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章 :垦令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商鞅认为只要让农民安心种地,他们就不会胡思乱想,所以要把所有不同职业的人都改造为农民,这样不但会减少食利阶层的数量,还可以使国家更加地安定,最重要的是还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收,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商鞅特意制定了如下诸多政策措施。

措施一:官员的政令不允许有隔夜的现象,而是要当日之事,当日就要处理完毕,以防止官员的***行为,如果所有的政务都能及时处理,不被延误时机,那么农民就不会对这些政策产生怀疑,他们也才会有时间去种地,当那些贪官污吏们没有时间去榨取民众的财富时,那么农民就不会受到迫害,当农民的权益能得到保障,又有多余的时间时,他们就有意愿去种地了。

点评:商鞅的初衷是要增加财政收入,所以保护财富创造者的权益就成了不得己的选择,商鞅虽然明白吏制的好坏,关乎每一个农民的利益,但他也并没有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

措施二:国家应该按照粮食的产量来征收赋税,用统一赋税的方式取信于民,这样做的好处是民众清楚自己该交多少税,官员们也不敢多收多占,这样民众就不会私下里咒骂官员,官员的征收工作也会更顺利,只要能做到上述几点,那些壮年劳动力就会更加热爱种地事业,那些青少年劳动力也会积极向他们的父辈们学习,那么就有更多的人种地了。

点评:商鞅认为官吏的公信力是推动种地事业向前发展的关键,如果官吏们不能取信于民,随意向民众摊派税赋,那么老百姓就不会热衷于种地了。

措施三:国家不能把官爵授于那些不从事农业劳动的人,这样老百姓不但会失去读书的动力,而且还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只要老百姓不读书,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愚昧,只要他们变得愚昧无知,就不会和外人交往,只要农民接触不到外来思想,国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只要农民不读书,不接触外来思想,他们就不会认为种地是一种低贱的工作,他们就会勤勤恳恳地,无怨无悔地去种地了,只要没有了外来思想的影响,只要农民都心甘情愿地去种地,那么何愁没有种地的人呢?

点评:这一节就是商鞅的愚民理论,愚民的目的并不是让你一无所知,而是要让人变为不讲道德,只有唯一价值标准的人。

因为这样的人根本无法判断是非善恶。

措施西:国家要将那些无业游民和贵族子弟变为农民。

商鞅认为那些贵族子弟从不从事农业生产,但却要分得最大的蛋糕,那些无业游民虽然没有盘剥农民的权利,但他们的存在还是要消耗社会资源,所以一定要将他们变成财富的创造者,对此,商鞅的对策是断绝他们的食物来源,让他们不得不去种地。

点评:择业权和生命权是人的基本自由和权利,用剥夺他人生命权的方式强迫他人去从事他自己并不想从事的职业,这与奴隶何异?

措施五:国家不应该让民众经商。

只要商人不能通过商品交换而获利,农民只要不要从粮食交易中获利,那么商人存在的空间就不复存在,他们只有弃商从农,那些无业游民也只有种地一条路了。

点评:强行改变他人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民众想要追求的结果,他们要的是自由和权利。

措施六:只要通过农民必胜,种地最光荣的口号来教育民众,那么那些不知粮食从何而来的人就只有无话可说了,只要所有人都认为农民最光荣时,何愁没有人去种地呢?

点评:通过制造虚伪的宣传和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要更好地奴役和剥削民众。

措施七:国家财政不仅仅要开源,更要注重节流,那些官宦子弟不仅要将他们送上工地,而且不能让他们不劳而获,断绝他们的生活来源,让他们也去种地,那么种地的人就更多了。

点评:主意看起来不错,但总是用强迫的手段去做事,显然是违背人性和人道的行为。

措施八:国家应禁止不同的思想流入本国,那么那些试图获取私利的人,就不会得逞,那些试图争夺权力的人,就不会有野心,那些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就不会有私自交往,那些自轻自贱的农民就不会出现,在商鞅的眼中,只要不给他们饭吃,他们就只有去种地了。

点评:这一节又是商鞅的愚民手段,不允许思想的传播,民众就会变成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善恶不辩的愚人。

措施九:禁止所有的官员家庭雇佣劳力,这样他就没有能力修建房舍了,同时,他们的子女也就没机会好吃懒做了,既然偷懒的人再也不能依靠他人生活了,那些靠打短工吃饭的人也没有地方就业了,那么这些他们就只有去种地了。

措施十:取缔所有的旅馆和客站,这样那些奸险伪诈之人丶心怀叵测之人,私下交往的人和不愿意种地人就会无处可去,也没有可以裹腹的食物,他们就只能去开荒种地了。

措施十一:统一管理山林湖泽等自然资源,不允许那些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的,那些散漫懒惰的人,还有那些整日想挣大钱的人随意获取自然资源,这样,这些人就会丧失食物来源,就只有去种地了。

点评:以垄断资源的方式,刻意让民众保持贫穷状态,只有学会服从的人,才会有一口饭吃。

措施十二:提高酒类和肉类的售价,加重生产者的税收,要把税率提高十倍,这样那些经营肉类和酒类的商人自然就会减少,那些农民也不再贪吃贪喝了,官员也会减少对酒类和肉类的消费,这样农民就会更加重视农业生产了,他就们为了挣更多的钱,就只能去种地了。

点评:这种做法多少显得有点卑鄙,难道商鞅就不会用正当地,能拿得出手的方式去管理国家吗?

措施十三:加重刑罚的惩制力度,并积极推行连坐制度,让民众之间相互监督,实现一人犯罪全家连坐的惩罚力度,让那些性格偏激的人不敢私斗,让那些好勇斗狠的人不再敢打官司,让那些懒惰的人不再敢游手好闲,让那些巧舌如簧的人和阴险绞诈的人不敢再行骗。

如果这五种人都去种地,那么那些荒地便有人种了。

点评:连坐制度古今中外最恶劣的制度,这也是商鞅最引以为傲的“辱民术”之一,其实质就是通过暴力和恐怖来强迫民众服从权力。

措施十西:不容许民众擅自迁徙,只要他们不与外界接触,自然就会变得愚昧无知,那些扰乱农民信心的人就只能够去种地,只要那些愚昧无知和不愿意种地的人,不再胡思乱想,只要他们能一心一意去种地,那么农民种地的心态就会稳定下来,农民们自然会去开荒种地。

点评:迁徒自由也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因为自由迁徒是生命自由的最后一道保障。

措施十五:废除卿大夫和贵族子弟的特权,要根据他们的出身,让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去服徭役,然后再从政府手中领取粮食,这样他们就不会整日靠游说权贵来生活,他们只能有唯一的出路,那就是开荒种地。

点评:取消特权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手段,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需要。

措施十六:不允许那些公卿大夫们公开讨论诸如如何提高见闻,如何与他人辩论,如何周游列国等等事情,那么农民就没有地方去听那些奇谈怪论,他们就会永远保持愚昧的状态,他们就不会觉察到从事农业劳动有什么不好,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老老实实去种地。

点评:商鞅认为只要取消了言论自由,就可以民众永远保持愚昧状态,只要限制了思想的自由流动,就可以只接受来自权力的宣传和教化。

措施十六:不允许在军队和外界发生交易时,有女人出现,要命令那些商人自行为军队准备军事物资。

要杜绝在交易过程中***受贿行为,要严格禁止那些西处游荡的散漫之人进入市场,以免这些在交易过程中偷盗粮食,当这些没有偷盗粮食的机会时,他们就只能去开荒种地了。

措施十七:全国各郡县的政令必须统一,那些离任,升迁和接任的官员就会有法可依,就不会出现无法可依的混乱局面了,那些被罢官的人不能隐瞒自己的错误,那些升迁的人也不能粉饰自己,那些接任的官员也不敢更改即有的制度,只要按照制度办事,那么官员就不敢用太多的属员,农民的负担也会随之而减轻,既然农民不会受到官员的迫害,负担又不重,那么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点评:商鞅的目的是要彻底废除分封制度,让皇权可以首接抵达每一个人,民众从此就在皇权的压制下苟延残喘。

措施十八:提高关税,尽量压低商人的收入,这样农民就不会弃农从商,商人也因收入过低而产生放弃经商的意愿,如此,农民不愿意经商,商人也不想再经商,他们就只剩开荒种地一条路了。

措施十九:根据商人家的人口数量向他们摊派徭役,让他们中杂役也要按照官府的规定服徭役,这样农民的负担就会减少,良田就不会被荒废,只要让农民不挨饿,只要让农民把种地当做优先发展的事业,那么农民就会安心种地了。

措施二十:为国家运输粮食的人不能私自雇佣其它车辆,要将运输粮食的人,车,马和牛一律注册登记,这样就会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就不会产生坑农和害农的事情,农民种地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措施二十一:禁止犯罪者向官吏求情,禁止他们的家人给他们送饭,这样,那些奸民就不会犯罪,农民的利益就会得到保障,农民们就可以安心种地了。

点评:商鞅为了强迫民众去种地,其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但最终都离不开用暴力,恐怖和饥饿为手段。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