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流初现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川倒在床上,目光定格在屋顶的雕花横梁上,脑海中反复浮现朝堂上的情景。

“边境,百姓,堤坝……”他低声重复这些关键词,心中不由得一阵感慨:“现代人习以为常的逻辑,在这里却显得如此超前与离奇。”

他翻了个身,注视着自己瘦小的手掌,苦笑道:“十岁的身体,二十五岁的心智……这场权谋游戏该如何应对?”

虽然暂时化解了朱元璋的试探,但林川心里明白,宫廷之中绝无安宁之所,每个人都在暗中角力。

他必须步步为营,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为母妃争取一丝安稳。

当天晚上,林川被召到了母妃杨妃的宫中。

杨妃出身不显,但为人温婉贤淑,是朱元璋众多妃子中颇受宠爱的一位。

林川坐在母妃面前,看着她温和的面容,心中涌起一阵久违的暖意。

“权儿,今天在朝堂上,皇上夸奖了你,是不是很高兴?”

杨妃轻轻笑着,替他整理衣领。

林川低下头,点了点头:“是,母妃。

但……儿臣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杨妃眉头微微一蹙,轻轻拉过他的手,低声说道:“权儿,你要记住,在宫里,就算是随口一说,也要三思。

你父皇性格刚烈,兄长们各个深不可测。

母妃只希望你平平安安地长大,锋芒……不一定是好事。”

林川愣了一下,随即轻声应道:“母妃放心,儿臣会谨慎行事。”

杨妃叹了一口气,将他拥入怀中:“你是母妃唯一的依靠,万万不可轻易卷入他们的纷争中。”

林川靠在母妃的怀中,心中感受到一丝温暖,但他也深知,母妃地位低微,无法庇护自己。

他只能依靠自己,去适应并在这个危机西伏的世界中生存下去。

宫廷生活的复杂性逐渐显露出来。

次日,林川的日常生活恢复了平静,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平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暗流涌动。

早膳时,几位年幼的皇子围坐一堂,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并未在场。

林川低着头吃饭,然而他的注意力却始终留意着其他兄弟们的一举一动。

秦王朱樉性情鲁莽,正在高声谈论边境的战事;朱橚则一边笑着附和,一边偷偷观察周围人的神情。

林川若无其事地夹了一口菜,却听到朱橚低声说道:“十七弟,昨日父皇夸奖你了,看来你真是父皇的宠儿啊。”

林川一怔,抬头露出天真的表情:“六哥说笑了,父皇不过是哄我这个小孩罢了。”

朱橚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点了点头:“你这小孩倒是机灵。”

林川低头喝了一口汤,心中却清楚,这位六哥绝非易与之辈。

他表面和气,实则暗藏锋芒,似乎在试探自己是否有野心。

几日后,宫中传来消息:负责管理库银的小官胡松因账目混乱被弹劾,而他背后牵连的,竟是太子朱标的亲信。

此消息迅速传遍整个皇宫,甚至太监和宫女们也在私下议论。

林川在寝宫中听闻此事时,心中一凛:“牵连到太子?

这是针对太子的试探。”

当天夜里,朱元璋在乾清宫召见几位皇子商议此事。

林川原本不在名单之内,但最后也被叫去旁听。

他站在角落,努力装作一个听不懂大人们讲话的孩子。

“库银账目混乱,胡松该斩!”

朱元璋的声音冷峻而严厉,“但朕要查清,这其中是否有人纵容!”

大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秦王朱樉率先开口:“父皇,儿臣以为,胡松掌管库银多年,应当先从他身上查起,绝不可轻易牵连他人。”

“樉弟此言未免过于片面。”

朱橚微微一笑,“胡松虽是小官,但若无后台支撑,怎敢如此放肆?

不如顺藤摸瓜,彻查到底。”

林川站在一旁,听得冷汗首流。

这些兄弟们明争暗斗,谁都不敢首言提到“太子”,但每个人的言辞中都暗藏指向。

他心中暗自思索:“这库银的问题是偶然,还是背后有人刻意策划?”

朱元璋突然转头看向林川,沉声道:“小十七,库银之事你也听了一会儿了,可有何想法?”

林川心中一紧,但立刻调整好表情,装出一副迷茫的模样:“父皇,儿臣不懂这些大事。

但……我听母妃说过,家里的账本最好一笔一笔对着看,不然很容易糊涂。”

这句话一出口,殿内顿时一片安静。

几位兄长露出了不屑的神情,但朱元璋却若有所思:“账本一笔一笔对?

不错,简单却实用。”

朱元璋立刻命人清点库银,并核对账目,结果发现部分亏空竟与往年有重复记录。

事情真相大白:胡松确实有贪墨行为,但规模远小于传言。

“看来确实只是个小官贪墨。”

朱元璋冷声说道,“胡松依律处死,所有账目重新审查!”

林川低头站在角落,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用现代的基础逻辑应付这种事,倒也管用。”

几天后,林川无意间发现朱棣与几位文官在宫中私下会面。

林川虽然听不清他们的对话,但从他们谨慎的态度中,他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劲。

“朱棣果然不简单。”

林川心中暗想,“若说兄长们明争暗斗,朱棣恐怕才是暗中最危险的那个人。”

他决定继续低调行事,静观其变。

窗外,风吹动窗棂,月光洒满庭院,整个皇宫在月色中似乎更显肃杀之意。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