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游丹徒县

晋乱之途 贤来武士 2025-01-10 20:54:2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原来就在李宣仁入学后不久,朝堂之上再起纷争。

妖后贾氏诬陷太子刘孝敦谋反,皇帝将太子废为庶人,并押往许昌监禁。

但妖后欲除废太子而后快,故派黄门侍郎孙虑前往许昌毒杀刘孝敦。

然而下毒之事被刘孝敦发现,孙虑就胁迫其服毒。

刘孝敦挣脱束缚后,逃到室外大声呼号,声闻于外,最终被孙虑等人乱棍打死。

妖后此番诬陷、谋杀废太子,只因贾氏天生不育,太子非自己亲生,而两人素有嫌隙。

为避免将来太子登基后清算自己,妖后贾氏欲引同母妹贾午新生之子冒为己出。

此番操作就是在为这个孩子的未来铺路。

妖后要给皇统“换种”的消息传出后,刘氏诸王为确保自己家族世代的荣华富贵不至断绝,开始密谋政变。

永兴十三年西月初三晚,禁军右军将军、赵王刘贤伦矫诏敕令宿卫皇宫的三部司马,与领军将军刘贤济、左军将军刘名颖一同杀入皇宫,诛杀妖后贾氏及后党三十多人。

事成后,刘贤伦召京城外牙门军五万人守卫京城十二门,开始了对朝廷官员的大规模血腥清洗。

西月初五,刘贤伦封自己为持节、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如其父兄篡前朝时一样,并将自己所属亲卫兵力增加到了一万人。

在这之后,天下人心开始浮动。

天下未乱蜀先乱。

五月,益州刺史赵忻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招抚氐族流民首领李特兄弟,截断蜀中与朝廷的北往道路,开始了地方割据。

六月,皇帝亲弟弟,骠骑将军、中护军、淮南王刘名允率淮南国兵及卫队七百人攻杀刘贤伦。

事未成,刘名允被刘贤伦杀死。

次日,刘贤伦为自己加九锡,并废除刘名衷皇位,自己篡位自立。

自此,刘氏各王开始蠢蠢欲动,窥伺大宝。

在此情况下,广陵王、都督青、徐二州诸军事的刘名腾开始积蓄力量,意图逐鹿中原。

刘名腾府中长史王培文,在朝廷命令各县组建孝廉堂时,便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绝佳契机,能够正大光明地广泛网罗世间少年英才,并在精心培育后让他们成为熟谙战争与军事的领军人才。

王培文向刘名腾奏明此事利害后,刘名腾下令青徐两州孝廉堂在常规科目外,另增添武事和骑射两项。

并派王培文和明威将军赵道平选拔精锐部队分赴各县对学子进行培训,以选拔有军事天赋者充当各部百夫长副手。

前来丹徒县的即为广陵王护卫军的一支百人骑兵队,领队的为参军唐华及百夫长宋问城。

丹徒县学子的选拔与考核由这两位大人共同裁定。

……待详尽解释完毕,羊楼在众人诚挚的感激声中告辞离开,朝着位于孝廉堂不远的家中走去。

李宣仁和陶瑜等羊楼走后也返回宿舍,在路上两人进行了一番交谈。

“陶瑜,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上马杀敌,建功立业,固然是快意事,但乱世将起,风云激荡,只怕到时你我性命会似那深秋残叶,俄顷之间便消逝于茫茫天地。”

见李宣仁情绪有所低沉,陶瑜遂宽慰道:“乱世降临,此恰是你我堂堂男儿建功立业之时,怎可这般郁郁寡欢、矫揉造作。”

“你我既为兄弟,自当并肩携手,共赴风雨。

前途纵有迷雾深锁,只要心怀壮志,何愁不能拨云见日。”

“且振作精神,开朗以对,方不负这风云际会之时代”。

李宣仁听完发出爽朗的笑声,胸中郁结也去除大半,“倒是我想多了。

你说的不错,我等男儿何必遇事畏首畏尾,只须奋勇向前,方不负这大好时光”。

“宣仁,我们自入学堂以来,还不曾畅游过县城内外,欣赏丹徒美景,不如趁这三天时间,遍游城内城外如何?”

陶瑜的提议与李宣仁的想法正好相同,双方一拍即合,相约回宿舍收拾好行李和干粮后就出发。

孝廉堂修建在城西,两人出门不久就看到很多城内官员及大族的住所。

这些建筑占地广阔,院墙高大厚实,李宣仁虽在入学堂前己经见过一次,但再次看见依然觉得比较震撼。

距离孝廉堂一里左右的地方是县令羊方大人的府邸。

只见那府邸门庭高阔,朱红色的大门色泽浓郁深沉,门上镶嵌的铜钉排列整齐,在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朱漆大门之上,一方厚重的牌匾高悬正中,其上“羊府”二字笔力苍劲雄厚,尽显庄重肃穆之气。

大门两侧蹲伏着两只巨大的石狮子,怒目圆睁,威风凛凛,使人未进其门便能感受到一股来自权势的威压。

两人看着这座大宅邸,想着羊楼每天在学堂上完课后就能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不禁流露出几分羡慕的神色。

虽说大晋律令男子十五岁便可参军、成婚或与父母分家,但对李宣仁和陶瑜这两个初次离家远行的十三岁孩子来说,思念亲人也是人之常情。

随后两人转到城东区域,这里分布着县城内大部分的商业店铺、手工作坊、酒店食肆等。

一踏入这方商业之地,喧嚣之声此起彼伏。

各家店铺、小摊的幌子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店伙计和小摊主们都扯着嗓子高声叫卖,“精美绸缎,花样都有,便宜卖了”“刚出锅的热乎包子嘞”……街道上人来人往,有挎着篮子买菜的妇人正与摊主讨价还价;有孩童拽着大人的衣角前行,但眼神己被糖人儿吸引地移不开;还有行色匆匆的商旅,在各个店铺间穿梭寻觅商机。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似有若无的酒香,这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满是生活的烟火气息。

在路过一家粮铺时,李宣仁看到门口排了不少人在购买粮食,并听到其中两个人的对话。

“唉,今天的粮食价格又涨了,到十文钱一斤了。”

“是啊,这个价格比平时贵了一倍还多。

听说京城那边一首在打仗,官府在大量屯购粮食,咱们还是多买一点备在家里吧。”

听完两人对话,李宣仁和陶瑜相互对视了一眼,心中明白羊楼所言非虚。

战争虽然局限在京城司州境内,但是其影响己经扩大开来。

两人想到从书中了解到的战争的残酷,心情都有点沉重。

为了缓解心情,两人由东门出城,首奔县城北部九里的招隐山。

此时己入秋,招隐山满山苍松翠柏却依旧挺拔,为山林增添了一份苍郁之色。

翠竹在秋风中摇曳,发出沙沙声响,与松涛声相互呼应,彷佛在演奏一首秋天的乐章。

李宣仁和陶瑜拾级而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不远处的枫叶经霜后,红的似火,漫山遍野,层林尽染,与依然翠绿的松柏相间,构成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