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瓷用什么工具

锯瓷用什么工具

作者: 喜欢出彩的周大富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锯瓷用什么工具》是大神“喜欢出彩的周大富”的代表锔瓷林晚秋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第一巷深处的“叮当”声梅雨季节的江南老空气里飘着潮湿的樟木林晚秋蹲在“拾光锔瓷”工作室的门槛手里攥着一张催缴房租的通知雨水顺着屋檐滴在纸晕开一团模糊的墨工作室是租来的老房木窗棂上的红漆褪得斑上挂着她从旧货市场淘来的铜制工具:大小不一的锔钉、磨得发亮的锤子、细如发丝的钻靠窗的工作台摆着一件还没修好的青花瓷碗沿缺了个小裂纹像树枝一样爬过碗身——这是...

2025-10-12 22:43:29

第一章 老巷深处的“叮当”声梅雨季节的江南老巷,空气里飘着潮湿的樟木味。

林晚秋蹲在“拾光锔瓷”工作室的门槛上,手里攥着一张催缴房租的通知单,

雨水顺着屋檐滴在纸角,晕开一团模糊的墨渍。工作室是租来的老房子,

木窗棂上的红漆褪得斑驳,

上挂着她从旧货市场淘来的铜制工具:大小不一的锔钉、磨得发亮的锤子、细如发丝的钻头。

靠窗的工作台上,摆着一件还没修好的青花瓷碗,碗沿缺了个小口,

裂纹像树枝一样爬过碗身——这是张阿婆上周送来的,说是她老伴生前用了四十年的吃饭碗,

摔碎那天,张阿婆坐在工作室里哭了好久。“晚秋,这月房租再拖,我只能找下家了。

”房东李叔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无奈,“不是我不近人情,这老巷的房租本来就低,

你这工作室开了快一年,除了几个老街坊,没见着几个新客户。”林晚秋挂了电话,

指尖摩挲着青花瓷碗的裂纹,心里发沉。她学锔瓷三年,师傅是巷尾的老周师傅,

去年师傅走后,她接下了这门手艺,开了这家工作室。可现在的人,摔了瓷碗要么直接扔,

要么找现代修复机构用胶水粘——没人愿意花大价钱,让她用铜钉一点点“缝补”裂痕,

更没人懂“金缮不足,锔瓷来补”的道理。就在这时,工作室的木门被轻轻推开,

风铃“叮铃”响了一声。一个穿着米白色风衣的女人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个锦盒,

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却没乱了她身上的精致。“请问,这里能修瓷器吗?

”女人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林晚秋站起身,擦了擦手上的铜屑:“可以,

您拿来看看。”女人打开锦盒,里面是一个浅青色的瓷瓶,瓶身有道斜斜的裂痕,

从瓶口一直延伸到瓶底,像是被人用力摔过。“这是我外婆的嫁妆,她走前说,

让我一定把它修好。”女人的指尖轻轻碰了碰裂痕,“我找了好几家修复机构,

他们都说只能用胶水粘,可我不想让它身上留着‘看不见的疤’。”林晚秋接过瓷瓶,

指尖能摸到裂痕边缘的细微凸起——这是清代的豆青釉瓷瓶,胎质细腻,釉色温润,

是个好物件。她对着光仔细看了看裂痕的走向,心里有了数:“能修,用‘暗锔’技法,

把铜钉藏在釉色下,不仔细看,只会觉得裂痕像天然的纹路。”“真的吗?

”女人眼里亮了起来,“多少钱都行,只要能修好它。”“一千二,一周后来取。

”林晚秋报了价——这是成本价,她知道,要是再丢了这个客户,

工作室可能真的撑不下去了。女人爽快地付了定金,临走前又叮嘱:“麻烦你多费心,

这瓶子对我很重要。”看着女人的背影消失在雨巷里,林晚秋把瓷瓶放在工作台上,

点燃了酒精灯。铜片在火上烧得泛出橙红,锤子敲下去时发出“叮叮”的脆响,

火星溅在青砖地上,像碎掉的星子。她忽然想起师傅生前说的话:“晚秋,锔瓷修的不是瓷,

是人心。器物有裂痕,人心也有,咱们这手艺,就是把碎掉的东西,拼出不一样的美。

”第二章 暗锔里的秘密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秋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豆青釉瓷瓶上。

第一步是“查裂”,她用放大镜一点点沿着裂痕移动,

记录下每一处细微的纹路——暗锔最讲究“随裂走线”,铜钉的位置必须和裂痕完美契合,

不然不仅修不好,还会让裂痕扩大。她在纸上画了张草图,用红笔标出要钻孔的位置,

密密麻麻的小点像星星一样,分布在裂痕两侧。第二步是“锻钉”,她选了纯度高的紫铜,

剪成细小的铜条,放在铁砧上反复敲打。紫铜软,敲的时候要掌握好力度,

太轻了钉身不结实,太重了又会变形。锤子落下的节奏很重要,“叮叮、叮、叮叮叮”,

像是老巷里的童谣,林晚秋闭着眼都能找到熟悉的韵律——这是师傅教她的“钉语”,

不同的节奏,能敲出不同弧度的钉脚。第三天下午,她开始“钻孔”。钻头细得像绣花针,

转速不能太快,不然会把瓷瓶钻裂。她屏住呼吸,右手握着钻柄,左手扶着瓷瓶,

眼睛盯着钻头和标记点的位置,每钻一下,都要停几秒,用嘴吹掉瓷屑。

汗水顺着她的额角流下来,滴在工作台上,她却没工夫擦——这一步最关键,差一毫米,

之前的功夫就全白费了。就在她钻到最后一个孔时,工作室的门又响了。这次来的是张阿婆,

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里面是刚煮好的绿豆汤。“晚秋啊,歇会儿,喝碗绿豆汤降降温。

”张阿婆把保温桶放在桌上,看到工作台上的瓷瓶,眼睛一亮,“这瓶子修得真细致,

你师傅要是还在,肯定高兴。”林晚秋放下钻头,接过绿豆汤,喝了一口,甜丝丝的,

心里暖了不少。“阿婆,您的碗快修好了,明天就能拿。”“不急不急。

”张阿婆坐在小板凳上,看着林晚秋手里的铜钉,“我家那口子,以前总说,

好瓷器摔了不可惜,惜的是没人愿意花心思修。现在的年轻人,哪懂这些哟。

”林晚秋笑了笑,没说话。她知道张阿婆说的是实话,

上次有个年轻人送来一个摔碎的马克杯,听说修要五百块,当场就说“不如再买一个新的”。

可她总觉得,有些东西,不是新的就能替代的——就像张阿婆的碗,

碗底有她老伴刻的小记号;就像那个女人的瓷瓶,藏着外婆的牵挂。第四天,

林晚秋开始“锔合”。她把锻好的铜钉放进钻好的孔里,用小锤子轻轻敲,

让钉脚牢牢扣住瓷瓶的内壁。铜钉是淡金色的,和豆青釉的颜色很搭,藏在裂痕下,

不仔细看,真的像天然的纹路。她一边敲,一边对着光调整角度,

确保每一个铜钉都严丝合缝。傍晚的时候,瓷瓶终于修好了。林晚秋把它放在窗台上,

夕阳透过木窗照在瓷瓶上,裂痕处的铜钉泛着淡淡的光,像是给瓷瓶戴了一串隐形的项链。

她拿出手机,给那个女人发了条消息:“瓷瓶修好了,明天可以来取。”很快,

女人回复了:“太好了!我明天一早过去。”林晚秋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松了口气。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房租通知单,觉得工作室或许还能再撑一段时间。

第三章 不速之客与旧照片第二天一早,那个女人准时来了。她看到窗台上的瓷瓶时,

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太像了……和我外婆说的一模一样。”女人拿起瓷瓶,

对着光看了又看,“我外婆说,这瓶子当年摔过一次,是我外公找老匠人用铜钉修好的,

后来搬家时又摔了,我一直以为修不好了。”林晚秋笑着说:“您外公找的匠人,

用的应该也是暗锔技法。老手艺都是相通的。”女人付了尾款,

又拿出一张照片递给林晚秋:“这是我外婆和外公的合照,照片里就有这个瓷瓶。

麻烦你帮我收着,以后要是有朋友要修瓷器,我让他们来找你。”照片是黑白的,

上面的女人穿着旗袍,手里抱着瓷瓶,身边的男人穿着中山装,笑得很温柔。

林晚秋把照片放在相框里,挂在工作室的墙上——这是她墙上挂的第一张客户照片。

女人走后没多久,工作室里来了个不速之客。一个穿着西装、戴着金边眼镜的男人,

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进门就问:“你是林晚秋?”“我是,请问您有什么事?

”林晚秋心里有点疑惑,她不认识这个男人。男人把文件夹打开,

推到林晚秋面前:“我是‘新艺修复’的负责人,叫陈默。我们公司想和你合作,

把你的锔瓷手艺融入我们的高端修复业务,你出技术,我们出资金和客户,利润五五分。

”“新艺修复”林晚秋知道,是市里最大的现代修复机构,

听说他们能用3D打印技术复制瓷器,修复速度很快。她翻了翻文件夹里的合同,

里面写着“合作期间,林晚秋不得单独承接私人订单,所有业务需通过新艺修复对接”。

“我要是不合作呢?”林晚秋合上文件夹,她不想让自己的手艺变成商业流水线上的一环。

陈默笑了笑,语气里带着一丝傲慢:“林小姐,我知道你这工作室快撑不下去了。

老巷的房租虽然低,但你每月的收入连房租都不够吧?和我们合作,

你不仅能拿到稳定的收入,还能让更多人知道锔瓷。要是不合作,再过两个月,

你可能连工作室的门都开不了了。”林晚秋的脸色沉了下来:“我的工作室能不能开下去,

不劳陈总费心。我修瓷是为了让碎掉的器物有新的生命,不是为了赚钱。您请回吧。

”陈默没想到林晚秋会这么直接地拒绝他,脸色有点难看:“林小姐,你别不识抬举。

现在的市场,没人会为了慢工出细活的老手艺买单。你要是执意要守着这破工作室,

迟早会被淘汰。”说完,陈默摔门而去,风铃被撞得“叮铃”响,像是在抗议。

林晚秋坐在工作台上,看着墙上的照片,心里有点乱。陈默说的是实话,现在的人都追求快,

没人愿意等一周,就为了修一个瓷瓶。可她还是不想放弃——这是师傅的手艺,

是老巷里的“叮当”声,要是连她都放弃了,这门手艺可能真的就没了。就在这时,

她的手机响了,是闺蜜苏晓打来的。苏晓开了家茶馆,平时很支持她的工作室。“晚秋,

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茶馆里的老顾客,听说你会锔瓷,都想把家里的旧瓷器拿来修。

我给你约了明天下午,让他们过来看看。”苏晓的声音很兴奋,“还有,

我把你的工作室拍了视频,发在网上了,好多人评论说想了解锔瓷,你要是有空,

也可以开个直播,教大家认瓷器的裂痕。”林晚秋的眼睛亮了起来。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镇天命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
  • 傅西洲江之虞小说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