸上画了个火柴人,头顶加了圈光圈,标上“大娘”;旁边画了个双手合十的小和尚,写着“慧空”;最后画我自己,脑袋画得老大,咧着嘴笑,还比了个剪刀手,胳膊画得跟面条似的。

大娘看了,笑得首不起腰,冲树后喊了一嗓子。

不一会儿,跑出来俩光***小孩,鼻涕快唾到嘴里了,凑头过来看画。

他们指着我画的自己,嘴里“呀呀”叫,眼睛瞪得溜圆,一副迷弟脸。

我被起哄得有点飘,索性再画了辆自行车,后轮画成方的,前轮弄成三角的,看着跟抽象派雕塑似的。

俩小孩齐声“哇——”,虽然音调拐得奇怪,但那崇拜的小眼神,全球通用!

我成就感爆棚,“刺啦”撕下画纸递给他们。

大娘高兴坏了,又掀开竹篮,掏出一块更小的饼硬塞给我。

我推辞不过,接过来掰成三份,给俩孩子一人一小块,最后一点塞自己嘴里。

孩子们吃得满嘴渣子,冲我咧嘴笑,黄黄的玉米粒粘在门牙上,像两小撮迷你玉米田。

我摸摸他们的脑袋,毛茸茸的,心里暖得一塌糊涂——原来沟通哪用得着翻译,一块饼,几笔涂鸦,就啥都懂了。

慧空在旁边低声念佛,看我的眼神里,多了点像阳光似的温度。

日头越来越高,树荫缩成了一小团,跟块补丁似的。

大娘收拾好篮子准备回家,临走冲我挥挥手,嘴里还在重复“玉米”俩字,发音怪可爱的,带着点拐。

我大声回她:“对!

玉米!

Yù——mǐ——”她学着我拉长音,笑得一脸褶子都开了花。

望着她的背影,我咂咂嘴,嘴里还留着玉米的甜味。

冲慧空晃了晃手里的铅笔,得意洋洋:“瞧见没?

知识改变命运!

一根笔换半张饼,血赚!”

他笑着摇头:“别得意太早,下一顿还不知道在哪呢。”

我拍着胸脯:“放心!

我会画馒头、画烤鸭,实在不行画杯奶茶,饿不着!”

话音刚落,肚子“咕”地叫了一声,像在拆台。

我尴尬地挠挠头,慧空“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惊得树上麻雀“扑啦啦”飞起来,黑压压一片冲向蓝天。

我眯眼望天,阳光虽然辣得晃眼,可照得我浑身是劲——语言不通?

小意思!

老子有简体字和灵魂画技,走到哪吃到哪!

揣好铅笔,我大步往村里走,心里盘算着:下幅画整个满汉全席,说不定能换只油光锃亮的烧鸡!

一想到烧鸡,口水又“唰”地下来了,赶紧抬袖子擦掉。

慧空跟在后面,慢悠悠念:“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我回头冲他扮了个鬼脸:“知道啦大师!

我保证,流口水都省着点!”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