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稷下学宫之辩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当是时,天下纷扰,战乱不休,然稷下学宫却似一方净土,汇聚了天下英才,百家争鸣之声不绝于耳。

这日,学宫之中,气氛热烈非凡。

苏秦、张仪这两位年轻才俊,即将在此展开一场关乎天下大势走向的精彩辩论,引得各国学子与使者纷纷前来观瞧,皆欲一瞻二人风采,探听这高论之中暗藏的各国兴衰之机。

苏秦一袭青衫,面容清瘦却透着坚毅,双目炯炯有神,率先起身,向众人拱手行礼后,声如洪钟般开口道:“诸位,当今天下,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盛,其虎狼之师东出函谷关,鲸吞蚕食,己然对我山东诸国构成莫大威胁。

若我等再不联合一心,共抗强秦,恐将逐一被其覆灭,届时天下苍生将陷入无尽苦难之中。

故苏秦以为,合纵之术,乃是当下救亡图存之良方。

六国应结为一体,互盟互信,守望相助,西向以抗秦之霸道,如此方能保各国之宗庙社稷,护百姓之安宁!”

言罢,苏秦环顾西周,眼中满是自信与决然,一众主张合纵之学子纷纷点头称是,高声叫好。

张仪却在一旁冷笑一声,缓缓起身。

他身着一袭白衣,身姿挺拔,潇洒不凡,那俊朗的面容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嘲讽之色:“苏兄所言,看似有理,实则大谬不然!”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场中顿时一片哗然。

张仪却毫不在意,继续说道:“秦国之崛起,乃是顺应天道,其法纪严明,兵强马壮,实乃当世之雄邦。

六国合纵,不过是乌合之众,各怀鬼胎,又怎能敌得过秦国的虎狼之师?

依我之见,当以连横之策应对。

各国应与秦国交好,互通有无,借秦国之力保自身之安,再图发展壮大,此乃明智之举。

若执意合纵,挑起战端,只会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岂是仁人所为?”

说罢,张仪负手而立,眼神中透着几分不羁与傲慢,台下主张连横之谋士们也纷纷鼓掌叫好,与合纵一派形成对峙之势。

苏秦闻言,不怒反笑:“张兄之言,何其荒谬!

秦国之残暴不仁,天下皆知。

其以武力征服他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岂是可与之交好之邦?

若六国皆屈从于秦,不过是沦为其附庸,任其宰割,何来发展壮大之说?

我合纵之策,旨在凝聚六国之力,以正义之师讨伐暴秦,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张仪哈哈大笑:“苏兄莫要在此大言不惭!

何为正义?

何为暴秦?

天下纷争,胜者为王,强者为尊!

秦国之法,使国家昌盛,百姓富足,此乃治国之道。

反观六国,贵族奢靡腐朽,百姓困苦不堪,又有何资格谈正义?

合纵联盟,看似强大,实则脆弱不堪,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土崩瓦解。”

二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苏秦引经据典,以天下大义、六国存亡为据,力陈合纵之必要;张仪则以秦国之强、六国之弊为切入点,阐述连横之优势。

辩至激烈处,苏秦面红耳赤,慷慨激昂;张仪亦是眉飞色舞,言辞犀利。

台下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或点头沉思,或摇头叹息,或因赞同而欢呼,或因反对而争论,整个稷下学宫沉浸在一片热烈的学术争鸣氛围之中。

这场辩论持续了整整一日,首至黄昏时分,仍未分出胜负。

但苏秦、张仪之名,却己传遍了稷下学宫,乃至整个天下。

各国使者纷纷将这场辩论的详情回报本国君主,而这两位年轻人的命运,也在这一场辩论之后,与天下大势紧紧相连,即将在这乱世之中,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纵横风云。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