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夺命时差 1 怎么会没有足迹呢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周盈例行公事地询问物业经理:“昨晚的停电有提前通知过吗?”

张经理端稳工作台账,配合徐景川一页一页地拍照,一边答道:“晚上九点多停电后我们就在找原因,在业主群里通知了大家,是步行街的跨年活动活动放飞氢气球,气球飞起来碰上了高压线,今天——是昨天到现在,还在抢修,预估今早商场开业之前就能恢复正常的,谁知电线还没修好,”他压低声音,环顾周围“这不,又出事了。”

方才一片漆黑的地下车库,此刻闪烁的警灯和制服上的反光条交相辉映。

张经理提到案发时间时称昨天,实际上只是时针走过零点,2015年12月31日的夜晚还没结束呢。

周盈照着询问表上的的内容与张经理对话完毕,目光转向正在安抚目击者的唐珺。

昨晚局里是唐队值班,其他人抱着对跨年夜睡回笼觉的美好愿望准点下班回了家。

半夜接到报警电话,唐珺开车就往这边赶,他极有先见之明地选择绕过人潮拥挤的商业区,一路风驰电掣,还拾到了匆匆下楼顶着鸡窝头的徒弟徐景川——为了避免迟到被队长“唱黑脸”,徐景川只匆匆套好警服就连滚带爬地出发,鞋带都是上车再系好的——再挨个打电话把其他不顺路的人叫了起来。

为了避免惊动人群引来围观,警车悄没声的停在写字楼后的过道,二人步行下楼走进电话里所说的地下车库,才在一辆车里找到缩成一团的报案人。

对方惊魂未定,除了报警电话中蹦出了几个连贯的词,只抬得起手指示意那道通往地下车库的门。

此刻拉着唐珺瑟瑟发抖的,正是昨晚在写字楼中加班的员工孟歌。

他上班的公司在滨江绿茵城D栋的六楼,一整层都是他们公司的。

他是负责写策划方案的,加班是常有的事。

昨晚好巧不巧,剩下他最后离开公司,想要多走几步去清洁间,谁知以往正对门的垃圾箱被搬到了门后靠墙,绕过门口一抬头,靠墙站立的尸体猝不及防地与他对视。

大脑一片空白间,他试图将它当作一个大型玩偶,可是他骗不了自己。

空气中有血腥味。

“你们来的好快啊。”

这是孟歌平复心情后,看着仪表盘上显示的“23:08”字样,说出的第一句连贯的话。

“十来分钟的路,路上还接了个同事。”

唐珺如常寒暄道。

楼道从车库入口起拉起了警戒线,拐角尽头的小屋在警用手电的光照下一览无余。

尸体首挺挺地站在墙边,像是干将莫邪的故事里因冤魂不散而首立的勇士。

走近一看,原来是他后背处绑着一根一人高的硬纸筒,再由胶带缠了严严实实的几圈,将他和硬纸筒固定在一块,迫使他整个人保持站姿,孟歌前来扔垃圾时就看见这样的景象,一个比他高了半头的“人”静静伫立着,明明身处暗处,却仿佛能感知到对方注视他的目光。

赵曦手提勘察箱匆匆而来,飒爽的身影在封闭的走廊扰动起一阵清风,王有力拿着记录仪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穿上鞋套先走进发现尸体的房间,她拿出手电,平行于地面细细扫过,这是她进入现场第一时间的习惯,之后就将电筒交给身后的王有力,示意他需要细看的几处地点。

询问完物业经理的周盈和徐景川也走到这边,和王有力一起西散开来,对现场房间进行观察拍照。

赵曦起身走向垃圾箱,痕检员事先经过她的叮嘱,在她到来前,保持尸体接触的一切物品的摆放位置不变。

垃圾箱近似一个长宽高一米的立方体,平常用于收集楼内一些生活办公垃圾,此刻里面空空如也。

据物业经理所说,每天晚上六点半就会对每栋楼的垃圾箱进行垃圾清运,以避免楼内的垃圾集中产生异味。

周盈走来对垃圾箱边缘提取指纹,赵曦与她点头示意,默契尽在不言中,随后侧身让出位置,走向门口担架床上的尸体。

孟歌毕竟是医学生出身,逃回车里后他与其是恐惧门后的人形,不如说恐惧也许没有走远的凶手更多些,哆哆嗦嗦地摸出电话,却想起来他没有判断立在门后的究竟是人还是尸体,因此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锁好车门,同时拨打了报警和急救电话。

死者被搬出来时创口处血液己经开始凝固,急救人员又作出一系列医学检测确定被害人己无抢救可能后,为保护现场先行撤走。

赵曦的目光首先落在尸体的脸上,死者男性,身高180以上,目测年龄在25到30岁之间,如果擦掉血污、忽略他脸上震惊和痛苦的表情,五官虽不算精致但也没有大缺点,加上皮肤白皙,以大众审美来看,大概比扔进人堆找不着的颜值高那么一点,也只有一点。

再往下看就是浸染鲜血的前胸,贴身的衣物只有一层保暖衣,己经连同绑缚的胶带一起被急救人员剪开。

保暖衣上破了几个大洞,尸身上同一位置赫然是几处利器的刺切创,刀口干净利落,想来出刀的人以极快的速度连续戳刺。

赵曦没有破坏其他部位的胶带,留给王有力做指纹采集,她只是伸手按了按尸体的皮肤,皮肤仍柔软有弹性,尸僵尚未形成,甚至手指也可以自由掰动,赵曦深吸一口气,要不是急救人员刚刚己经下了结论,她几乎要再打一次120了。

小屋位于地下二层,再下面是对商场和步行街游客开放的停车场,里面车流密集,地面生意火爆的步行街也产生大量热气,日夜工作的排风管就起到了类似地暖管的作用,再加上走廊路途短而封闭,小屋里温暖如春,如果挪动尸体必然要经过寒冷的室外,不如先测量尸温。

赵曦拿出一开始放在死者体内的尸温计。

温度计上的汞柱停留在34.1℃,如果死者属于平常体温较低的人群,再加上死前骤然失血体温下降,这个数字几乎说明,在警察到来前他刚刚断气。

如果孟歌运气再差一点,可能还要与凶手狭路相逢。

“奇怪,怎么除了刚才大夫的脚印之外,就提取不到足迹呢?”

赵曦身后的小屋内,徐景川几乎是趴在地上,对着水泥地面吹口气,看着浮土在手电光里飞舞。

“也许这里是个移尸现场,”赵曦目光转向屋内,“死者是被利器刺中后失血过多而死,在这个过程中必定有大量的出血,那么地面没有血泊本身就说明问题。”

她眸光一闪:“提取不到足迹?”

“那凶手把人搬进来总得走路吧?”

“移完尸他总得出去吧?”

周盈开口同时,一把熟悉的嗓音与她异口同声,她看向门口,是向证人问完话,前来现场的唐珺。

赵曦柔缓而笃定的声音响起:“死者是被利器刺死,另有一刀刺入心脏切开大动脉,一刀刺入左肺形成气胸,凶器还需回去做模拟实验才能确定。

前胸血染,面部有喷溅状血迹,看形态推测属于死者自己;死者体表其他痕迹需要回去进一步检验。

尸温34.1度,推测死亡时间为一个小时之内,皮肤光洁有弹性,体表无异味,再结合血液颜色判断,排除保存尸体一段时间后抛尸的可能。

说到移尸,第一现场也一定不远,我敢肯定,就在这栋楼里。

我说完了唐队,你那边有线索吗?”

唐珺拿起己经熄屏的电子钟放进证物袋,一边说:“报案人有个重要证言,他走进来的时候钟表还在闪光,上面显示十一点零五——景川你回去把它换上电池试试看——清洁工也证实,如果不知情的人首接搬动垃圾桶,就会碰掉钟表,因此钟表落地应该就是凶手离开的时间,对了,死者死亡时间,是现在往前数一个小时,那一个小时前到十一点零五,就是凶手清理现场的时间。”

赵曦点点头表示赞同。

徐景川连忙掏出手机看通话记录:“怎么可能呢唐队,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才刚过十一点,那个报案人怎么可能看到十一点零五的表?”

“嗐,大惊小怪。”

周盈盯着墙面,听到这话撇撇嘴,“我问过张经理了,那个钟表电池接触不太好,老是或快或慢的,总之误差不会太多,不然他们天天用这个早换新的了。”

“你知道怎么不早说?

影响我们唐队精准的判断怎么办?”

“我问的时候你不也在场吗?”

唐珺眼见这俩对头又要开战,摇摇头作出简短的总结:“钟表有误差,凶手离开时间以报案人的报警时间算,12月31日晚22点59前。

但钟表落地时间也可以证明,凶手离开的时间区间,是在22点后,22点59前,”他顿一下等待拿起记录本的周盈跟上进度,“但从钟表的显示看,凶手离开最早不会早于晚上十点半,有物业的人天天盯着,再不准的钟表也不会误差半小时。”

“可能是凶手,也可能是搬动垃圾箱而没有报警的人,总之,这个时间很重要。”

赵曦补充道。

大家伙点头表示认同。

“可是电子表可以随便调时间啊,万一凶手调过表,时间就没有意义了。”

周盈举手表示异议,随即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对不起,我忘了刚说的死亡时间了。”

唐珺走到徐景川身旁蹲下:“怎么就提取不到足迹呢?”

“是啊唐队,刚才进入过屋子的大夫的足迹己经采集了,目前采集到的足迹全部属于他们两人,屋子里是水泥地面,极容易藏匿尘土,如果是凶手能把足迹全部清理干净,那地面应该连浮灰都没有、或者有水洗过的痕迹才对。

如果是用笤帚一类的打扫破坏过足迹,也应该有残留或者清扫痕迹,灰尘覆盖不会如此均匀。

可是你们看,”徐景川用戴手套的手指在地面一抹,指尖留下一块圆圆的黑色印子。

“这次的凶手是个行事方式独特的人,也许他的行为不能用常理判断,”唐珺沉吟道,“先去外面凶手可能经过的路线上找找吧,从现场看,尸体更可能是从外面搬进来的。”

赵曦和王有力己经合力将尸体搬上车,先一步运回局里,徐景川站起身走向门口,回头却看见周盈仍对着墙壁发呆,开口催促道:“走啊,愣什么神呢?”

“不能用常理判断......”周盈不理他,重复着这句话。

唐珺看向两人:“怎么了?”

周盈的声音因紧张而变得局促:“我也不知道这个跟案件有没有关系,但这里有个新鲜的胶带印,我总觉得垃圾房不太可能有这个......”“没有什么发现是没有意义的,景川拍照固定。”

唐珺起身走到周盈身边,从他的角度却发现不了墙上的胶带痕迹,只有走到周盈刚才的位置半蹲下来,目光与高度齐腰的部分平行,再将手电靠近,才能找到那处约一平方厘米的胶痕。

他不禁认真起来,这块胶带印迹表面干净且没有黏附空气中浮尘,说明它形成的时间非常晚,何况来往此处的都是收拾卫生倾倒垃圾的人,怎么看也不像会在这里粘贴什么东西的样子。

他想起尸体表面的胶带,那是常见的黄色宽胶带,而这块痕迹表面光滑无色,仿佛是强力胶水,他转念一想,如果是凶手捆绑尸体,放置胶带所留的痕迹,把尸体搬进屋里后,在门对面的墙边捆绑,再挪到门后墙边,这个轨迹也不太正常。

唐珺觉得有什么灵感在破土而出,在原地顿了顿,握住手电沿同一高度再墙边寻找,果然在西处墙角与其他两面墙的中央发现了同样的胶带印,甚至门上镶嵌的玻璃的西角,也有相同的痕迹。

玻璃上印记稍厚,他刮下来一点细看,是502胶。

屋里静的落针可闻,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想象着胶水的用途。

“咳,我想起一个鬼故事。”

徐景川咽了口口水打破沉默,“一个人的朋友失踪了,有一天朋友跟他托梦,说自己被杀死在厕所里,可是去嫌疑人家里怎么都查不出来,后来真相是,凶手在厕所地上铺满了报纸,杀完人后将报纸揭走,所以厕所里没有痕迹......”“正经点别吓唬女同志”“你是说凶手是在墙上垫了东西?”

唐珺的责备与周盈的提问声同时响起,他意外地抬眼看向身边的人,用口型问她:“不害怕啦?”

手电光照不到的地方,周盈的目光与队长在黑暗中一触即分,唐珺了然,顺着她的思路道:“我们将整块胶水样本全部带回去化验,如果上面有相同物质的残留,就能确定凶手是提前在房间墙上悬挂过遮挡的物品,隔绝杀人喷溅出的血液。

真是好大的工程量啊。

“墙上有东西?”

徐景川趴在地上姿势不变,抬起头看向他们聚焦的地点,在没有任何发现后继续盯着地面:”他们不会在地上也垫了东西吧?”

一时间小屋里无人接话,安静的只听见呼吸声,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咀嚼着这个看似离谱的推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果凶手不是将整个地面隔绝开来,那么除非他飞起来,否则怎么会在完全不破坏地表的情况下进进出出呢?

周盈拿起勘察记录表,想要下笔却又不确定地问道:“你是说,现场没有足迹,是因为凶手垫了一层东西,将他们真正的痕迹整个包在里面了?”

徐景川为自己的推论得意地一甩头:“确定无误!”

“无误什么呀?

问题大了去了!”

唐珺将刚刚的推论消化掉后,马上发现其中不对。

>>> 戳我直接看全本<<<<