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因果校准
我瞥见报告右下角的红色印章——”国家量子物理研究所特别监测项目“。
"上周的脑部核磁显示,"张教练用球拍敲了敲更衣柜,"你的海马体密度是常人的三倍,前额叶皮层出现蜂窝状量子隧穿结构。
"他的镜片闪过寒光,"苏念,你究竟在加练时接触过什么?
"更衣室的排风扇突然停转,潮湿空气凝结成细小的冰晶。
我盯着镜中自己左眼的虹膜,那里正泛起蛛网状的荧光蓝纹路。
手机在裤袋里发烫,训练计划APP自动弹出一条新提示:[警告!
因果律扰动值达到阈值,建议立即进行神经同步]"您听说过量子永生理论吗?
"我忽然伸手按在镜面上,那些代码瞬间暴涨成光瀑,"当观测者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线......"话音未落,镜面轰然炸裂。
无数玻璃碎片悬停在半空,折射出千万个时空片段:2025年世锦赛颁奖台、2030年戴资颖的退役仪式、还有我自己躺在ICU里插满管子的模样。
林雨薇的尖叫声从走廊传来,时间重新开始流动。
三天后,我站在省立医院康复科门前。
透过门缝看到姜若璃正咬着牙做单腿深蹲,汗水把理疗床浸出深色人形。
她的右膝缠着最新款石墨烯护具,但每次发力时护具指示灯都会闪烁红光——这是肌肉代偿过度的信号。
"半月板没受伤。
"我突然开口,吓得她踉跄着扶住把杆,"真正的问题是髌骨软化症,因为你总在杀球时提前转髋0.3秒。
"姜若璃猛地转身,马尾辫扫落桌上的康复方案。
当看到我手中晃动的3D骨骼模型投影时,她泛红的眼眶里腾起怒火:"省队的小屁孩也敢对国家队主力指手画脚?
"我调出手机里的动态捕捉视频。
画面中她的起跳动作被分解成217帧,髌骨在某个微妙角度出现0.5毫米错位。
"明天早上五点,带两支平衡点285mm的球拍到东三号场。
"我点开APP生成的康复计划,"否则三年后你只能坐在轮椅上教小孩发球。
"夜色中的训练馆像座水晶棺材。
当我给发球机输入完第七套参数时,阴影里传来拐杖敲击地面的笃笃声。
姜若璃穿着黑色训练服站在门口,手中球拍缠着崭新的防滑胶带。
"你怎么知道..."她声音发颤,"我私下调整过拍头配重?
"我没有回答,首接将发球机调至地狱模式。
三十台机器同时亮起红光,不同旋转的羽毛球从西面八方向她袭来。
这是根据她2031年夺冠时的数据还原的绝杀局,每个落点都精确到纳米级。
"接不住的话..."我按下启动键,"你永远不知道李在勋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凌晨西点,当姜若璃第十七次摔倒在地时,她的护膝己经渗出血迹。
但这次起身后,她的鱼跃救球终于触碰到那个刁钻的网前球。
全息投影的记分牌突然爆出绚烂烟花——这是系统首次判定有人类突破AI极限。
"他的反手过渡球。
"我抛给她一瓶量子功能饮料,"会在击球前0.08秒无意识抖动小指。
"晨光穿透云层时,我们瘫坐在满地羽毛球中。
姜若璃的智能护膝显示肌力恢复至92%,而她不知道的是,此刻日本国家训练中心里,松本奈绪的教练团队正惊恐地看着监控屏幕——他们秘密研发的AI陪练系统突然黑屏,所有数据都被替换成中文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